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佳琪 王迎春
几个渔舟依海港,两三灶户傍盐田。来到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望楼港社区的望楼港,一幅海港风景画便映入眼帘。
一艘艘船只错落停靠岸边,不远处,长方形的白色水产养殖筐没入水中,只露出浅浅的一头。沿着岸边的小道行走,不时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各个品种的鱼虾,在阳光的沐浴下,露出诱人的色泽。村民们的水产养殖棚就坐落在道路的另一旁,里面是被称为“水中玫瑰”的东星斑。
望楼港不仅是自然水产资源富饶的天然热带渔场,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更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其历史不可谓不漫长。时光回溯到五六百年前,望楼港一片繁忙景象,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国际性港口。
“望楼”因何得名?
望楼,在古时用作战争中的观敌瞭哨;也可以是观望景色的建筑物——繁华朱翠尽东流,唯有望楼对明月。
“望楼”因何得名?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林芳华是乐东历史研究的爱好者,他对望楼港名字由来进行了梳理——
楼阁说。望楼先住民为守望田园和躲避野兽侵扰,他们就地取材,在田园乡间自行搭建简易楼阁,日久得名“望楼”。但这一说被质疑是望文生义,非孤例;
因疍人得名。望楼港系古代贡港,至少于明初至明中期已存在。宋元时期,望楼濒海处或已有疍人居住,古老的望楼里或因疍人得名;
黎语音译说。崖州黎地有一“望老村”,“望老”作为黎语,或许与水、江河有关。“楼”系“老”之谐音,疑“望楼”为黎语音译;
看流说。望楼港作为出海口,通航条件及渔汛捕捞多观察潮汐涨退和海潮高低测定,意为“看流”。“看流”是客家语,为“看潮”之意。而海南话中,“流”和“楼”同音,“看”意为“望”,有人干脆取名“望楼”。
而望楼港位于望楼河入海处东侧,北距乐罗村2公里,因地处望楼河岸,与望楼村(现今为望楼港社区)毗邻,面临海港,故名望楼港。
望楼港亦名榕村港。《光绪崖州志》记载:莺歌海湾东七十里至望楼港,亦名榕村港,潮满水深八九尺,可泊大船十余。港口西南十里有沙一道,离岸三十里。
无论是何种说法,望楼港其名之由来及灭失,皆因自然的变迁和人类的活动影响。
贡船寄泊栖息地
“望楼港,在州西八十里。水自抱里村岭下,流经望楼村入海。番国贡船泊此。”据明代《琼台志》记载,望楼港是外国贡船寄泊栖息和补给之地,是诸番贡舶去往大陆的中转站。
虽只有寥寥几句记载,但后人依旧能从中体味出望楼港地位之重,有着停泊功能与商业贸易功能。
明朝前中期,国家对外实行朝贡贸易,即海外国家来中国做生意,需要以朝贡的形式,派遣使者携带商品进入中国朝贡,明朝政府收下贡品后,再通过赏赐的形式完成交易。在海禁严厉的时候,这种贸易形式几乎成为了明朝海外贸易的唯一合法形式。
自永乐三年(1405年)起,郑和下西洋,朝贡国成员与朝贡次数迅速增加。永乐帝重视四夷来朝,赏赐丰厚。重利之下,各国都很积极。朝廷指定望楼港是诸番国贡船入国首泊港,在此报到、认证与补给,等待命令北上见驾。只有占城一国,另定首泊于三亚毕潭港。
作为外国贡船首泊港的望楼港,其场面之繁华热络,后人难以想象。贡船满载各国珍物,巨额财富常年聚集。为此,朝廷便派护卫常驻在此。据《琼台志》记载“凡番贡多经琼州,必遣官辅护”,视对象不同“各遣指挥、千百户、镇抚护送至京”,首先是从望楼港护航至省城港,其重要性与地位可想而知。
“番国贡船泊此”,大大加强华夏与东南亚乃至西亚的联系,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奇珍异宝,还带来了多元文化与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斗转星移,王朝更替。随着清朝海禁政策的实行,望楼港百年涉外历史最终落幕,后人只能从史书上想象它曾经的熠熠生辉。
沧桑古渡向新行
据《莺歌海志》记载,清光绪年间(公元1865年),莺歌海渔民徐定国带领几户捕鱼人家迁移到望楼港谋生。当时,望楼港是崖州吞吐与集散岛内外物资的重要海港之一,当地渔民既能经营海上运输业,又方便海产品销售,生活收入可观。后来,莺歌海又有了10多个姓氏迁居望楼港,1900年代形成了以搭建茅草房屋居住为主的渔业村落。
“听家里的长辈说,我们以前经历过两次迁徙,第一次是从莺歌海迁徙到现在的望楼河对岸。然而当年因为洪水,我们又从那里迁徙到了现在的望楼港社区。”望楼港社区副主任柯贤国指着利国镇的地图娓娓道来。
每一次迁徙,只为离海更近。毗邻望楼港,望楼港社区80%的劳动力以捕鱼为生,这是自古以来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望楼港汇聚着望楼河与大海,是淡水与海水的交界处,有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正因如此,我们这里的鱼肉质鲜美,口感极好。”望楼港社区副书记柯维龙说,我们打来的鱼有马鲛鱼、鱿鱼、小银鱼、魔鬼鱼等,品种繁多,很受欢迎。
望楼港的水位视大海的潮汐而定,涨潮时渔船出入港湾,退潮时这里又如一个静谧的河沟,停放着三三两两的渔船。
然而,随着望楼港口河道长期泥沙堆积,造成港口过水断面变小,渔船无法正常出海捕捞。与此同时,长期的过度捕捞一度致使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不仅使得渔获量锐减,渔民收入每况愈下,也让海洋生物栖息地退化。
乐东地处北纬28度,适于石斑鱼繁育、生长,主要特点是出苗早,成活率高,养殖成品鱼的周期比别的地方短,养殖户收入也更加可观。如今,望楼港社区有500户以上的家庭从事东星斑、珍珠斑等石斑鱼的养殖。
“季季养殖丰收,年年财星高照”。这是不少望楼港社区养殖户家门口所贴的对联,也是他们朴素且真挚的希望。
站在望楼港的灯塔下,海风轻拂海面,斑驳的渔船微微摆动。百年前,也曾有一艘艘渔船停靠于此,它们来自四海八方,为这片土地带来过新生与繁荣。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而今,渔民们积极变革、谋求转型,让望楼港的历史和文脉得到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