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1月1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海南看一看
海口市东湖人才墙聚集的“闯海者”。 黄一鸣摄于1989年
海南建省,海口的椰子树成了最好的招聘广告发布平台,许多来到海南岛的年轻人在这里相聚并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黄一鸣摄于1988年

  ■ 张松林

  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对外宣布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

  这一石破天惊的消息,犹如春雷,激荡着国人尤其是热血青年的心。成千上万的闯海人,带着梦想,涌向海南岛,掀起了亘古未见的“十万人才过琼州海峡”的热潮。

  在四川省南充日报任采访部负责人的我,又点燃新的激情,萌动了去海南看一看的想法。

  看见大海,莫名地兴奋

  1988年元旦刚过,我出发了。清晨,从南充坐汽车到成都,再乘飞机抵广州,然后转车至徐闻海安港。来到海边,已是次日黎明。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蓝色的大海。伫立海岸,莫名地兴奋,一天一夜连续奔波后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极目眺望,宽阔的琼州海峡,一排又一排翻卷的波涛由远而近,向我们—— 一大堆手提肩扛行李的人群奔腾而来,发出“哗——哗——”的声音,似乎在欢迎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闯海人。远处,一轮旭日,跃出海面,慢慢升腾,渐渐地染红了天空,染红了海面。岸上的人们发出一片欢呼声,好像初升的太阳,给怀揣各种梦想闯海的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希望。

  上午8时许,一艘鸣响汽笛的滚装船,载着十多辆汽车和数百名闯海人,乘风破浪,驶向对岸的海南岛。没多久,有人经受不住船体的摇晃,开始晕船呕吐。再过一会儿,更多的人中招,不时耳闻“哇,哇”的呕吐声。前半段,我没事,还倚靠栏杆,好奇地看这看那,欣赏辽阔深远的大海。后半段,竟感觉头晕目眩,赶紧找了个角落蹲下,闭目养神。突然,一股热流从胃部往上涌,我强行忍住,但也吐了几口酸水,心里十分难受。迷迷糊糊之中,船抵海口港,已是10点多。

  随着拥挤的人群上岸,我又精神抖擞。灿烂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全然没有四川冬日寒冷的感觉。空气特别的新鲜,猛吸几口,神清气爽。四处张望,满眼皆绿。尤其是岸边、路旁那些高大的椰子树,灰白雄壮的身躯,支撑着碧绿修长的叶片,既挺拔,又婀娜,让人着迷。一下子,我喜欢上这个仿佛是异国他乡风光的热带海岛。

  找不到出租车,却见10多个头戴竹编尖顶斗笠的人,在路口吆喝揽客,身旁杂乱地停靠着许多改装三轮车——用摩托车加挂一个边斗,俗称“三脚猫”。我叫了一辆,司机是一位用毛巾遮住脸庞(防晒太阳),仅露出双眼的中年妇女。

  一坐上狭窄的边斗,我就出了洋相。阳光更强了,身穿毛衣毛裤毛皮鞋和军呢大衣的我,全身发热,额头、手背的汗水不停地流淌。我慌忙脱掉大衣、毛衣,把棕色毛裤往上拉,露出小腿透风。到了新华南路7号海南日报社大门口,保暖衣裤已经湿透。虽然,入住的报社招待所破旧、简陋,四人一个房间,我也满意,毕竟有了栖身之地。

  东湖、三角池、人才墙,成为标志性符号

  海南日报社离东湖很近,约三百米。午饭后,我走访了东湖以及相邻的三角池——几乎所有闯海人都要来打卡的地方。还未走到东湖,就看见湖边、椰树下,到处是东一堆西一堆交头接耳的人,其中年轻人居多。凑近一听,他们在兴奋地交流信息,包括海南前景,哪里招工,自己的想法等等。

  人最多的还是“人才墙”周围。临湖靠路的一堵发黄掉粉的大宣传栏,上面贴满了求职、招聘的小广告,墙下里外几层,密密麻麻的年轻人仰头观看。有人边看边议论,有人还把重要信息抄在纸上、小本本里。我问了问身边的两个小伙子,他们说是湖南的大学毕业生,到海口七八天了,天天都要来“人才墙”看招聘广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

  湖的东边,有一片椰林,也很热闹。椰树下,一位头发花白的半老头,正站在石头上拉小提琴,周围簇拥着一大群人。一曲悠扬悦耳的乐曲刚落音,他就扯着嗓子说:“我来海南,想办一个艺术学校,有没有人跟我一块办?”人群中立马有几人举手响应:“有!”过了一会儿,他又拉了一首曲子,然后说:“我还想办一个公司搞进出口,挣大钱,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干?”听众里响应的人更多,声音更大了。

  再往前走,海秀路与海府路、博爱路交会的地方,有一个小水池,就是名气很大的三角池。三条路的人行道旁,同样是闯海人的地盘。有的围着小木桌包饺子,有的在简易炉灶前煎大饼,有的吆喝卖馒头,有的摆着小地摊,还有几个男女青年帮人擦皮鞋。他们面前都有很多围观者,现场气氛热烈,构成一幅独特的闯海人众生相。一个煎饼的小伙子告诉我,他们都是从内地来的大学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钱快花光,就先做点小生意糊口,还想坚持下去,看好海南的未来。

