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岁叶嘉莹:在沧海之中种出桑来
叶嘉莹大学毕业时。
1943年与顾随先生及同班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合影,右二为叶嘉莹。
《寂寞人间五百年》。
叶嘉莹先生和她的作品。

  ■ 伊拉

  一生即是一首诗,一生只做一件事。再过几天就将年满百岁的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先生,用她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

  她3岁识字,13岁写下人生第一首诗。她的一生,桃李满天下,水月掬在手。她在国内外多所高校讲学,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她有无数的头衔,每一个都成色十足:“引自己进入古典诗词殿堂的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诗魂”等等,“诗魂”是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给她取的,是一种高山流水的惺惺相惜。

  关于叶嘉莹先生,我们的记忆里都是传奇。2018年,她变卖了北京和天津的两处房产,把自己毕生积蓄近3600万元捐赠给了南开大学,作为教育基金。2022年,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日本首映并举行纪念研讨会,叶嘉莹先生一身素雅衣饰,一头华发,抑扬顿挫地吟诵“复活着诗人的生命”。她在日本音乐家佐藤聪明悠扬的配乐中回顾自己一生的平仄。

  坐对参差满架书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农历六月,按照中国传统农历算法,如今她已是期颐之年。这是一件十分圆满的事情,想起她早前写的《拟采莲曲》:采莲复采莲,莲花何旖旎。艳质易飘零,常恐秋风起。

  好个“莲花何旖旎”!1941年,17岁的叶嘉莹在北平的辅仁大学读书。这段时间的叶嘉莹拘谨羞怯,少言寡语,对外界也不闻不问,她似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的堂兄叶嘉榖当时与她同班,曾形容她是“黜陟不知,理乱不闻,自赏孤芳,我行我素”。她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即使和最要好的女性朋友在一起,她也决不像一般女子那样去聊生活琐事,而是与友人互相背书。

  她对现实始终保持着超然远离的状态。她固守着自己的精神领地,以敏锐细腻的心,感受宇宙间的生命、自然四季和人世变化给心灵带来的微妙触动。这是一个奇异的巧合,当她开始思索人类的生命问题时,她的母亲不幸去世了。她也因而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母亲去世后,叶嘉莹姐弟三人的生活由她的伯父和伯母照顾。她在伯父家里继续专心于读书。然而,失去母亲的痛苦,还是将她推向更为自我封闭的心灵世界。好在她一直热爱的读书和写作,在她最孤苦无依的时候,给了她莫大的慰藉,让她心里的悲伤得以缓解。

  叶嘉莹对生命的体悟越来越深,此时她的诗里,开始频繁地出现一些奇异的意象:短暂的梦、易散的烟、凋零的花、衰落的叶、明灭的星等等,她把这些梦,都记录在《岁暮偶占》中:“写就新词近岁除,半庭残雪夜何如。青灯映壁人无寐,坐对参差满架书”。

  叶嘉莹始终持有一颗孤独的心。她以诗词来纾解对孤独的体验:“此世知音太寥落,宝筝瑶瑟为谁弹。”(《再为长句六章仍叠前韵》)这位早慧的诗人,有着高远的理想,故而对于当时时局之丑陋与罪恶会怀有愤懑与悲哀。

  得睹明朗之天光

  1941年秋,17岁的少女叶嘉莹写了一首词《明月棹孤舟》,其中一句“寂寞黄花都老去,是繁华总归尘土”,把她的天才展露无遗。事实上,她的天才也许来自基因,她生于北平的书香世家,与纳兰性德同属叶赫那拉氏。她的伯父拥有深厚的国学修养,而她在母亲去世后,就一直跟伯父伯母一起生活。从薄暮到清晨,伯父把那些古诗词里幽深、静谧的情感,一点点地嵌入了她的世界。

  叶嘉莹自小就关心人生、生命、心灵等这些宏大严肃而又缥缈虚无的话题,这使她与同龄的孩子很难进行沟通和交流,只好日日与诗书为伴,她把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幽微体悟写成诗。她是天生的诗人,也是天生的哲人。

  1942年的北平,处于沦陷的状态。父亲一直在成都抗战,与家中难通音信,生死两茫茫。而身在北平的叶嘉莹,亲见侵华日军开着吉普车在东西长安街上横冲直撞、狂歌浪笑。这些记忆时刻刺激着她的神经。她给抗战前线的父亲写了一首诗《咏怀》:“每欲凌虚飞,恨少鲲鹏翼。苍茫一四顾,遍地皆荆棘。夜夜梦江南,魂迷关塞黑。”

