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含义。海南龙文化与中原大陆一脉相承,但也有一些在漫长岁月中演变出来的独特元素。从古至今,海南都拥有内涵丰富的龙文化,随处可追寻到龙的印迹与文化符号。
赛龙舟、“洗龙水”“龙抬头节”……龙的民俗源远流长
在海南,“龙”作为一种承载民间信仰和情感的载体,一直都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明万历《琼州府志》记载:“西湖,(在琼山)县西二十里博崖都。泉自石岩流出,极清。昔人刻石为龙,置穴中,水从龙口涌出,故名龙潭。旱祷即雨。一派达洗马桥,一派达北冲桥。建有龙庙。”刻石为龙、龙潭、龙庙,这些关于龙的具象载体在古代海南就已出现,而关于龙的民俗也可谓源远流长。
根据明、清以及民国时期老志书的记载,龙王庙在当时海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如今,在海口、三亚等地也可追寻到龙王庙的痕迹。
海南诸多节日习俗,也与龙有关。“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节”。民间相传这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海南许多民众在这一天有祭拜龙王祈福的习俗,至今仍有传承。
明正德《琼台志》记载:“四月八日,浮屠氏习荆楚岁事,以五香和蜜水浴释答太子佛,谓龙华会……乡落以木刻龙首尾,祀境庙中,唱龙歌迎之。抛鸡入洗溪水,谓之洗龙”“至(五月初)五日,各村迎龙会于大溪,划船夺标,两岸聚观者无数”。
明代名贤丘濬有诗描述古时海南人赛龙舟的热闹场景:“寒食清明都已过,枝上榴花红朵朵。龙舟击浪去如飞,鼍鼓喧天槌欲破。”时至今日,五月初五端午节,划龙舟这项民俗活动依然盛行于海南。每到端午节,儋州、万宁等地的赛龙舟活动可谓热闹空前。
“洗龙水”,也是颇具海南特色的传统民俗。端午节当天,不少海南人会涌向江河、海边洗浴,谓之“洗龙水”。人们将这一天的江海之水视为“龙水”,认为洗之可洁净身体,祈愿一年健康平安。
古代海南民间还流传“分龙节”。古人认为龙有行云布雨之能。冬春雨少,龙便集中到一块。到了夏秋多雨时节,这些龙便要前往各自管辖的区域,是谓“分龙”。而“分龙节”的晴雨,被民间视为一年丰收或歉收的预兆。民国《儋县志》记载:“四月二十日,俗曰‘小分龙’,五月二十日,曰‘大分龙’,皆宜雨,无雨则岁歉。”
在海南万宁的食俗中,也经常能看到“龙”的身影,颇为有趣。一些万宁人,将吃煎堆称为吃“龙珠”,吃后安粉称为吃“龙须”,吃白木耳叫做吃“龙耳”,吃炸饼叫做吃“龙鳞”,吃小银鱼趣称为吃“龙子”,吃糯米粑趣称为吃“龙肉”。
龙门、云龙、龙滚……以龙命名寓意丰富
寓意丰富的龙文化,也体现于许多海南地名中。海南岛上与“龙”相关的地名,往往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民俗内涵。
古代,海南已有很多与“龙”有关的地名。仅在万历《琼州府志》中,就有龙廊峒、五龙池、龙井、龙塘、玉龙泉、搏龙泉、龙岭、龙湾、龙舌洲、辅龙山、龙栖岭、九龙山等诸多与龙相关的地名。如今,与龙有关的地名也普遍存在于海南岛上。
在儋州北部滨海的峨蔓镇,有多处以“龙门”命名的地方——龙门山、龙门激浪、龙门港、龙门村。正德《琼台志》记载:“龙门岭,在州西北三十里磨黎都海岸。峙起石峰,两趾奔海。其状肖门,可泊舟。上有石穴,中虚,通海透风,名曰风门,内容数十人。传昔有蛇潜其间,化为龙,又名虺穴。”传说山穴中有龙,因此山穴之门被称为“龙门”,最终变成当地山岭、村庄与景点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定安龙门镇的得名方式与儋州龙门不同。定安龙门旧名“那危”,后改名“隆门”。到了清代末年,人们又取“隆”的谐音“龙”,改名“龙门”。龙在民间象征吉利,代表祥瑞和吉兆。鱼跃龙门有美好蕴意,而“龙”又与“隆”同音,因而人们将“隆门”改为“龙门”。
