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庆江
8月20日,网络游戏《黑神话:悟空》在相关网络平台上线。仅发售3天,这款游戏的平台销售量已超过1000万套,一举打破中国游戏的历史销售纪录,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事实上,从民间传说到小说再到各类影视作品、网游作品,孙悟空一直是人们喜爱的角色。令人好奇的是,宇宙间的生命形态如此多样,为何人们总是偏爱这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美猴王?美猴王的形象究竟源于何处呢?
古代传说中的猿猴
从民间关于玄奘取经的传说,到吴承恩的《西游记》,相关作品都以猴子为主人公,这可能与中国古代众多的猿猴传说有相当的关联性。
在人类的原始壁画中,就已出现了猿猴形象,而古代各种文艺作品也记述了诸多猿猴故事。
汉代《淮南子》记载:“楚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猿拥柱号矣。”当大王用箭射猿猴不中时,它还能捡起箭头嬉戏;换成神箭手养由基后,养由基还在调整弓弦时猿猴就抱着柱子啼哭起来,觉得自己小命难保。这只猿猴对大王和养由基的箭术有明确的判断,可谓有先见之明,颇具人的特性。
东晋王嘉(字子年)所著《拾遗记》中周群的奇遇更有意思。周群在山中采药时碰到一只白猿,与它相对而立。周群害怕地将佩刀投掷过去,没想到白猿化作一位老翁,说自己已经忘了年龄,并向周群传授阴阳之学,以至周群被人们尊称为“后圣”。此处的猿猴已经变化莫测、与天齐寿,还能知晓过去、预测未来,可谓神通广大,具有超人的特性。当然,这些看上去荒诞不经的故事,实际上是人类借猿猴形象完成对自我的超越。
古代关于猴魔的故事非常之多,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各种细节越来越丰富,并融入了佛教和道教的元素。猿猴不但像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善恶是非观念,甚至有了超越人类的各种本领。孙悟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受到这些猴魔故事的影响。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逐步神话化,这使得有着深厚传统的猴魔传说开始融入其中。比如,宋元时期出现的通俗文学作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就是猴魔传说和取经故事相结合的产物。这部作品塑造的猴行者可以说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它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但并没有大闹天宫的经历,更多的是依靠神佛的帮助解决问题。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孙悟空的形象时,应该受到了这一作品的启发。
无支祁和哈奴曼
1920年,鲁迅应邀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在讲稿的基础上,他写成了《中国小说史略》一书。在这部著作中,鲁迅对孙悟空的来源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他认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受到了唐代传奇小说《古岳渎经》的影响。《古岳渎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江苏淮安渔民在龟山下的河里打鱼,意外发现一条大铁链,用五十头牛才将其拉起来,却发现铁链拴着一只巨型猴子。巨猴两眼冒着金光,被拉出水面后一直在发怒,最终在拉扯中重新回到水中。原来,这只发怒的巨猴就是水神无支祁。它以前是一只水怪,大禹治水时被驯服锁在河中成为水神。在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和无支祁还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孙悟空和无支祁都眼冒金光;两者都曾被驯服压在山下;两者都和大禹治水有关联。
胡适则认为孙悟空的出现缘于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他在《西游记考证》中说,孙悟空形象源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其一,两者都为帮助别人而历经磨难;其二,哈奴曼有火烧宫殿的经历,孙悟空则是大闹天宫;其三,两者都有过人的本领,哈奴曼被称为“风神之子”,擅长跳远,孙悟空则会筋斗云,两者都有被吞进肚子再从耳朵逃出的经历;其四,两者都受到佛教的影响。
鲁迅和胡适的观点开启了孙悟空形象源自本土和源自外域的争议。这种争议各有道理,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孙悟空形象在中外都有影响力,应当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除了无支祁和哈奴曼这两大原型,还有学者认为孙悟空形象另有来源。比如,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等人认为,孙悟空的形象源于印度佛典,但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混血”特征。我国学者萧兵在《无支祁、哈奴曼、孙悟空通考》一文中考证了我国古代的猿猴传说、无支祁神话故事及中国神话中劫女妖猴、华光大帝、二郎神等形象对孙悟空形象的影响,同时梳理了哈奴曼形象与孙悟空形象之间的继承关系,认为孙悟空形象“既有传统的、继承的、移植的、外来的因素,更有创造的、本土的成分”。这一折中的观点体现了文化的交融性,也体现了人物形象长期发展定型的复杂性。
从猴行者到孙悟空
吴承恩生于明弘治年间,祖籍安东(今江苏涟水),后迁居淮安。他年少时就喜欢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比如《百怪录》《酉阳杂俎》等小说或野史。父亲给他取名“承恩”,是希望他上承皇恩,下泽黎民,成为一位青史留名的忠臣,但遗憾的是,吴承恩在科举上并不顺利,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才补为岁贡生。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吴承恩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写完了《西游记》的初稿。孙悟空的形象与吴承恩的身世际遇应当是有一定关联的,即以志怪小说的形式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他曾说:“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通过大量阅读猿猴传说及玄奘取经故事汲取养分,最终创造出了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
如前所述,宋元时期《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可能就是孙悟空的前身,因为猴行者偷蟠桃、住花果山、参加取经、上天成佛等经历,与孙悟空的经历颇为相似。
不过,《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主要写了玄奘和猴行者两个角色,而元末明初杨景贤创作的《西游记杂剧》已经确立了取经队伍的基本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龙马均在作品中亮相,这与后来问世的《西游记》高度吻合。在《西游记杂剧》中,猴行者已经变成孙行者,且开篇就说明了其来历:“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吾身。曾叫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怕,五岳鬼兵嗔。”“盗了太上老君炼就金丹,九转炼得铜筋铁骨。”这些和《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经历基本一致。
在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先为石猴、后为美猴王的孙悟空遇到自己的第一个师父菩提祖师,因外形像猢狲,被赐姓“孙”,又按门徒辈分取名“悟空”,于是,那个敢于战天斗地、影响巨大的孙悟空便横空出世了。
(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