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自贸港生态文明建设中
深刻领会“五个重大关系”

  □ 于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深刻领会“五个重大关系”的内涵,有助于进一步夯实自贸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助力海南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

  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发展与保护”彰显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牢记嘱托、主动作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瞩目成就,经济发展结出丰硕果实,构建起从产业发展到民生保障,从自然生态到人文气象的全方位“衔接机制”,用实践证明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并行不悖。当发展与保护走向“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新阶段,海南要做好二者统筹推进的必答题,探索贯通生态保护、增值、变现全过程的有效机制,既要激发市场和社会创新合力,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将高水平保护的压力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又要争当“双碳”优等生,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深刻领会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生态环境治理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一对症下药,而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综合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攻坚,又要考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完整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各项工作的协同性。近年来,海南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以防治污水攻坚战为重点突破口,狠抓黑臭水体治理、城乡污水治理以及水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又协同推进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优海水、防洪水,全方位保障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当前,我省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正在深入推进,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上,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下与长远、治标和治本之间的关系,确保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同向发力,最大限度提升自贸港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能。

  深刻领会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自然恢复,源于对自然生态客观规律的遵循,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恢复的能力。人工修复,源于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之上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是维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应有之义,要综合运用两种手段,因地施策、因时制宜、因境发力,为生态保护修复创设最佳解决方案。近年来,我省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实施海湾生态整治、海岸线整治与修复、滨海湿地修复、海洋生物资源恢复、海域生态修复效果管控等一批生态修复项目,持续改善周边海域生态环境。下一步,应当进一步推动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继续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之间的关系,探索陆海统筹、山海联动生态修复新范式。

  深刻领会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全体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自觉呵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即内因;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约束,即外因。近年来,海南压实责任,在外部约束方面,坚持立法先行,制度保障,制定修订30余项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省级政策法规,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驶入法制化建设快车道,如率先对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作出规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规定》,出台国内第一部“禁塑”地方性法规《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等。在内生动力方面,努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动员,积极构建全民行动体系。2023年,海南七部门联合印发《“美丽海南我行动”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旨在到2025年,让“两山”理念在自贸港牢固树立并广泛实践,让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普遍提高。

  深刻领会“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双碳”承诺,是我们坚持胸怀天下,站在人类发展命运的立场上作出的战略判断和总体部署,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共谋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当;自主行动,就是要坚持自信自立,把达成“双碳”目标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绿色低碳是海南的底色,近年来,海南争当国家“双碳”工作标兵,坐拥“碳库”,厚植优势。对陆上“碳库”,持续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发国家公园碳汇产品;对海上“碳库”,率先成立“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立足蓝碳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开展海南蓝碳探索与实践。如今,在自贸港建设的提速时期,海南要更加积极探索“双碳”目标实现的多元路径和方式,为国家“双碳”承诺的达成作出引领示范性的贡献,同时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在自主探索推动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示范项目中逐步向低碳、零碳转变。

  【作者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QN)22-13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深读·海南
   第006版:理论
   第007版:民生新闻
   第008版:澄迈新发展
   第009版:万宁观察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广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以“三个把握”推进政治监督 促进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
海南自贸港努力打造 全球数字贸易枢纽港的若干思考
在自贸港生态文明建设中 深刻领会“五个重大关系”
加快推动海南热带雨林生态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