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当代陶瓷简史——
屯昌制瓷一度领军
  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文彩村陶匠王科干用脚踩动转盘,然后开始手工拉坯。

  罗林涛 摄

  屯昌陶瓷厂生产的陶坛。

  1960年代屯昌陶瓷厂生产的青花纹葵斗碗。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耿 摄

  1980年代屯昌陶瓷厂生产的罗汉汤碗(底部)。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耿 通讯员 许太桂

  编者按

  2023年至2024年,我国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深海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文物900余件(套),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其中不乏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

  海南也有过陶瓷烧制历史,已发现的古代窑址有25处之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南几乎每个市县都开办过陶瓷厂(包括砖瓦厂)。1961年从广东轻工业学校陶瓷工艺专业毕业后就到海南工作、1999年从海南一轻工业总公司退休的耄耋老人彭熙意,就亲历了海南陶瓷工业的起起落落。

  “1961年,我到琼山县龙塘陶瓷厂报到后,到南渡江边一走,看见江岸上到处都是烧制陶器的个体小作坊,主人多是附近文彩村和永巩村人,与我们1959年在当地手工业合作联社基础上升级、创办的国营厂形成了互补。”7月12日,85岁的彭熙意对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说,“当年小作坊的陶瓷烧好后,就近装上小船,走水路运到海口、府城地区销售;至于国营厂的产品,会有统购统销的工作人员开车到厂里拉走,销往岛内各市县。”

  彭熙意已在海南工作、生活一个甲子有余,见证了海南陶瓷产业从小到大、由盛转衰的过程,特别是陶瓷厂一度“遍地开花”,屯昌陶瓷厂的产品甚至开创了海南日用陶瓷销往岛外的历史。

  历史悠久

  龙塘独门单人脚蹬转盘拉坯

  据史志资料和民间传说,今属海口市琼山区管辖的龙塘镇南渡江畔,早在宋末元初便有烧制陶器的活动,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彭熙意告诉记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他在龙塘陶瓷厂厂区及周边地带,还看到10多处由陶器碎片堆积如山的旧窑址,有六七米之高,与当时的“南国陶都”佛山石湾的旧窑址样貌基本相同。

  “龙塘陶器生产的手拉坯成型技艺最值得称道,这一工艺在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与国内其他地方手拉坯的不同之处,也就是坯件手拉成型工艺是由工匠一人独立操作完成,全程没有动力辅助,全靠匠人自己用脚蹬转盘旋转(内地许多地方由助手推动转盘),用手拿捏拉制成器形多样的陶坯。”彭熙意说,“大到直径90厘米的锅盖、缸盆,小到酒杯、灯盏等,龙塘陶匠不借助模具,都可以一个人单独完成,而瓷都景德镇拉制大碗、大盆、大盘、大缸,还得使用砂模。”

  当年,内地一些陶瓷行业的手工艺人到龙塘陶瓷厂观光、交流时,都对这一工艺啧啧称奇,认为龙塘的单人手拉坯技艺,堪称全国第一。彭熙意为此感到自豪,也深表担忧,因为目前掌握这一技艺的老匠人很多已经离世,有失传的可能,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将这一工艺列入非遗项目传承下去。

  历史上,直到海南解放初期,龙塘生产的都是陶器,也就是以陶土为原料,低温烧成且没有釉面的产品。不过,1961年至1964年,龙塘陶瓷厂既生产陶器,也生产瓷器,短暂的3年之后,又恢复到只生产陶器了。

  个中主要原因是,岛内其他地方发现了比较优质的瓷土(即高岭土),更适合烧制瓷器,上级主管部门便要求差异化发展,龙塘仍回归单纯的陶器生产。

  后来居上

  屯昌瓷器改写“有进无出”历史

  1959年,一位琼山龙塘人在屯昌县新兴公社(今新兴镇)蕴澳村附近开了一家砖瓦厂,次年,他在砖窑的黏土中意外发现了“白土”,可以烧出白度较高的瓷器。这种“白土”经专家鉴定,正是适宜烧制瓷器的高岭土。

