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偶戏在海南衍生出两大特色剧种
无独有偶
老艺人在展示海南公仔戏。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临高人偶戏独创人偶同台表演。资料图
海南公仔戏特别考验演员对角色的操纵能力。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临高人偶戏。 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 海南日报记者 张期望

  兴于汉,盛于唐的木偶戏,在智慧的老艺人们的推动传播下,在我国大江南北涌现出大量带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不仅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等剧种,而且每个地方的木偶剧还衍生出不同的种类,各具特色。

  木偶戏在海南的发展也不例外,通过当地艺人的创新推广,主要形成两个特色剧种——临高人偶戏和海南公仔戏(文昌公仔戏、三江公仔戏)。2006年和2008年,两者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南木偶戏至少有七百年历史

  因艺人和木偶同台现身表演,临高木偶戏被称为人偶戏。海南公仔戏则是因为海南当地人习惯将“木偶”称为“公仔”而得名。海南公仔戏又分为两支,一支是文昌公仔戏,主要活跃在文昌地区;另一支是三江公仔戏,主要活跃在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实际上,文昌公仔戏和三江公仔戏属同一种木偶戏。从地域上讲,海口三江镇和文昌相连,这种民间流传的艺术在同一区域流行是自然而然的事。两者不仅舞台布置、剧本都是相同的,唱腔和表演方式都相差无几。

  海南这两种木偶戏起源于何时?普遍的说法是元代。刚从内地传入海南时被称为“佛子戏”,主要为乡村的祭祀活动服务。至今,在临高、海口三江镇、文昌一带,村民遇到重大民俗节日的时候,都会请戏团前来演出,以敬神祈福禳灾。陈铭枢在《海南岛志》(1933年印)中称:“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来自潮州。海南之有戏剧,当即肇于此时。”如果从这种手托木头戏算起,木偶戏在海南岛至少有七百年历史。但根据当地老艺人的说法,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末期,比前者的说法还要早许多。

  海南公仔戏和临高人偶戏成熟期均为清代康熙年间。临高县老艺人陈和成先后于1979年献出七代珍藏的10个老木偶,其中4个头部刻有“康熙”年号的标志,可见当时临高的人偶戏已经开始在民间风行。康熙年间,临高当地就有吴四龙、曹大锣、王香发、刘彩凤等30个人偶班社,足见临高人偶戏在当时已经发展成熟起来了。

  海口美兰区文化馆整理的资料显示,在清康熙年间,海南公仔戏已形成“板腔为主,并有少量曲牌”的唱腔体系。全用海南方言演唱,主要板腔为中板,演出剧目除外地传入的杂剧、传奇剧目外,也有由本地艺人根据传说和本地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

  海南公仔戏唱腔类似琼剧

  海南公仔戏属于“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早期的海南公仔戏由一人挑担演出,只有对白没有唱腔。清初,海南公仔戏中出现了生、旦、净、丑四个角色,有了四人戏班,二人操纵木偶,一人吹唢呐,一人打锣鼓。同时,在这一时期已经发展出了完整的唱腔体系,同现代琼剧唱腔体系非常类似。

  但海南公仔戏表演场地比琼剧简单多了,仅3米长的狭窄舞台是用木板或桌子搭成框架,前方用布幔矮矮地围一圈,后面则挂幕布。负责表演的演员站在幕布后方。演员后面则是木偶架,一字排开,挂着当天演出所需的木偶。木偶架后方,则是负责伴奏的“海南八音”乐手们。

  海南公仔戏是用海南地方戏调,以海南方言来表演的一种木偶戏。海南公仔戏伴奏源于民间的八音,具有福建、潮州木偶音乐的传统特质。伴奏人员一般为5人至8人。幕布后方演员同样也不多,一般是3人至5人,大多情况下仅需3人。尽管参演的演员不多,但是海南公仔戏跟琼剧一样,分生、旦、净、末、丑角色,一部戏木偶数量少则10多个,多则20多个,有时候甚至同时出场七八个木偶,演员须分饰多角,相当考验演员对角色的操纵能力。