  进入大学之后,她将眼光从书斋转向广阔的外界,作了《故都怀古十咏》《故都春游杂录》等多首诗作。她将自幼所见的景象“风劲沙飞,土硗水恶,黄尘古道,殿宇丘墟”,与史书记载中的故都北平的“草木山川,郁葱佳丽,有霸王之资”作了一番比较,这使她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的兴亡与盛衰,只在朝夕之间。她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借吟咏太液池、文丞相祠、于少保祠、颐和园、三忠祠、蒯文通坟、将台、黄金台、卢沟桥等地,抒发潜藏于心中的对故国的怀念,对于时局,她无奈悲叹,同时,又对抗战的胜利充满期待。

  大学的课堂打开的,不仅是叶嘉莹的眼界,还有她的心灵和哲思。而最值得一书的,或许是顾随先生的出现。叶嘉莹在谈及顾随先生对自己的影响时,曾作如是表达:“自上过顾先生的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顾随先生自身学养醇厚,精神境界极高,他是受五四精神影响较深的那一代人中的一位,向来持有“自度,度人;自觉,觉人”的精神。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对诗词的解读过程,就如同对人生黑暗隧道的探索穿越,他引导青年学子们乐观坚强、积极向上。一直深处孤独中的叶嘉莹,亦深受此种精神的影响。回忆当年的大学生活时,她说:“受顾先生的影响,我也一改以前多愁善感的诗风,写出了‘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伐茅盖顶他年事,生计如斯总未更’的诗句,来表达我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态度 。”在顾随先生熏陶下的青年叶嘉莹,开始抱定坚强入世的决心,要干一番事业。与此同时,具有独立思辨能力的这位年轻人,又决定保持自己一贯“逃禅不借隐为名”的内心超然,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而顾随先生对叶嘉莹在诗词曲创作中表现出的才华和独立的思辨精神十分欣赏,还曾经与她多次诗词唱和。

  沧海波澄好种桑

  2022年11月,关于叶嘉莹先生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上映后,国内一时掀起了诗词热。在影片的讲述中,有对叶嘉莹家人和恩师的回忆。“屋脊模糊一角黄,晚晴天气爱斜阳。”北京察院胡同四合院东厢房的屋脊上,染着一抹晚照的夕阳,背后的碧空中隐现着半轮初升的月影。叶嘉莹就出生在这个四合院里。叶嘉莹的祖父叶中兴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在叶嘉莹的记忆中,老宅门前还有黑底金字的“进士第”牌匾。她的童年便在碧天沉静的四合院中,与古典诗词结缘,伯父叶廷乂是她的诗词启蒙导师。

  诗人席慕蓉形容初见叶先生的场景:她满头银发,一身素色衣裙,襟前别着一朵胸花,如一朵淡紫色的蝴蝶兰,素淡从容,让人过目不忘。

  诗为心声,我们在叶嘉莹先生的诗词里回溯那个美丽的少女,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古典文学的大家。在《再为长句六章仍叠前韵其四》中,我们看到那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已经变得明朗活泼,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她心中那个高远缥缈的理想也逐渐变得清晰:

  莫漫挥戈忆鲁阳,孤城落日总堪伤。

  高丘望断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

  在这首诗里,叶嘉莹先生用了很多的典故,“高丘望断悲无女”原自屈原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则是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对于这些典故的化用,叶嘉莹先生曾做过解读:“屈原要为这个世界找一个理想的归宿,一个理想的救赎之策,他找到了吗?虽然他没找到,但何妨从现在做起……我就是要在沧海之中种出桑来。”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一百年的时光,沉淀下来的,不仅是叶嘉莹先生满头的华发,脸上纵横的皱纹,还有那氤氲而出的优雅与从容。我在阅读她的诗词时,总会想起纳兰性德,他们之间,仿佛有某种隐秘的力量在维系着。她用自己一个世纪的人生,双手捧起清泉,洗涤空中些许缥缈的尘雾,为更多人照见了那轮催生李杜诗篇的明月。

  人物档案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任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等。获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博士、中华诗词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外国专家、2019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出版有《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迦陵论词丛稿》《迦陵论诗丛稿》等数十种著作。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儋洋新篇章
   第007版:定安观察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海之南
   第014版:海之南
   第015版:自然
   第016版:物种
   第017版:新知
   第018版:鉴藏
   第019版:行走
   第020版:人物
   第021版:悦读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百岁叶嘉莹:在沧海之中种出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