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指山阅读笔记

  ■ 李星青

  阅读一座城的最好方式是什么呢?

  翻开她的封面,以耳贴近州府的墙砖,你可以听到它宏大又细致的历史;以指尖触摸黎锦上的刺绣,你可以感受它柔软又坚韧的文化;拨开层层的荫翳,与雨林互相凝视,感受幸福就是深呼吸;张开臂膀拥抱千年古树,你可以体会它也在拥抱你,这拥抱,饱经风霜又充满生机。走进一座城,翻阅一座城,风吹哪页读哪页,而我更愿意翻开她最厚重的一页——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沿着三月三大道一直走,过车站往右拐,踩油门上坡,终于来到大门口。在雅蓄岭山坡上,两排的槟榔树瘦且直,它们看老了民族博物馆,也看老了山城。站在这里俯瞰整个山城,白色云朵之下,绿色雨林之中,这块散落在肥沃河谷中的盆地,绿呀!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绿跑出来,空气中永远充盈着那么一种清新的甘甜。这座名为五指山市的小城,还有多少人记得她的乳名——通什,黎语意译为山谷中连片的田地。现在,五指山市驻地里还有一个名叫“通什”的小镇。

  长长的乳白色花岗石阶梯,一个以干栏式回廊为纽带,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次第展开。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上面以金色琉璃瓦覆顶。阳光下,色彩明快庄重,形式古朴壮观。

  每次一回来,都愿意来这里走走,每次来这里都会想起一个人,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和这座博物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财富。用财富来形容未免太过于世俗,可这么一个大馆所藏的不就是一代代人的财富吗?

  1986年的国庆节,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开馆,仿佛山中仙子掀起了神秘面纱,艳惊四座。在好多年里,它是海南的唯一,也是海南的骄傲,它还是海南的名片。这里沉睡着族人先民新石器时代的各类石器工具;早期贝币和陶器,同内陆文化特征有密切关系的青铜器、彩陶器、瓷器、五铢钱石币等;汉代辖属海南岛的“朱庐执刲”玺印;回族早期迁居本岛的穆斯林珊瑚石古墓碑;还有各朝代的海南历史文物及历史人物如伏波、马援、李德裕、鉴真、苏东坡、黄道婆、海瑞、冯子材、冯白驹等在海南活动的实物和资料等等。它也见证着岛上民族的历史。

  通什曾经是海岛南部的中心。后来,州府撤了,机关单位搬了,很多人都走了,只有博物馆留了下来。留下一座民族博物馆,很多东西也就留下了。

  视线从历史拉回。进入第一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五彩的繁体“瓊”字。篆文字形多样,王为玉,人为采玉者,穴为岩洞,冏为迥远,崔为高山,攴为采矿器具,矛为采矿器具,足为远行。在汉朝因为海南“崖岸之边出珍珠”所以有了“珠崖”这个美丽的别称。到唐朝又因境内有山,“土石俱白,如玉而润”,故得名“琼山”,后以琼得名。琼州海峡的层层波涛阻挡了逐鹿中原的脚步,孤岛之中又被雨林包围,以岛为生、与岛共老的民族,拿着石器,钻木取火,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却渐渐燃起文明的火炬。“瓊”下面是海岛各个市县高低起伏的山脉,山城位于岛屿的最高处,好一个韬光养玉在深山。

  依次看到族人较早时期的生活用品,如石铲、木罐、葫芦器等以及族人船形屋等。一大片山栏布景下来,仿佛看到风吹稻浪,每一个文物站出来都可以讲一个长长的故事。

  我在一间高架船形屋前停下脚步。清代张庆长撰写的《黎歧纪闻》 一书描述得更准确——“屋宇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叶、或藤叶,随所便也。”以草为盖,以泥和土为屋,船型屋家族经历了高架船型屋、矮架船型屋、落地船型屋、半船型屋、金字屋等演变过程。到我们家盖茅草屋的时候,已经没有了船的形状。在这里我与它们沧海相见。

