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陈公仲说,上世纪那些以白先勇、於梨华为代表的留学生华文小说,在世界华文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恒久的里程碑的意义。但如何实现跨越文化的“突围”则是今天的海外华文作家所应关注的问题。
■ 朱晓剑
归属感、乡愁……诸如此类的词语一直以来是移民文学的关键词。语言平淡、情感丰沛等也是源于对移民这一概念的理解。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和奈保尔、拉什迪并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雄”。他在英语环境中长大、接受教育,在文化意义上,他更接近于英国人。他的作品试图探讨变革中人们内心的感受,而这成为移民文学的未来趋势。
相比较而言,旅居或移民海外的华人作家这几年也广受关注。如严歌苓、张翎、虹影、陈河、陈谦、王瑞芸、袁劲梅、张惠雯、苏河、邵丹、于晓丹等。有关评论认为,以这些作家为代表的“新移民文学”源自上世纪80年代新一轮华人出国热潮,这一股写作力量在文化素养、生存状态等诸多方面与早期海外华人有所差异,携带着母体文化的深刻影响与异域体验的激荡与碰撞,丰富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维度。在某种程度上,移民文学所提供的路径是在解构这个日益交融而又复杂的世界。
母语与圈子化写作
移民文学所涉及到乡愁,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所展现的是异乡与故乡的时空转换。这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印度人,在对移民文学的态度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所呈现的姿态是以母语写作,即便是采取新的书写方式,也常常是带有某种忧郁的气质。
如果我们将这个范围放大到第一代、第二代海外华文作家的生存背景、书写方式,在更多的时候是极为相似的。诚如有关评论所说的那样:“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既有华人移民进程的独特时代印记,也因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而被赋予更多元与丰富的活力。”
较早的作家如汤婷婷与谭恩美,近几年流行的作家严歌苓、张翎、虹影,也时常是以中国人为背景的圈子,这种书写展现出了一代移民史的状况,但从长远来看,移民文学并不等同于移民史,不仅如此,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尚未构成对人类共性命运的关注。
上世纪90年代曹桂林所著小说《北京人在纽约》和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其所呈现的写作状态和关注的话题,则代表了移民文学的趋势,或许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圈子化写作,其所带来的是主题的相似,想象力的缺乏。
移民文学的现状
在移民文学中,更需要突破既定的思维定式,从乡愁中走出来,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如此才能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文学样式。在这一点上,德国的海外移民文学或许能提供几许参考:伴随着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作家的出现,寻求摆脱“融入和析出的冲突”的需求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移民文学也由此逐渐融入德语文学。
融入、创造,从单一文化的关注,转变为跨文化写作,构成了移民文学的趋势。如美国移民作家当中,纳博科夫母语是俄语,他用英文写作的《洛丽塔》则雅俗共赏,被称为移民文学当中的经典,而波兰裔的柯辛斯基虽想象力极为丰富,却因为英语不够好,只好请人捉刀代笔。这样的案例在张爱玲小说的后期,也能有所反映。
移民文学的现状,简单来说,存在着呈两极化的分野。海外华文作家这几年之所以受到关注,并非是在文学的思想深度、视野有更多的拓展,而是许多读者期望从这移民文学中观看到世界上的不同精彩。
这一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则掩盖了世界移民文学的主流———严歌苓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在《扶桑》、《天浴》等作品中表现出了富有哲思的批判意识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深刻理解,是较为成功的个案。
跨越文化的精神“突围”
在文学评论家贺绍俊看来,海外华文文学最大的特点并不在于作家在海外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而在于他们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次次的文化震荡和文化碰撞,其间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也会对以往的经验重新加以体认。不能否认的现实是,海外华文文学在今天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野:一部分作家仍然固执地书写乡愁、归属感等,这种解构带来的新鲜感却是大大地降低了。而另一部分作家如被认为是“中国文学最迷人的异类”薛忆沩最近所推出的新书中,在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也在建构新的文学样式,他们所展现的是跨越文化的精神“突围”。
最近几年有专家提出了“新移民文学”的概念。但从海外华文作家的书写方式、书写内容来判断,说其“有了新高度”为时尚早。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陈公仲说,上世纪那些以白先勇、於梨华为代表的留学生华文小说,在世界华文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恒久的里程碑的意义。但如何实现跨越文化的“突围”则是今天的海外华文作家所应关注的问题。毕竟对移民文学而言,在文学领域里需要的是创新、冒险。“突围”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