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约3.9万亩芒果陆续上市,多举措发力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昌江:芒果之乡有点潮
本版手绘/陈海冰
昌江小伙符会能在自家果园里跳街舞推介芒果。 程小丹 摄

  ■ 本报记者 张文君

  “兄弟们,街舞+芒果,有没有搞头!海南昌江,芒果之乡,套袋、防水、防虫害,现摘现发,等你来尝。”近日,一段昌江黎族自治县“95后”小伙符会能用街舞为家乡芒果代言的视频在线上广为传播,获得不少网友的点赞。一时间,昌江芒果颇受关注。

  作为“中国芒果之乡”,当前,昌江约3.9万亩芒果陆续上市。由于气候等因素,昌江与三亚、陵水等地相比,大部分芒果到4月底才开始成熟上市。而这一时期,广西、云南等地芒果也将同步竞逐市场。昌江有何底气,提升芒果市场竞争力,让更多芒果飘香四方?

  打好品质牌

  加大种植投入优化特色品种

  5月16日,走进昌江石碌镇的中天农科芒果基地,只见每个芒果都套上了一个黄色的袋子。

  “这种袋子可以防水防虫,有了袋子,就能让芒果少接触露水、雨水,从而少生病。此外,袋子能遮光,可以促进芒果转色,提升芒果‘颜值’。”昌江中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文成忠说。

  文成忠随手打开一个袋子,露出一个表皮淡黄色、果型有点像象牙的芒果。他介绍,这种芒果叫“红玉”,耐储存,1月开始挂果,3月用袋子套果,5月底就能上市。

  早在20世纪90年代,文成忠就开始跟随父母开荒地种芒果,如今共种了约100亩芒果。他介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昌江芒果种植户大多种植吕宋芒、紫花芒等,随着市场和品种改良优化,不少种植户改种台农、红玉等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昌江芒果种植面积约3.9万亩,种植的品种包括台农、红玉芒、贵妃芒、金煌芒、鸡蛋芒、象牙芒等。

  记者在基地注意到,每棵芒果树下有一个环形的平台,被用于浇水、施肥。“我们采用传统种植管理,确保芒果口味原汁原味。”文成忠说,比如6月采收完红玉芒后,就会进行修枝,11月在平台里埋入有机肥;开花后,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追肥、打水肥,长果2个月左右就开始套袋。

  “想要种出好芒果,要舍得投入。每产1斤红玉,需要投入成本2.2元左右。”他说,由于昌江冬季气温相比三亚、陵水等地更低,芒果生长周期长,上市较晚。但由于当地冬季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有助于芒果积累糖分,因此甜度相对较高。

  2018年2月,原农业部批准对“昌江芒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据了解,目前,海南芒果年产量为9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60亿元,种植区域分布在三亚、乐东、陵水、东方、昌江等市县,是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海南培育推广了一些高附加值的优质特色芒果品种,打造了一批芒果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打好市场牌

  线上线下发力拓展销售渠道

  “昌江鸡蛋芒,吃起来有浓浓的椰香味,又叫‘椰香芒’,口感绵密。”5月15日,在位于昌江十月田镇的昌江种子场芒果种植基地,一个个青绿饱满、表皮光滑的鸡蛋芒已缀满枝头,村民忙着采摘。一旁,林义明手持手机,面对直播镜头侃侃而谈。

  林义明是昌江电子商务协会会长,也是一名水果经销商。当天,他在该基地收购了3000多斤鸡蛋芒。

  有着20多年经销经验的林义明,目前已与昌江各地的芒果基地建立了合作关系。“昌江哪里的基地或种植户有销售需求,我们就去哪里收购。”他说,随着这些年的积累和发展,他的客户群进一步扩大,销售渠道也更加多元。

  2000年,林义明开始从事芒果经销工作,彼时的他主要把芒果拉到海口的批发市场、水果店销售。如今,他与全国多个水果批发市场有着稳定的合作,每年通过电话沟通后,直接将上万斤的芒果大订单发往相应的市场。“同时,我们与400多家电商企业与个体户、100多家全国高端精品水果店进行合作,助力芒果销售。”

  “当前已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多个鸡蛋芒订单。”林义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这些天,他奔走于昌江相关芒果基地收购鸡蛋芒。放眼整个海南,除了东方、乐东等地有少量鸡蛋芒,就属昌江多一些。

  和林义明一起到芒果基地的,还有来自广东的水果批发商温志强等人。“来海南收购水果,找林总就对了。”温志强笑着说,他从事水果经销仅3年,他更喜欢找像林义明这样的当地人作为“中介人”“媒人”收购芒果,“今年打算收购约2万斤芒果,销往广东市场。”

  在昌江,像林义明这样的经销商还有许多,他们活跃在芒果基地和市场之间,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

  除了线下经销商,电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昌江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作,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该县着力打造昌江农村电子商务“一中心,五体系”,即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公共品牌和营销体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体系、农产品供应链溯源服务体系。

  据了解,凭借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海南芒果远销新加坡、俄罗斯、加拿大、波兰等13个国家和地区。

  打好产业牌

  提升品牌知名度助力农文旅发展

  近年来,昌江大力发展芒果产业,走出了一条以“芒果产业为龙头”的农业经济发展新路子。经过数十年的精心培育,芒果产业已成为昌江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村经济的核心支柱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来源。

  昌江十月田镇保平村村民符开宁种了10多亩鸡蛋芒,这些年,通过种植鸡蛋芒,他养大了3个孩子,还在老家盖了楼房。

  他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品种,鸡蛋芒的产量虽然偏低,但价格更好。“鸡蛋芒收购价每斤4.5元至5元,而且价格比较稳定。”符开宁说,今年自家鸡蛋芒产量预计有1万斤,产值约5万元。

  家在昌江石碌镇牙营村的符会能种植了20多亩的芒果。从他记事起,父母就在种芒果,从小便对芒果有着特殊的感情。

  昌江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科技兴芒、芒果强农”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芒果种植,芒果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为提高昌江芒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品牌效应,昌江多年来持续举办芒果节、促销会、芒果擂台赛等活动。通过不断地宣传促销,昌江芒果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持续提升。

  “我希望通过更多有趣的方式,让大家关注昌江芒果。”符会能说,在未来的创作中,他将考虑从家乡特色中汲取灵感,并融入昌江地域文化等元素,助力芒果产业发展。

  近年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出芒果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线路,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同时,昌江以“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全域全季旅游为主题,做大做强旅游品牌。小小芒果成为推介地方特色的重要载体。

  记者了解到,当前,海南正在大力推进芒果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围绕芒果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生态化、产业化和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快各环节培育发展。

  (本报石碌5月19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专题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广告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故事
   第014版:往事
   第015版:人物
   第016版:讲谭
   第017版:书法
   第018版:鉴藏
   第019版:艺术
   第020版:文化
   第021版:悦读
   第022版:逝者
   第024版:影视
海南日报 融媒看点
昌江:芒果之乡有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