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侯赛 通讯员 全锦子
编者按
为什么去医院做检查有的时候用CT,有的时候用MRI,甚至有的时候做了DR还需做CT、MRI,这些检查重复吗?还是病情又加重了?往往患者不知道各种检查的目的而产生一些误解,以为自己多花冤枉钱。其实,它们的工作原理不同,各有分工,优势各异。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海口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尹建忠,为大家讲解不同影像检查的原理,并介绍各自发挥怎样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常见的X光检查到高级的核磁共振成像(MRI),这些“透视之眼”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秘密。
让我们从最常见的X线检查开始。X线检查,也称为DR(数字化X线摄影),是一种利用X线穿透性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检查方法。“当X射线穿过人体时,不同组织对其吸收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一幅具有对比度的影像。”尹建忠介绍,这种检查方法简便、快速且成本较低,因此常用于初步筛查肺炎、骨折等疾病。
同样运用了X线原理的另外一种更高级的常用方法就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利用X线对人体进行分层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一系列连续的横断面图像。“就像把一个面包切成很多薄片,然后每一层都拍一张照片,最后就可以看到整个面包的内部结构了。”尹建忠说,这种检查方法避免了DR的重叠问题,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血管走行、肿瘤等病变,尤其对于头部、胸腹部疾病等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是CT检查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即便如此,对于急诊和躁动病人来说,CT检查仍然是首选。
在日常检查中,还有一类是利用放射性药物来显示代谢功能的影像技术。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ECT)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后,药物会在脏器或病变部位形成放射性浓集,从而呈现出相应的影像。该影像技术主要用于甲状腺癌、骨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多种信息。
除了ECT,核医学领域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成像技术就是PET-CT。PET-CT是由PET和CT两部分组成,PET采用正电子核素作为示踪剂,通俗说就是给病变“喂糖吃”,CT则起到精确定位解剖结构的作用,PET+CT融合图像能早期、准确地进行全身扫描,判断病灶良恶性,对于早期肿瘤的全身筛查十分有效。
在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中,核磁共振(MRI)是一种革命性的检查技术,它是一种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进行成像的医学影像技术,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最高。MRI可以清楚地区分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不同类型的软组织结构,还可进行多种不同对比的成像,乃至进行功能性的检查。MRI的优势是无辐射,对人体无任何损害,但检查费用较高,且扫描时间较长,更适用于神经系统、脊柱、绝大部分软组织病灶等的观察。
相信很多孕妈妈对超声波检查再熟悉不过。B超是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B超可以实时观察运动脏器的情况,且无创无辐射。然而,超声波受气体干扰较大,对于肠道等含气部位的检查准确率较低。因此,B超适用于腹部实质脏器病变的筛查、胎儿和心脏的动态观察等情况。
影像检查方式如此之多,却并不是越贵就越好,其实,选择检查方式需要根据怀疑的疾病,选择一种或几种检查方式,一是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法,二是通过选择不同检查方法起到互相补充和验证结果的作用。
“X光简单、便宜,但是观察不到细节;目前CT在日常检查中应用最普遍,但是有射线;MRI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脑和脊髓的观察最好,对肺部的检查就不太适合;B超简单易操作,尤其适合表浅器官,如甲状腺、乳腺等部位,但在人体深部时容易受到气体或骨骼的影响;PET-CT贵,射线量比较大,但是看得准看得全。”尹建忠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的影像科医生从幕后走入台前。尹建忠介绍,影像医生不仅要能发现病变,确定病变数量、大小、部位、性质,还要评估,甚至能预测病人的治疗疗效,这些都需要影像手段为病人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例如,现在针对肿瘤的检查手段就很多,是因为医生不仅要清楚肿瘤的良恶性,还需要知道肿瘤的具体类型、分期,才能选择最恰当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次,肿瘤的治疗是持续性的,影像技术在治疗期间要不断观察和随访肿瘤的变化;最后,影像导向的活检或治疗也是目前临床中一个活跃的领域,医生通过CT或超声看到人体内部结构,将活检针、消融针准确刺入病变部位可以方便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影像检查如今可以说是临床医师的“眼睛”,也是临床治疗和手术离不开的“指南针”。
检查时应
注意什么?
1
对于辐射敏感的人群,尤其是妊娠早期妇女不建议做有辐射的检查。
2
检查时尽量穿着宽松方便的衣物,尤其是磁共振MRI检查时,应去掉身上的金属物品,例如手机、首饰、腰带、钥匙、硬币、别针等,其他容易忽略的含金属/高密度物品还有内衣肩带及搭扣、金属镀层的纽扣、运动休闲裤腰绳、拉链、口罩等。
3
腹部检查时,可能需要早晨空腹进行,部分情况,根据检查需要可能需要适当饮水充盈肠道;盆腔可能需要憋尿充盈膀胱,具体要求可在检查前听取检查单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