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宁玥 通讯员 路仁杰
“哇,这么热闹!”近日,上午10点,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营盘村的65岁老人符国南在家门口喝了两口茶,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位于村委会办公楼附近的“幸福食堂”。没想到,其他人来得更早。
“幸福食堂”是营盘村的养老助餐点。该村常住人口超过3000人,留守老人数量较多,为方便老人用餐,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两级政府合力,将该村一处公共活动场所改造成食堂,为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养老助餐,并把助老服务延伸到了老人的餐桌旁。
每天9点,食堂准时开门。最先热闹起来的是室外活动区域——遮阳篷下方支起三四张桌子,老人们围坐于桌旁,或饮茶、或谈天、或玩游戏。这些游戏都是村“两委”和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的益智玩具。“给你留了一套。”符国南的朋友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几个“老顽童”和游戏较上了劲。
11点,室外飘起了饭菜香。“吃饭咯!”符国南等老人来到用餐区,“今天有黄瓜、五花肉、炒豆腐、稀饭……挺好的,干净卫生,营养全面。”
“以前村里没有‘幸福食堂’,留守老人体力弱,吃饭能凑合一顿是一顿。现在他们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家常饭,解决了吃饭难题。”营盘村驻村干部陈献祝说,食堂还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饮食特点,以低盐、低油、低糖、软和的饭菜为主,“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食堂分时段用餐,11点开始堂食,12点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
“麻烦你帮我弄下人脸识别。”下午3点,老人符彩女一来,就找村“两委”干部符跃文帮助自己用智能手机完成领取养老金所需的生存认证。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营盘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启动“食堂+”系列服务,将助老工作服务站、青年志愿服务岗、金融服务驿站等全部搬到了食堂,并组建了“尚善睦邻助老”服务队。老人除了在食堂用餐,还可以来此办理高龄补贴、养老等便民业务。
“前两天,县民政局还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给老人们免费理发,你看这些老人的发型多整齐,看着倍儿有精神。”“幸福食堂”负责人符吉忠开心地说,再过不久,这里将陆续举办健康咨询、测量血压、普法教育和反诈宣传等活动;还会邀请一些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来现场表演。
自从“幸福食堂”开业后,干完农活的年轻人们,闲暇时也来到这里,陪老人们闲聊。“老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他们最期待的其实是陪伴。”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韩文介绍,打造“幸福食堂”的初衷,就是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日间照料。
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营盘村开设“幸福食堂”是一个尝试。接下来,该县将以养老助餐服务为切口,在各乡镇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助餐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服务平台载体。
(本报牙叉6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