  船型屋门口的阿婆穿着杞方言服装,双腿伸直,低头织锦。腰织机还挂在木架上,随时拉着架势,蒸锅米的时间就能坐下来再织一小截布,或者农闲时就拿到村口榕树下,地上铺一片露兜席,族人织锦习惯用最古老的腰机织法。腰机由几根木棒、木刀、竹签组成。人坐下后,双脚蹬住撑经木的两端,绷紧经线,然后一遍遍地提综、穿梭、打纬。人们日常的衣服床单围巾背包,哪一样都离不开布,每一匹布都是女人一毫米一毫米经经纬纬地织出来。底色多为蓝黑色,在黑底织上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线来自房前屋后的棉树,染色也是房前屋后的植物染料,每一件都是自然的本色。山水雨林浸润的女人,看到的都是大自然最本真最纯粹的颜色,对美的感知,是天生就存在于骨子里的。那布是艺术美的范畴,那绣花是山川树木,更是寻常日子的一部分。

  门口挂着竹编的斗笠和捕鱼工具,藤编的材料同样来自这片雨林,去毛、削细,一点点编织,最后用火烤涂上植物油,一个个精巧的藤竹编生活用品做好了。一艘木质的小舟,还原一个勤快的人家的日常。天蒙蒙亮他们就扛着网就走出村子,昌化江畔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渔网抛下一个完美的抛物线,水面扩散一层层涟漪。门口还立着一根竹棍子,上面的竹子拨开像一朵花,插上苦楝叶子,如果杀鸡的话用鸡毛代替,这是一家人的平安符。在平安符的保佑下走进屋子,右边放着舂臼和木杵,世世代代吃的米从这里脱壳而出,舂着舂着就唱起歌,发出咚咚咚的声音。上面挂着竹子做的腰篓,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腰篓了,上山采药,下水摸鱼,捡螺随身带着我的小腰篓,每天带着腰篓出去田里转一圈,回来带着满满一筐田螺、雷公笋,都是土地的赠予。

  水缸旁边放着三脚灶和小木凳,我就在这个灶下点火烧柴等阿爸阿妈回家。在炊烟中醒来,在炊烟中落下黄昏的帷幕,家人备好了饭菜,等我们归来,又把一天完整地过完。

  大型的衣篓,是家里的镇宅之宝。竹藤编织而成的衣篓可以放下好几套衣服,年轻时做的黎锦嫁妆也安安稳稳放里面,出嫁那天从娘家带来的嫁妆,也是从娘家带来的祝福。在女子去世时,所有衣篓都作为陪葬品一起下葬。后面还留一个小门,门口挂着牛铃,摇一摇铃铛撞击木头发出咚咚的声音,马上就找到那头不回家的调皮牛。

  我想起在村庄田野行走时,遇见鸭子嘎嘎在屋旁撒欢,猪在圈里,鸡在树上,芭蕉、水稻、谷子、玉米、蔬菜在地里,地在山上,山在寨子外,这个小小的空间承载了太多族群的记忆。今年4月,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申报类型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传统聚落能否借风起航,得到一个妥善的保护,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

  在众多文物中,我的目光偏偏落在黎锦上。“光辉艳若云”的黎锦,对于女性来说就是赤裸裸的诱惑,谁能拒绝美呢!

  一套民国时期的族人哈方言罗活人妇女多层衣装抓住我的眼睛,乍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细数上衣有四层,除外层有长袖外,内三层无袖,形为内卦。黑色为主基调,对襟、无领,质地为棉或者丝,我知道这棉是村前海岛棉一点点绕线织成的,也是用染料一点点着色的;上衣下摆处、对襟处、衣背处等绣有棕色人纹、星点纹、几何纹等图案;下面搭配的筒裙则织有白色与红色的人纹、星点纹。这些都是罗活衣标志性的图案。我在乐东西黎展示馆见过她的姐妹款,这位姐姐款明显质地更古朴,时间更久远。穿上这套衣服,无需开口介绍,一眼就知道你来自哪个方言,哪个部落。

  进入三楼,三楼正在举办“水墨丹青——海南民族艺术展”,入口墙壁外侧挂的是《琼州黎人风俗图》,有纳聘迎娶、聚会饮食、渔猎等。偏远的“瓊”,更偏远的山地民族,史料记载不过是只言片语,这些实物告诉我们这条河的源头、出处和去往大海的方向。

  我在这座城里度过了六年的少年时光,应该承认,她用厚重的历史浸润着我,用多彩的民族风情感染着我。它在我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

  民族博物馆中间的院子种满了热带植物,疯长的植物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像这个生生不息的城市和生生不息的民族。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新海垦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世界新闻
   第010版:文化周刊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文化周刊
五指山阅读笔记
采荷回家
归里(外三首)
静读
那一夜,月光如水
《七彩丹霞》(布面油画)
虫儿飞
为故乡写一首诗
大师们的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