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沙牙叉镇营盘村试点打造“幸福食堂”,提供养老助餐等服务——
有了农村食堂,老人吃饭不凑合

  ■ 本报记者 刘宁玥 通讯员 路仁杰

  “哇,这么热闹!”近日,上午10点,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营盘村的65岁老人符国南在家门口喝了两口茶,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位于村委会办公楼附近的“幸福食堂”。没想到,其他人来得更早。

  “幸福食堂”是营盘村的养老助餐点。该村常住人口超过3000人,留守老人数量较多,为方便老人用餐,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两级政府合力,将该村一处公共活动场所改造成食堂,为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养老助餐,并把助老服务延伸到了老人的餐桌旁。

  每天9点,食堂准时开门。最先热闹起来的是室外活动区域——遮阳篷下方支起三四张桌子,老人们围坐于桌旁,或饮茶、或谈天、或玩游戏。这些游戏都是村“两委”和志愿者为他们提供的益智玩具。“给你留了一套。”符国南的朋友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几个“老顽童”和游戏较上了劲。

  11点,室外飘起了饭菜香。“吃饭咯!”符国南等老人来到用餐区,“今天有黄瓜、五花肉、炒豆腐、稀饭……挺好的,干净卫生,营养全面。”

  “以前村里没有‘幸福食堂’,留守老人体力弱,吃饭能凑合一顿是一顿。现在他们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家常饭,解决了吃饭难题。”营盘村驻村干部陈献祝说,食堂还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饮食特点,以低盐、低油、低糖、软和的饭菜为主,“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食堂分时段用餐,11点开始堂食,12点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

  “麻烦你帮我弄下人脸识别。”下午3点,老人符彩女一来,就找村“两委”干部符跃文帮助自己用智能手机完成领取养老金所需的生存认证。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营盘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启动“食堂+”系列服务,将助老工作服务站、青年志愿服务岗、金融服务驿站等全部搬到了食堂,并组建了“尚善睦邻助老”服务队。老人除了在食堂用餐,还可以来此办理高龄补贴、养老等便民业务。

  “前两天,县民政局还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给老人们免费理发,你看这些老人的发型多整齐,看着倍儿有精神。”“幸福食堂”负责人符吉忠开心地说,再过不久,这里将陆续举办健康咨询、测量血压、普法教育和反诈宣传等活动;还会邀请一些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来现场表演。

  自从“幸福食堂”开业后,干完农活的年轻人们,闲暇时也来到这里,陪老人们闲聊。“老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他们最期待的其实是陪伴。”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韩文介绍,打造“幸福食堂”的初衷,就是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日间照料。

  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营盘村开设“幸福食堂”是一个尝试。接下来,该县将以养老助餐服务为切口,在各乡镇探索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助餐服务体系,打造养老服务平台载体。

  (本报牙叉6月23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文明红黑榜
   第006版:本省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海之南
   第013版:海之南
   第014版:文化
   第015版:故事
   第016版:面孔
   第017版:人物
   第018版:讲谭
   第019版:讲谭
   第020版:艺术
   第021版:文化
   第022版:悦读
   第024版:影视
有了农村食堂,老人吃饭不凑合
《邑以文名——文昌传》新书在北京首发
儋州:家门口尽情释放运动多巴胺
海南开展地下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屯昌:百香果产业实行产销“一条龙”模式
琼海:热带水果新品种萨那皮试种成功
普法“铺子”设在社区
点赞,这群默默守护心灵的“摆渡人”
三亚开展“6·26”国际禁毒日主题游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