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昌玉蕊会 崇敬牡丹期
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凋落水面上的玉蕊花。 张雨 摄

  ■ 阿紫

  唐代长安,崇敬寺的牡丹、鹤林寺的芍药、唐昌观的玉蕊并称三大“国花”,而以玉蕊最为稀有。前两个很常见,只有玉蕊,始终是云里雾里,几乎没有人见过真容。但是唐宋的众多诗人却留下相当多的诗篇,也留下了很多争议。

  据《长安志》载:“安业坊唐昌观,旧有玉蕊花,乃唐昌公主手植也。”唐昌观的玉蕊花每年花开时节,引得文人仕女纷至沓来,观者如堵,盛况空前。《全唐诗》中就有多篇诗歌记载,诗人杨凝、王建、武元衡、张籍等相约同游唐昌观,就分别留下咏玉蕊的诗篇,白居易的《代书诗—百韵寄微之》诗中就写到“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说明玉蕊花期在诗人的心目中已经是和牡丹同等值得期待的欣赏佳景了,但是,唐代中叶以后几乎没人见过玉蕊花了,朝代更替,久而久之,更没人说得清玉蕊花是什么样的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海南儋州中和镇七里村游玩,却不期而遇传说中的玉蕊花。只见乡间的湿地中长满了盘根错节的大树,叶子不大,枝叶间悬垂下许多细细的丝条,最神奇的是它的花朵都是在这丝条上成串开放,粉白的花朵纤细娇弱,花蕊伸出长长的顶端顶着一个个白色的小玉珠,特别奇妙,闻起来也是香味扑鼻。

  看到旁边的木牌介绍:“玉蕊,分为玉蕊、红花玉蕊。是玉蕊科小乔木植物,穗状花序,顶生,螺旋状排列与枝顼状花序生于枝顶,长达70厘米以上。花茎5—8厘米,疏生于总花序轴上,往往一个花序轴上的许多朵花同时开放。玉蕊在中国海南常生长在海滨,有时和红树植物混生在一起,因此有人称之为半红树植物,它还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在潮水经常浸没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玉蕊喜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但也具较高的耐旱和耐涝能力。”

  玉蕊在我国天然分布于海南、台湾、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那么,海南的玉蕊花究竟是不是唐代诗人诗歌里的玉蕊花呢?

  一些考古出土的唐朝墓室壁画中,当时男女老少皆穿着单薄,这或许是唐代气候温暖的缘故。竺可桢先生研究认为唐代的气温比现在总体要高出至少2℃。唐朝近300年间,大雪奇寒和下霜下雪的年数都比较少,冬天无雪的年数竟达19次之多,居我国各朝代之冠,属于历史上的一个温暖期,气候相对比较湿润,加上不惜工本的培护,玉蕊是有可能在当时的长安城生存的。

  玉蕊花有一个特点,晚间十二点以后开放,白天就纷纷凋落。粉白色的花朵在月光的映射下,散发出特殊的香味,符合诗人写的“女冠夜觅香来处,唯有阶前碎月明”;清代方文的《红棋盘豆》诗中说“花似扬州玉蕊开,实似南海紺珠来”,说明了玉蕊的产地来自海南或广西一带。

  南宋绍兴年间,庐陵人周必大在《唐昌玉蕊辩证》中记:“玉蕊花苞初甚微,经月渐大,暮春方八出,如冰丝,上缀金粟,花心复有碧筒,状类胆瓶,其中别抽一英出众须上,散为十余蕊,犹刻玉然,花名玉药,乃在于此,群芳所未有也。”指出此前宋祁、黄庭坚等人错认玉蕊花为琼花、扬花属以讹传讹,原因大约是他们都未亲自种过玉蕊花。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自贸港观察|焦点
   第006版:深读·海南
   第007版:“营”在自贸港 “画”说新海南——优化营商环境专刊
   第008版:理论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11版:广告
   第012版:广告
   第013版:文化周刊
   第014版:文化周刊
   第015版:文化周刊
   第016版:文化周刊
居儋旧录续新篇
汪曾祺与咸菜
唐昌玉蕊会 崇敬牡丹期
古人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