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3月01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玩折扇

  ■ 程应峰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把明皇帝朱瞻基持有的折扇,一面是柳阴赏花图,一面是松下读书图,可谓雅不胜收。让人品赏之时,有腋下生凉、心境愉悦之感。这把折扇,就是典型的文玩折扇。

  文玩折扇,大抵都有着细腻的画面,精致的扇骨,让人爱不释手。扇上画面,工艺细精,秀雅逼真,倾注了内在的精神意蕴,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物,或浪漫、或梦幻、或清逸、或秀润、或情志、或趣味……

  文玩折扇,携带方便,又可作画和题诗,深受文人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青睐。千百年来,在演进过程中,这司空见惯的折扇,除了使用外,因沾染上文学,渗进书画,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两宋时期,就已经有折扇书画,明代以后广为流行,清初更是达到鼎盛。无论官宦文士,还是商贾市俗,莫不以手持名人书画的折扇为雅事。

  中国折扇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建康,《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此处所述“腰扇”,据《通鉴注》解释“即折叠扇。”晋诗“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夏歌二十首》的第五首有云:“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佛华妆,窈窕登高台。”此时的叠扇也就是折扇,其制作尚且粗糙,难以普及。

  至明代永乐年间,永乐皇帝喜欢这种扇卷舒方便,就命宫中工匠加工改进。后来由宫中传出,很快就风行全国,普遍使用了。最初,明宫中也不过使用竹骨茧纸薄面折扇而已。后来朝廷定制,每年多造重金折扇进献御前。这种折扇,一面命待诏学士书写端楷诗词文句,另一面由画苑画师绘上工致画图。一时之间,折扇成为文玩,成为时尚。

  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已成为文人官员身份地位和趣味品位的象征。文人雅士互赠题诗词字折扇,表寓友情别意。手持折扇,成为当时高雅生活的象征。清代折扇之用随处可见,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折扇热产地江南,风流名士与折扇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他们所营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围,表现出柔情和氤氲的美境。通过以折扇为媒介,流传于皇宫、府第、闺室、民间、海外,而折扇也因这些美画佳句身价百倍。

  一般来说,制作折扇的扇骨以竹质居多。竹类中以棕竹、湘妃竹、梅鹿竹为佳;木类中以鸡翅木、紫檀木、乌木为佳;其他还有以象牙、菠萝漆、玳瑁、白玉和翡翠等材料。不管是何材料,有年份的扇骨,经过多年盛夏酷暑的手捏汗揩,其表面会产生一层浓郁光亮的包浆,呈现扇骨的旧气。如果在扇骨上有名家的精雕细刻,再配上名家的书画佳作,这把扇的价值就不可小视了。扇面材料包括宣纸、冷金纸、撒金纸、绫、绢等。在扇面书画创作中,许多名家喜用金笺纸来创作,金笺是一种书画用纸,以真黄金屑铺撒纸面而成,铺满的称“泥金”,撒成散点的称“冷金”,其中“泥金”纸最为名贵。

  文玩折扇看重名家,因为名家书画扇更具收藏价值。在已逝的当代书画家中,陆俨少、黄宾虹、张大千、谢稚柳等大家的成扇,可以说是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也有画风精细严整的作品,成为藏家的心头之爱。一扇执于手中,宜于近观,花鸟常胜于简单的花卉,较复杂山水加人物胜于疏略山水,设色多胜于水墨,金笺胜于纸本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经济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自贸港影像志·2月聚焦
   第007版:深读·海南
   第008版:新海垦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专题
长着老树林的公园
《本草纲目》诞生记
故里七椰(外一首)
感恩岁月安好(外一首)
《乡村小景》(油画)
春暖昌化江(外一首)
卷春
文玩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