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丁谓在《天香传》中按照结香时间、结香部位、形态特点等将沉香分为“四名十二状”。后人依此进行完善,总结“四名”为沉水香、栈香、生结、熟结,“十二状”包括蚁漏、虫漏、倒架、青桂、黄熟香、树心格、顶盖、包头、小斗笠、鸡骨香、马蹄香、吊口。
四名
生结
白木香树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所结香品。
熟结
白木香树自然死亡后,从树上采挖的香,或树倒伏朽烂后,被冲至水底或被土埋的香。
沉水香
能够沉于水的香。
栈香
浮于水或半沉半浮的香。
“十二状”
蚁漏
白蚁和黑蚁蛀蚀香树形成的香脂。因白蚁和黑蚁喜好阴暗潮湿的环境,这种香常结于树根部位。
虫漏
热带雨林中的虫子,在白木香树靠近地面的树干上咬啃成洞后形成的香脂。
倒架
香树因树龄大或自然原因倒伏,经风吹虫蚀形成的不朽香材,与熟结、死沉同为一物。
青桂
结于树皮上的香,香农称它为“皮油”;古人说的“麻叶”通常指青桂,“至轻薄如纸者,入水亦沉”说的也是它。
黄熟香
香树倒下很久后,本末皆枯朽,揉之如泥,中存一块,土气养之,黄如金色,这就是黄熟香。
树心格
香树因自然原因受伤,油脂汇集于树心成格。一般来说,树心格包含紫奇楠、黄奇楠、黑奇楠、白奇楠等。
顶盖
白木香树枝干分叉的部位,结出的形似明代官帽的香脂。
包头
枝干被折断后,折断面历经上百年愈合,形成包裹状的香脂。因折断面常凹凸不平,香品常为小山状。
小斗笠
形似斗笠,或翠竹丛中脱落的笋壳,俗称“小笋壳”,大多生长于树干枝杈脱落处,或大的树枝节眼处。
鸡骨香
主要生长于稍粗一些的树枝上,枝节中有节眼的地方常发现。因树枝往往不够紧实,结出的鸡骨香以中间虚空居多。
马蹄香
生于香树根部呈“丁”字状的节眼处或枝杈交汇处,因形如马蹄而得名,香中多虚空,香气芳馨。
吊口
受自然因素影响,香树枝干折断面向地面倾斜,汁液流注凝结成脂,形成吊刺一样的形状,将白木清理后,就是香如猬皮的吊口。
文字整理/罗安明 制图/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