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晨
《世说新语》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是一部记载汉末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逸闻趣事的小说集,广泛地反映了当时士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其中不乏一些发生在夏季的二三趣事。
一个炎热的夏日早晨,谢玄正仰面躺着,突然叔叔谢安到访。来不及整理衣冠的谢玄赤脚跑出屋外迎接叔叔,待他匆忙地穿上鞋子问安后,谢安调侃道:“你现在的景况真可谓是‘前倨后恭’!”谢安是东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也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谢玄是谢安最为赏识的家族后辈之一。谢家是东晋时期一个重要的家族,掌控着整个王朝的权力。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谢”就是指谢家。这一则趣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的《排调篇》,所谓“排调”,也就是戏谑、调笑。其中记载的大都是当时士人斗嘴取乐的趣事。
故事中的“前倨后恭”渊源有自,《战国策》《史记》都记载了苏秦早年游说秦王未果,穷困而归,父母妻子不与他讲话,嫂子也不为他下厨煮饭。后来苏秦受到赵王赏识,封为武安君,一次他前往楚国的途中路过洛阳老家,他的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子“蛇行匍匐”。见到这种场面的苏秦就问嫂子:“何先倨而后恭?”“先倨”是指先前困顿时家人的倨傲,而“后恭”则是指苏秦发迹后家人的恭维巴结。“前倨后恭”即由此而来,本指见风使舵、攀高踩低的势利行径,而谢安化用这样一个典故来形容侄子不暇著衣、慌张狼狈的样子,体现了谢安的诙谐幽默和叔侄关系的和谐融洽。也可以说这是谢安对古书中典故的活学活用。谢玄看似失礼的场景,被谢安以一个轻松的玩笑化解,也体现了他的宽容,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对名教的看淡。
《容止篇》记载三国时期的名士何晏面容姣好,肤色白皙。魏明帝曹叡,也就是曹丕之子、曹操之孙,每每怀疑他涂了胭脂水粉,于是在一个酷暑时分,命人给何晏端上一碗热汤面吃。想要证明自己的猜测,一睹何晏暴汗后妆容毁坏的窘态。然而何晏并未傅粉,而是天生丽质。大汗淋漓后,他以朱衣自拭,脸色反而愈加皎然。虽然何晏未曾擦粉,但从魏明帝的怀疑中可见,男子施粉黛也是当时的风尚和潮流,反映了魏晋社会人们对英俊男子的追捧。
《容止篇》中还有不少类似的记载,比如书中说潘岳容貌英俊,神采斐然,少年之时,每当他携带弹弓走在洛阳城中,都有很多女子手拉手把他围住。《晋书·潘岳传》也记载了一个细节,说到女子们“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以致潘岳成了后世美男子的代表,古代文学作品中凡是说到美男子,常以“潘安”比况(潘岳字安仁)。而书中以“绝丑”形容当时的文学家左太冲,他也学潘岳外出游玩,老妇们都朝他乱吐口水,弄得他极其狼狈,真可谓是男版的“东施效颦”。
清代学者卢文弨《钟山札记》对这一记载评论道:“今人亦何尝无此风?”可见对容貌俊秀的年轻男子的追捧每个时代都如此。不过《世说新语》中所记载的这些美男子不仅颜值抗打,又有过人才气。何晏有不少诗文存世,也是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其《论语集解》至今仍是《论语》研究的重要文献。潘岳在古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其《悼亡诗》更是“悼亡”主题的经典佳作。可见,个人的才学才是他们千古留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