  东湖、三角池,当时自发形成的海南最大人才集散地;人才墙,形形色色的闯海人最爱来此寻求梦想的信息平台。如今,这几个名词,已经成为“十万人才过琼州海峡”的标志性符号,深深地留在我和许许多多闯海人的心里。

  第二天上午,我来到海府路,找到闯海人又一个必来之地,设在海南区党委组织部招待所楼上的人才交流中心。楼下,过道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犹如电影院出入场时拥挤的大门口。我好不容易挤进中心办事厅,里面更是密不透风,人满为患。大家不是在排队、填表,就是在询问、交流,闹哄哄的。中午,也同闯海人一样,吃了一元钱一份的“人才饭”:一勺米饭,几块青菜萝卜,两三片猪肉。我问了几个人,都说很难找到工作,在中心只是填表交表而已。

  位于海府路的军区二所,是很多闯海人爱住的地方。下午,我去看了看。记得这是一栋略显陈旧的三层小楼,一楼登记处围满了提着行李的年轻人。一问,早已客满。走到二楼,很多房间开着门,挤满了人。有些房间还吵吵嚷嚷,嘻嘻哈哈,喧闹震耳。走进一个房间,屋里有4张一米左右的小床,七八个小伙子争着谈论当天找工作的经历和体会,说到有趣的事,开怀大笑。我问一个小伙子,你们几个住一个房间,回答8个人。又问不挤吗,答曰这里两元一床一晚,能挤上就不错。

  我佩服这些年轻的闯海人。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想,闯出一片新天地,他们竟能果敢舍去内地的一切,甘心在海南经受艰辛生活和陌生未来的考验。

  亚龙湾太美了,我们的心都醉了

  第三天上午9点多,我和珠江电台记者小L相邀前往三亚。那时,海榆东线国道路况差,汽车开了六七个小时。入住市委招待所,已到傍晚。

  第四天,又是阳光灿烂。早饭后,我俩采访了三亚发展反季节蔬菜的新闻。在地头,看着一片片绿茵茵的长豇豆,红彤彤的大辣椒,毛茸茸的小青瓜,我十分好奇,想不到天寒地冻的冬天,地处热带的三亚,竟能迎来夏秋的收获。

  来三亚,不去亚龙湾看海景,等于白来。吃过午饭,我和小L包了一辆拉客的柴油三轮车,前往亚龙湾。行至湾区小路,突然从车后传来急促的喊叫声。停车询问,路边两个皮肤黝黑的壮年汉子,指着身旁一大堆渔网,咿哩哇啦说着什么。司机翻译说,他们是当地渔民,不懂普通话,刚把被人偷走的渔网要回来,想搭我们的车,到前面五六公里外的海边。我俩爽快地同意了。

  一下车,我们便被亚龙湾的美震撼了。阳光下,南中国海一望无垠,波澜壮阔,水面湛蓝湛蓝,泛起片片粼光,比瑰丽的蓝宝石还要动人心弦;浩瀚的天空,也是深蓝染就,晶莹剔透,几朵白云在缓缓游动,真的是海有多蓝,天有多蓝的海天一色。银白色的沙滩,平缓开阔,蜿蜒绵延,勾勒出美丽动人的月牙形。我们赤脚踩着细软的海沙,欣赏迷人的海洋,大声地喊叫,心都醉了。

  两个渔民看到我俩如此喜欢大海,提议到他们的渔船上看看。坐着马达突突的小舢板,10多分钟来到一条大渔船前。四面碧波荡漾,辽阔深邃,全是蓝色的世界,更加显得神奇。船上几位渔民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鱼舱里,好多五颜六色的鱼儿游来游去,还有一只大海龟和一些螃蟹、海螺。渔民们邀请一块吃午饭,我们说刚吃过,他们仍然坚持煮了两只大海蟹。手里抓着小脸盆大小、肥壮鲜美的海蟹,我俩眉开眼笑,拍照留念。这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大、最美味的螃蟹。

  临别时,渔民们还送给我俩一堆海螺壳。其中,一只硕大、漂亮的皇冠螺,后来拿回家,几岁的女儿十分喜欢,捧在手里就舍不得放下。

  第五天早上,我和小L乘车回海口。下午,我到海南日报人事部门填写了应聘表。听工作人员说,我已排在1000名以外。

  第六天,我踏上归途。一路上,心潮澎湃,还在回想,这一次,我来海南看到了什么?嗯嗯,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大海,看到了中国热带海岛无与伦比的旖旎风光,看到了海南人民的淳朴善良,看到了“十万人才过琼州海峡”的壮观景象,看到了海南大特区蓄势待发的美好前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4版:琼海观察
   第005版:专题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文旅周刊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鉴藏
   第016版:话题
   第018版:往事
   第019版:艺术
   第020版:面孔
   第021版:话题
   第022版:悦读
   第024版:影视
去海南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