海口云龙镇的镇名与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很久以前,一条蛟龙腾云驾雾来到当地,帮助当地人打了一场胜仗,人们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后来,此地发展成集市,人们便将集市命名为“云龙赢市”。后来,这一名称简化为“云龙”,并成了如今的镇名。
万宁东北部有一个龙滚镇,前身为“龙滚市”,清代末期置,因坐落于龙滚河北岸,以河得名。“龙滚”之名,又因何而来呢?相传,古时有龙在河中打滚,古人就以“龙滚”来给河流命名。
亚龙湾位于三亚东郊,这一处海湾旧称玡琅湾、牙笼湾、牙龙湾。玡琅湾,相传是依据黎语音译的。后来,人们将其改名为“亚龙湾”,新名称取“龙”的美好蕴意,有巨龙腾飞、光照亚洲的寓意。
龙湖镇位于定安东北部,由原居丁镇与永丰乡合并而成。因境内有远近闻名的南丽湖,而龙有美好的内涵,代表祥瑞和吉兆,因此人们取镇名为“龙湖”。
海口龙桥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此地原称“干桥市”。清道光年间,为了使地名有更美好的寓意,人们改“干”为“龙”,“龙桥”由此诞生,成为墟名、镇名。
龙海清、龙应璋、龙朝翊……龙姓岛上开枝散叶
据龙氏族谱记载,海南龙姓始祖为原籍在福建莆田的龙海清。宋崇宁三年(1104年),琼崖地区动荡,朝廷命龙海清为琼崖宣慰使,带兵前来剿抚。剿抚任务结束后,龙海清又出任琼崖总镇,就此留守海南多年。再后来,龙海清及部众因故没有北归返回原籍,而是滞留海南,其中龙海清落籍于文昌会文镇龙家村,成为龙姓入琼始祖。
在《文昌县志》各姓氏来琼来文始祖的记载中,也有相似描述:龙海清,祖籍福建莆田,宋崇宁三年(1104年),出任琼州总镇,落籍文昌。如今,在海南龙家宗祠、龙氏族谱中,还可以看到诸多龙海清的印迹。
龙海清落籍海南后,其后代在岛上开枝散叶,海口龙泉镇大叠村龙氏就是其中一个支系。龙应璋为明代岁贡,出生于大叠村(古属博崖都),后官至交趾右参议。明万历《广东通志》“岁贡”篇目中有记载:“琼山,龙应章(璋),参议。”清康熙《琼州府志》也有记载:“龙应璋,博崖(都)人。山西太原同知,升交趾右参议。”
龙应璋仅是岁贡出身,但后来出任正五品的太原同知,随后又升任从四品的交趾右参议,殊为不易。坊间还有传说,龙应璋在交趾任职时遇到匪军围城。他临危不惧,坚守孤城,后因不敌而报国殉身。
龙朝翊,为广西临桂县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戊戌科进士,其兄龙朝言也是进士,又同授翰林院庶吉士,因此有“兄弟翰林”之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龙朝翊来到琼州,出任澄迈县知县一职,后在当地开办学校,颇有成效。
清光绪《澄迈县志》有记载:“龙朝翊,广西临桂县人。由进士翰林院庶吉钦加花翎同知街,光绪三十年任。开办澄江高等小学堂颇有成效。”到澄迈任职后,龙朝翊在县治金江成立澄迈县修志局,随后编纂光绪《澄迈县志》。修纂地方志书,是龙朝翊在澄迈所作的一大贡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个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和形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海南民间赛龙舟、“洗龙水”,有关“龙”的地名在海南村镇频繁出现,可见海南人对龙的敬畏、崇拜、喜爱之情。
策划:戎海 李丛娇
视频文案:林博新
拍摄:王晖琛、陈元才、李天平 陈若龙、韦茂金、袁琛
剪辑:李玮竞
包装:兰磊
配音:樊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