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大暑

  ■ 周游

  今年的大暑是7月22日。“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白居易在《竹窗》中如此描述大暑节气。大暑一般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中旬,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以这时要非常注意饮食。

  大暑粉蒸肉。关于粉蒸肉做法,袁枚的《随园食单》有记载:“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熟时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见水,故味独全。江西人菜也。”作为粉蒸肉的起源地,江西不少地方还保留最为古法的粉蒸肉做法,用菜叶做垫。笼床宴则是独具特色的以粉蒸肉为主角的传统宴席形式,一笼床粉蒸肉有近桌子大。在江西,米粉肉除了粉蒸肉,还有粉鲊肉、粉糊肉、粉煎肉、粉熏肉、粉晒肉、粉酥肉、粉炒肉和粉烧肉等。这些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在别的省份是很少见的。该菜现已经渗透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江南地区厨师爱用新鲜荷叶将炒熟的香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裹包起来蒸,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巴蜀地区粉蒸肉不但蒸煎,还有榨(鲊)肉粉,榨辣椒是粉蒸肉的材料。

  大暑童子鸡。鸡在飞禽中被尊为羽族之首,对于人类的贡献最大,尤其是雄鸡。河北民间流传着一首《烧鸡歌》:“烧鸡之补补如何,请君听我慢慢歌。鸡有五色用有别,选得其色补益多。丹色雄鸡性味甘,补血补气最稳妥。白色雄鸡味微酸,伤中消渴获佳果。乌色雄鸡味甘温,风湿麻痹能避过。黄色雄鸡性甘酸,添精补髓止巨疴。乌色童鸡味甘平,妇人诸虚补皆可。一鸡之力虽轻微,大暑便知功效多。”江南水乡也流传着一首《炖鸡歌》,歌词大同小异。其实,不只是北方人有大暑吃童子鸡的习俗,南方人在大暑天也有这一习惯。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据说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制作时加入适量生姜,能起到祛湿强身的作用。

  大暑吃仙草。“邀凉云食仙人草,向晚风生罗汉松。”(姚佳《大暑》)仙草又名仙人草、凉粉草,属唇形科凉粉草属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此草味甘性凉,菁华在于叶子,茎部其次,叶子越多的品质越佳。仙草的胶质,能熬煮出美味的仙草茶,可煎汁与米浆混合煮熟,冷却后即成黑色胶状物,质韧而软,以糖拌之可作暑天的解渴品。存放多年的老仙草干最适合炖仙草鸡。广东、广西一带用来制作凉粉,浙江、福建一带称为草冻或仙草冻。

  大暑啖荔枝。荔枝是岭南名果,以其色、香、味、形,驰名中外。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为其题诗作赋,加以推崇和赞誉,尤其苏轼被贬岭南,竟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曹学全有《荔枝歌》云:“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为此,民间有“花中之王推牡丹,果中之王属荔枝”之说。福建莆田大暑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作“过大暑”。传言,荔枝营养价值和人参一样高,所以大暑这天吃荔枝,最爽口、最滋补。不过,民谚有云“一只荔枝三把火”,尽管荔枝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它毕竟属于温热性水果,多食必然上火。

  大暑食冬瓜。冬瓜,又名东瓜、白瓜、枕瓜。宋代郑清之有《冬瓜》诗:“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休笑,腹裹能容数百人。”冬瓜肉质细嫩,清淡爽口。冬瓜食用的方法颇多,既可单独切片,抑或剁块,烧、烩成汤清味美的素肴,亦可与芦笋、蘑菇、西瓜、西红柿等做成素席名菜,还可与鱼、肉、虾、鳝、火腿等相配,烹制成香浓味鲜的荤肴。喝冬瓜荷叶汤在岭南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比较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

  大暑饮伏茶。入伏之后,南方人遣暑的方式之一是饮伏茶。江浙人有喝绿茶、白茶和姜茶的习俗,江西人有喝擂茶和乌梅茶的习惯。不过,南方人多以花茶消暑,花茶也叫药茶,是祖国医学独特的剂型之一,具有配制简单、服用方便等特点。盛夏酷暑之际,药茶备受百姓欢迎,譬如菊花茶、薄荷茶、荷叶茶、茉莉花茶、决明子茶和六一散茶。值得一提的六一散茶,它是滑石六份、甘草一份,研磨成末制品的名称,它能使积于体内的暑热通过小便排出。

  其实,大暑到了,酷热的夏天马上就要结束,凉爽的秋季也就不再遥远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新海垦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世界新闻
   第010版:文化周刊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凌霄灯塔耀百年
江湖有义侠者行
舌尖上的大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