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10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性县令袁枚

  ■ 金满楼

  乾隆年间,有三位南方诗人并称“乾隆三大家”,他们分别是袁枚、赵翼和蒋士铨。三人中,袁枚名气最大,弟子最多,影响力最著。然而,袁枚虽然名满天下,但其生前身后也同样争议不断,这又是为何呢?

  袁枚从小天资聪颖, 12岁时与老师史玉瓒同进秀才,一时传为佳话。乾隆三年(1738年)秋,袁枚在顺天乡试中被录为举人。次年春,以二甲第五名的位次高中进士,随后选庶吉士拨入翰林院深造。是年,袁枚24岁,可谓春风得意。

  乾隆七年(1742年)后,袁枚被指派江苏并相继在溧水、江浦、沭阳、江宁四县为知县。在任期间,袁枚为官勤勉,颇有声望与政绩。如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说:“其为宰时,清勤明决,无愧循吏。”“终日坐堂皇,任吏民白事,有小讼狱,立判遣,无稽留者。”

  据《碑传集》记载:乾隆十三年(1748年),江南发生灾荒,一批粮米运到吴门时被村民所劫。类似案件,换其他官员很可能就是对村民“清剿、捕杀”了事。但袁枚以为,凡事必有因,灾荒之年更应慎重行事,以免激起民变。后经调查,村民主要害怕灾荒加重,才将粮米截留作救急之用。得知实情后,袁枚“谕以情法,追米还之”。

  对于心高气傲的袁枚来说,做县令确实有些不甘。然而,“官大一级压死人”,任你神童出身、翰林院就读的背景,在各级上司面前只能跪此揖彼,在官场上各种曲意逢迎。

  乾隆十二年(1747年),袁枚得到恩师尹继善的题荐有望升任高邮知州,但最终被吏部驳回。后者的理由是,江宁县漕项未完,地方官照例停升。袁枚年少成名,心气极傲,当年未能在京师留馆心中已十分不平。更让他气恼的是,辛辛苦苦当了7年知县,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晋升机会又遭格阻。失落之余,袁枚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冬借口奉养生病的母亲而乞长假回家。

  有人说,袁枚的个性在“不耐”二字:他不耐学书,字写得很糟;不耐作词,嫌必依谱而填;不耐学清文,散馆以习清文不合格放任知县;不耐仕宦,乞养时年仅33岁。也有人说,袁枚一向喜居人前、耻居人后,辞官原因即一“耻”字:耻于放归县令、耻于身为官奴、耻于升迁受阻,只有辞官才能摆脱这种发自内心的耻辱。

  辞官之前,袁枚已在南京小仓山买下随园安身。3年后,因为生计所迫,袁枚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再度出山,前往陕甘为官。但意外的是,当年盛夏之时,其父袁滨从杭州迁居随园,或因不堪暑热在路上病故。得此凶讯后,袁枚按制丁忧,此后也再未出仕。

  某种程度上说,袁枚的归隐只是退出官场,他之后的生活非但不寂寞,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在其操持下,随园日渐成为名流来往的雅聚场所,“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据统计,与他交游过的各色人物高达六百多人,其中不乏皇家贵族、达官显贵。由此,袁枚的名声也为之广为传播。

  袁枚的乡试房师邓时敏曾说:别人做考官录取学生数百,我只有两个学生,但一文一武,足以睥睨天下。邓时敏说的“一文”指的袁枚,“一武”是大学士阿桂。袁枚与阿桂是乡试同年,但袁枚在野之身,阿桂是当朝首辅,两人相提并论,何其难得。

  探花及第、才兼文史的赵翼,曾称赞袁枚:“八扇天门詄荡开,行间字字走风雷。子才果是真才子,我要分他一斗来。”在应邀为《小仓山房诗集》作序时,赵翼赋诗一首:“其人与笔两风流,红粉青山伴白头。做宦不曾逾十载,及身早自定千秋。”

  嘉庆二年,袁枚以82岁的高龄辞世,后葬于南京百步坡。袁枚一生,作品甚众,除《小仓山房诗文集》《小仓山房尺牍》《子不语》等作品外,还有一系列冠以“随园”的随笔,其中包括《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营”在自贸港 “画”说新海南——优化营商环境专刊
   第006版:本省新闻
   第007版:民生新闻
   第008版:自贸港观察|焦点
   第009版:新海垦
   第010版:中国新闻
   第011版:中国新闻
   第012版:世界新闻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踏遍珠崖路 要览载酒堂
个性县令袁枚
“调声”本应叫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