  海南公仔戏是表演艺术与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为了方便操作和减轻操纵公仔的负担,海南公仔戏的公仔头部和双手都是木雕的,肩膀则是用藤条竹篾编织而成的。宽大艳丽的戏袍遮住了公仔的身体,公仔手部、头部、眼珠由连接巧妙的细线、藤条相连,负责表演的演员嘴里一边“唱念”,双手则通过各种技巧让公仔活动起来,将拱手作揖、跺脚、拂袖、跪马、射箭、滚翻、眼睛转动、嘴巴张合、双手抓拿等动作展现给观众。露脸的是公仔,但为了表演逼真,站在幕布后操纵木偶的演员,根据剧情需要同样要展现出喜怒哀乐、变化万端的表情,方能打动现场观众。  

  海南公仔戏剧目繁多,剧本主要来源于外来剧目及改编剧目和后来创作的新剧目,常演的剧目有300多个,多为继承历史的传奇戏,如《三打白骨精》《白蛇传》《三英战吕布》等,也有改编、移植的古装戏如《拜月记》《梁山伯与祝英台》《三江考才》等。

  “人情”“偶味”融于一体的临高人偶戏

  1962年,戏剧大师田汉到临高县观看人偶戏的演出后,称赞人偶戏为“稀有品种,不同凡响,表演灵动,唱腔动听”,并赋诗云:“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1981年至1992年临高人偶戏曾先后2次进京演出,均获得好评,荣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音乐奖。

  临高人偶戏主要流传于我省的临高和儋州、澄迈县部分地区,使用唱腔语言为临高话。临高人偶戏舞台前不设布幛,一般只在后方挂一块“背景”布。表演时,艺人持木偶登台后,观众既能看到木偶又能看到艺人的肢体神态表演语言。表演过程中,常常“人”“偶”合作,时而“人”替“偶”演,弥补“偶”的不足,保证动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时而以“偶”为主,通过“人”耍尽“偶味”,达到“人情”“偶味”融于一体。

  由于有了人登台表演补充,临高人偶戏的木偶操纵技巧比海南公仔戏简单,演员一般一手托住木头,一手牵动两根控制木偶双手的木棍,根据剧情需要让木偶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早期的人偶戏演出,各行当角色的演员均不化妆勾脸。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各行当角色的演员均化淡妆、俊扮,不勾画脸谱。

  临高人偶戏中木偶同样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且脸谱非常丰富,正生和正旦都塑得十分俊俏美丽,丑角塑得十分丑恶,有的角色还根据不同的剧情需要有多种脸谱。20世纪80年代,临高人偶戏在北京、广东木偶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革新,不再用木头雕刻呆板的偶像,而是用纸在石膏制作的模具上糊成,并上色描绘。这种新偶不仅形象更加逼真,还能皱眉、闭眼、转睛、张嘴、动鼻、动胡须,木偶的双手也能抓、拿、取、拾,表演起来更加灵活。

  临高人偶戏唱腔变化非常大,包括啊啰哈、朗叹、快板、哩哩美、7字板、丑角板、小放牛、嗳瞒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哭板等十多种。此外,还吸收琼剧板腔。唱词以4句为主,兼有6句、8句,甚至10多句。词句以5字、6字、7字为多。唱词不需押韵,但讲究平仄。

  临高人偶戏的早期音乐伴奏乐队建制只有5至7人,只设竹笛、椰胡、三弦或秦琴、大小唢呐和打击乐。后来经过发展,伴奏乐队建制增至12到15人,增设了笛子、月琴、二胡、扬琴以及黑管、大提琴等。打击乐由原来的以中鼓为主转为以大小木鱼为主,兼用板、鼓、锣、钹等打击乐。

  临高人偶戏和海南公仔戏一样,多演绎流传于民间的历史故事,代表剧目包括《孔明布八阵图》《武王伐纣》《王昭君和番》《海花》《莲花仙子》《闹钟爷爷》《鹿回头》《张文秀》《状元与乞丐》《秦香莲》《花灯仙子》等100多出。但临高人偶戏是有创新精神的,不仅创造出临高人偶戏这种国内较为独特的人偶同台表演木偶戏,而且还在其基础上创新出另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临剧。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专题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文化周刊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海之南
   第015版:史话
   第016版:热点
   第018版:面孔
   第019版:话题
   第020版:讲谭
   第021版:悦读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无独有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