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奕霖
时值暑期,研学游的热度居高不下。近日,有网友吐槽其给孩子报名参加的万元研学团体验和待遇差,在行程食宿安排、团队管理、讲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乱象,引发热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游作为一种“教育+旅游”的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愈加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顾名思义,研学游不是单纯以玩乐为目的的旅游,而是主打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换句话说,“研”是基础,“游”是载体,“学”是实质。无论是科普研学游、人文自然研学游,还是走进名校、探秘博物馆,研学游都要“研”之有物,由此方能“游”有所乐、“学”有所获。
“研”之有物,首先体现在研学的实质上——不能“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研学游先天带有教育属性,讲究的是通过边游边学,带领学生在课堂之外,开阔眼界、收获成长。然而,在实践中,一些研学项目打着学习的名义,实际上却“游而无学”,只是换了个名头的春游、秋游、夏令营,与普通旅游无异,脱离了研学的实质。因此,研学游应以旅游为载体,让学生在一系列专业的互动、体验项目中,切实涨知识、涨见识。
“研”之有物,其次体现在研学的形式上——避免“拍照打卡”“走马观花”。以“学”为目的的研学游更加注重细致观察、多样互动、深入体验。当前,不少学生和家长对研学游感到失望之处正是研学流于形式。例如,一些名校研学游只是到校园里转一圈,在校门口合个影;有的博物馆研学游,仅在馆内短暂停留,草草参观便完成任务;有的研学游变成“特种兵式旅游”,各个点位“蜻蜓点水”……不管是何种情况,“到此一游”的研学都难有收获,研学效果也就无法达到预期。
“研”之有物,还体现在研学产品的品质上——必须“名副其实”“货真价实”。伴随“研学热”升温,各类价格不菲的研学产品层出不穷,家长往往也愿意为了孩子掏钱买单。与此同时,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等研学乱象也屡遭诟病。归根结底,原因在于一些研学游产品和路线名不副实,内容安排随意、路线设计不合理、师资水平不足、实际服务与广告承诺不符。由此可见,推动研学游健康发展,还需从设置市场准入门槛、完善行业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方面着手,以质价相符的高质量研学游产品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研学游不仅仅是生意。当前,规范研学游市场,提升研学游质量,不能只靠市场调节和行业自律,还需要加强政府监管。一方面,明确研学旅游准入标准与评价体系、监管机制,为研学机构“立规矩”;另一方面,畅通投诉渠道、强化执法打击、实施信用惩戒,倒逼研学机构“讲规矩”。
寓教于游自古是备受推崇的教育手段。研学游归根到底是教育活动,相关各方应当从青少年群体的发展需求出发,推动研学游回到“学”的本位,提供高质量的研学产品,真正实现融教于游、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