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宁玥
“奔格内(黎语,意为‘来这里’)勒奔格内,喝了这杯山栏酒,我们永远是朋友……”今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分会场开展“琼中游好市”集市活动,作为“黎歌新生代”的陈师泉登台亮相,以一首热情的黎族民歌《奔格内》博得市民游客如雷般的掌声。
陈师泉自幼对习唱黎歌有着浓厚兴趣,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乡村文艺表演。但直到步入而立之年,才被正式纳入“黎族歌王”王取荣门下,系统性学习黎族民歌演唱。“起步晚,学得慢,可老师鼓励我,只要有热情,就能学好唱歌。”凭借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他入选县级琼中黎族民歌传承人,为传承发扬黎族民歌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歌是家的声音
陈师泉的家乡——琼中和平镇堑对村,是一个偏远的黎村。“交通不便,也没有手机、电脑,唯一的娱乐就是吹拉弹唱。”陈师泉犹记得,儿时最期待晚饭,夕阳西下,橡胶林外,祖孙三代同堂,几口山栏酒下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便你一句我一句地对唱起来。父亲会一些黎族乐器,还主动给家人伴奏。
“叫侬唱歌侬就唱咧,只要蜜糖甜透心。”听得多了,陈师泉也开始跟唱。说来也巧,他学的第一首,是父亲最爱的《叫侬唱歌侬就唱》,而此曲正是王取荣的老师“黎族歌后”王妚大的代表作之一。三代黎族歌手的缘分,早在动人的乐曲中悄然缔结。
不过,此时陈师泉所学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黎族民歌。“黎歌有两种,一种是传统黎歌,一种是汉化黎歌。”他说,自己学唱的主要是汉化黎歌,是用海南方言咏唱的黎族歌谣,多为七言四句为一节或一首,歌调则多为四亲调,“说白了,就是记得一个固定的调子,往里面套不同的歌词,其实很容易。”
出生在一个爱音乐、懂乐器的家庭,陈师泉的音乐天赋自然不俗,他把村里的老人拜访了个遍,学会了竹尾箫、竹笛、树叶等传统乐器,再加上有一副好嗓子,年纪轻轻便成了村里的文艺骨干。“以前很自信,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气盛的模样,禁不住笑起来,“直到遇见王取荣老师,我才是半只脚迈进了黎族民歌的大门。”
2016年,在乡政府的推荐、县文化馆的支持下,陈师泉参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琼中黎族民歌培训班。课堂上,他听到王取荣用黎族话演唱的原汁原味的民歌,立刻着了迷。“王老师的调子比我们平时唱得更丰富、生动、有细节,黎族方言的演唱,一下子唤起了我们黎族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自此,陈师泉下定决心,要跟随王取荣学唱传统黎歌。
唱出黎歌情与意
“难咯,一首歌学10天还学不会!”唱惯了汉化黎歌的陈师泉,在学艺初期,极度不适应。
主要是歌词难记。“传统黎歌的句子结构无规律可循,有五字句,也有七字句,甚至多字句,不分段节,一气唱完。”他解释道,黎语没有文字,歌词只能硬着头皮记,哪怕王取荣用汉字标注了每句歌词的意思也没用,“黎语的语序和普通话不一样,打个比方汉字歌词写着‘月亮’,黎语就要唱成‘亮月(意译)’。”
好在陈师泉对音乐有着一腔热血,敢学肯练,这种执着劲打动了王取荣。“保持这种热情,持之以恒,就会有收获。”课堂上,王取荣逐字逐句教唱,课后,他还将伴奏、歌词、演唱视频等资料发给陈师泉,以供练习。日积月累,陈师泉逐渐摸索出了门道。
语言的转变,背后是一整套发声体系的转变。这便是陈师泉闯的第二道关。“海南方言演唱的民歌,发声的部位比较居中,曲调也较为平柔。换成黎族话来唱,那就得像树林里的小鸟一样,让声音直直冲破头顶,曲调也更为婉转多变。”为了纠正发声习惯,他清晨割胶、傍晚摘槟榔一路边走边哼。有时,一个地方唱不明白,他直接一脚油门踩到上安乡,去老师家里拜访请教,与王取荣夫妇合唱到半夜才回。
就这样,陈师泉逐渐学会了许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黎族民歌,顺利入选县级琼中黎族民歌传承人,还在2023年开班授课,教学员演唱《奔格内》《今天是个好日子》《欢迎你到黎寨来》等黎族歌曲。“作为琼中黎族民歌传承人,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是我的职责。”陈师泉表示将继续传承好黎族民歌,让更多人了解黎族民歌的内涵。
陈师泉也尝试以家乡堑对村近年来乡村发展为主题,创作了一首黎族民歌,虽听不懂歌词,但记者能感受到字字句句皆饱含深情。“我还想多写一些歌,带着自己的小孩唱。”他说,希望下一代还能通过一首首黎族民歌,保存民族记忆,传承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