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望楼港社区游记
渔家画卷 诗意生活

  ■ 本报记者 王迎春 余佳琪

  透过车窗,瞧着渔港的潮滩向海面延伸,风光随车流动,驶下望楼河大桥后,便到了望楼港社区。

  蓝色海浪纹做底,点缀着几只简笔小鱼,望楼港社区居委会的门牌自带一番海浪风情。门前,浓郁的三角梅绽满枝头,另一旁的紫绣球则显得淡雅许多。走进其中,几栋房屋的墙体绘着斑斓的“海底世界”,斑驳的树影洒在上面,海洋生物们仿佛真在游动。

  屋后即是开阔的临海之景,望楼港是避风避浪的良港,滩涂环抱出一片港湾。渔港内除了停靠着大大小小的渔船,还有许多养殖石斑鱼的网箱漂浮在水面上,天气晴好的时候,水光潋滟。

  从石梯下去,行道可沿湾漫步,两侧都栽种了蔽日的椰子树,不少途经此处的游客都会在岸边的凉亭休憩,静静地欣赏港口风光。原以为三角梅是装点门面所栽,却常能在沿湾和社区里遇见,延伸出的那一抹嫣红会成为眼前画面的前景,似是渔村生活里的别致意趣,祈愿生活似花一般红火。港湾对面的连片绿林延绵如屏障,林子的另一面就是大海。

  鼻尖漾起鲜咸的味道,在望楼港社区,晒鱼随处可见。向前走,便看到两位妇女正在翻弄处理海鲜,她们用盐涂抹在鱼上,腌上一个钟头,再晒上至少两天。另一边,白姑鱼、铁甲鱼、鱿鱼等七八种鱼类排列整齐地摊在架子上,色泽鲜亮,当季富足的小银鱼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随着自然风干和晾晒带走水分。还有妇女用成山的小虾米制作起美味的虾酱,赚取生活费。

  走到行道尽头,能看见港口的灯塔。渔民们会根据潮汐决定出海作业的时间,沿岸停靠着几艘早晨刚出海归来的渔船。

  卸下渔获交给收购的老板后,渔民冯忠勇一家三口边聊天边相互配合收网。总长约3公里的网由50多张渔网绑成。他们笑着说,如果是在海里打渔,光拉上来就要两个小时。待到午夜,一家人又将开始新一轮的“航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每年开海时,渔民们还会祭拜海龙王,鸣放鞭炮,祈求渔获满仓,出海平安。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饭点,正巧遇上社区里一户人家新居落成入宅,主人热情地邀请我们参加宴席。新宅院落里,亲朋好友围坐几桌,在热气腾腾的菜肴里分享喜悦。除了鸡鸭羊等必备“硬菜”,渔家餐桌自然少不了海鲜,鱿鱼和虾能吃到原汁原味的海味,我们大快朵颐起来。

  新宅的主人陈秋吉是名“90后”,眼前这栋崭新的三层小洋楼算得上是一栋“养殖楼”。陈秋吉的父亲是当地最早一批开始养殖石斑鱼的人,当年靠着收入在村里率先买上了彩色电视机,乡亲都爱聚在陈家一同观看。养鱼和打渔学问大不同,毕业返乡后的陈秋吉也跟随父亲做起养殖,聊起“养殖经”头头是道,一家人靠双手盖起新房,买下小车。社区里像陈秋吉一样的养殖户不少,以珍珠斑品种为主。

  社区里,许多房子都一户挨着一户,有些修得气派,有些保留着朴实风貌。有一排老房子独具特色,多个木制船桨悬挂在外墙上,配上有些斑驳的墙面,定格下靠海吃海的岁月。晒鱼也成了这里的一番景致,房前屋后都有晾晒的鱼干,茶余饭后的人们,敞开门户,边闲聊边晒鱼,趁着风和日丽,把食物交给暖阳和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3版:民生新闻
   第004版:深读·探秘
   第005版:澄迈新发展
   第006版:新海垦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世界新闻
   第012版:文化周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广告
千帆过尽一望楼
文学“海军” 扬帆远航
渔家画卷 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