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院90周年的南京博物院推出“玉润中华”为主题的史诗级的玉器展,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的西王母叠圣形玉座屏、虢国夫人的五璜联佩、红山文化C型玉猪龙、辽宁考古博物馆藏玉凤、洛阳博物馆藏牙璋、巢湖市博物馆藏西汉朱雀衔环踏虎玉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玉梁金宝钿带……一大波国宝级文物汹涌来袭,一时叫人目不暇接,恨不能完成一场一眼万年的玉文化时空之旅。
《诗经·卫风·淇奥》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以形容君子的自我修养。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尚需切磋琢磨,方成大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者”。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最早要追溯到9000多年前。由黑龙江省饶河小南山遗址1号墓出土的玉器,表面有砂绳切割留下的弧形痕迹,根据文化特征和测年数据分析,在距今9000年左右。小南山先民用砂绳切割工艺的玉玦,呈环形,有缺口。《广韵》谓“玦,如环而有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古老的玦竟然是先民的“耳环”。
从南京博物院墙上勾勒的人物线条,就能感受到9000多年前古人的审美意趣,饶河小南山的妙龄女子,她们将玉玦佩戴在耳垂上,简约又明媚,时尚且灵动。
西王母神瑞叠圣形玉座屏,是汉代代中晚期盛行的陈设器,取材于东汉时流行的神话故事。用新疆和田玉雕制而成,采用了透雕、镂刻等多种琢玉技艺。但见云雾缭绕中,东王公西王母雄视八方,前有凤鸟、麒麟开道,左右巫师翩翩起舞,飘带飞扬,景云出、祥瑞呈。东汉的镂雕形式自由,充满浪漫主义的表达。西王母统率天界一众仙女,掌管长生不死之药,容貌庄严美丽。九尾狐、朱雀、玉兔、三足乌等祥瑞神兽环伺左右。东王公、西王母图案,都暗含繁衍人类、孕育天地万物的象征意义。造型自由灵动,玉质温润,通体玻璃光,沁色恰到好处,被神仙故事加持过的器物,流淌着仙姿容光。
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虢季夫人墓出土的西周五璜联佩,由1件人龙合纹佩、5件形态各异的璜、368颗红色或橘红色玛瑙珠和15颗菱形料珠相间串系而成。相传虢国国君世代为周天子的卿士,他们曾替周天子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屏藩周室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800年前,虢季夫人梁姬去世,被隆重下葬,她的长眠之处,按照高等级贵族墓壁特有的方式做了处理。墓室四壁平直,涂了一层淡绿色的涂料,墓四周挂满纺织品。内棺之中,极尽奢华。梁姬夫人贴身覆盖和佩戴的玉器密密麻麻,令人目眩神迷。其中尤为珍贵的便是五璜联佩,无论是色彩搭配、款式,还是材质的色泽质地,都温润如初,端庄又明丽,让人惊艳万分,彰显梁姬母仪天下的尊荣。
这些典藏在时光中的文物,穿越漫漫时空,温润无比,一眼万年。至于良渚罕见荧光绿色玉琮上有体现先民信仰的精致兽面纹,红山文化C型玉龙和玉猪龙是否负载神秘意味,龙凤呈祥的玉佩惊艳过多少时光,仰韶的陶罐收藏过女人多少美丽的心事,我们已经无从考究。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她们是饶河小南山佩戴玉珏的女子,是寻访天地间至善至圆的西王母,是尊贵无比的虢国夫人,也是良渚山水间辛勤纺织的女子。
古往今来,美人如玉,红颜枯骨,观摩器物处,仍隐约萦绕着残香一缕。她们也许曾在大地上劳作,唱着歌,把美丽的心事绵密地缝进织物里;也许曾珠环玉钿更霓裳,对镜绾红妆;也许曾陪君王征战沙场,出生入死,又富贵至极,尽享人间尊荣。她们从这片大地的古老叙事中汲取生生不息的力量,成为人间至善至美,并通过玉的形式传承至今。与其用君子如玉来形容君子的美德,不如美人如玉来形容美人的骨骼肌理,形容她的美与善,纯真又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