  新兴高岭土的发现催生了1961年成立的屯昌陶瓷厂,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县城以南落地生根。无独有偶,此后的1974年,在屯昌南坤一带,道路施工人员开挖路基时,再次发现高岭土,成为屯昌陶瓷厂充足的生产材料来源。

  与屯昌陶瓷厂同一时期先后建立的,还有定安、澄迈、万宁、文昌、琼海、儋县(今儋州市)、琼中、白沙等县的陶瓷厂,不过可圈可点的还是屯昌陶瓷厂。

  “可以说,屯昌陶瓷厂最辉煌的时期,我都见证和参与了。”1972年,在龙塘工作11年、娶妻生子后,彭熙意被调到海南轻化工业局(今海口市大同路华侨大厦旁)从事行政工作,与各市县陶瓷厂的业务来往日渐频繁。

  也是在那一年,屯昌陶瓷厂开始生产海南农村惯用的八角碗;1973年底,该厂60米长的烧瓷隧道窑获得广东省第一批投资22万元,次年开工修建,为以后的量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彭熙意说,屯昌陶瓷厂还聘请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和广东梅州大埔等陶瓷产地的工匠到厂里指导生产,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同时从外地购买优质高铝矾土,用以制作耐高温的匣钵,再将瓷器坯胎装入其中进行烧制,大大提高了瓷器的烧成率。

  据彭熙意参与编写的《海南省志·工业志》介绍,1980年代初期,屯昌陶瓷厂成型设备采用比较先进的滚压成型机,代替之前的单刀压坯机,同时利用隧道窑的余热,配套3条链式干燥机,为饭碗的品种更新夯实根基。

  20世纪80年代中期,屯昌陶瓷厂从广西贺县(今贺州市)引进技术,通过改进装烧方法,大批量生产罗汉碗获得成功,产品的档次上了一个台阶,赢得了市场,职工也增加到600多人,同一座窑,年产量达到1000万件,产品除了占领海南市场,部分还销往广东湛江和福建多地,改写了海南陶瓷有进无出的历史。

  此外,几乎与此同时,琼山龙塘陶瓷厂出品的琉璃瓦等建筑园林产品,部分也销往港澳地区,在各旅游景区使用时也获好评,甚至参加过广东省陶瓷公司组织前往新加坡、德国等国的产品展览会。

  巅峰过后

  缘何复归平静?

  其实,海南陶瓷生产史上的重要时刻还真不少。

  譬如,1975年,定安陶瓷厂扩建瓷器车间后,开始生产汤匙,也就是海南人口头语中常说的“调羹”,填补了本土这一类陶瓷产品生产的空白。

  也是在1975年,海南岛上的陶瓷厂达到14家,从业人员1515人,日用陶瓷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件,用于割胶时承接胶水的陶瓷胶杯,生产能力也有650万件。

  1985年,白沙陶瓷厂与广东恩平陶瓷厂合作生产马赛克获得成功,同时还生产琉璃瓦,年产值达到800万元,实现了小幅度的盈利,一举成为海南效益最好的陶瓷企业;海南建省第二年,白沙陶瓷厂又扩容生产空间增加产值700万元,工人达到785人,成为海南省最大的陶瓷企业。

  然而,正是从海南陶瓷产业的巅峰时期开始,一些亏损企业已经开始停产或转型,到了1990年代后期,海南地方国营陶瓷企业便全线关停。

  究其原因,彭熙意这位曾经在陶瓷生产一线工作的老人认为:一是由于海南陶瓷企业小而散,无法做大做强;二是原材料(高岭土)质量差(含铁量偏高、含铝量偏低)、藏量小,油、气、煤炭等燃料也缺乏,从岛外运来则增加生产成本;三是总体技术水平偏低,开发新产品能力不强,不论是日用陶瓷还是生产用的胶杯,将近一半要从岛外输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潮起天涯
   第008版:本省新闻 关注第八届海南省“百姓身边好医护”大型公益活动
   第009版:澄迈新发展
   第010版:昌江视点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世界新闻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封面
   第016版:海之南
   第017版:往事
   第018版:面孔
   第019版:书法
   第020版:讲谭
   第021版:文化
   第022版:讲谭
   第023版:鉴藏
   第024版:文苑
   第025版:悦读
   第026版:随笔
   第028版:影视
屯昌制瓷一度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