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中秋实图
  刘文西绘《高原秋收》(局部)。

  钱选绘《秋瓜图》。

  袁耀绘《山庄秋稔图》。

  钱选绘《蔬果图》。

  宋代鲁宗贵绘《橘子、葡萄、石榴图》。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平昕

  夏去秋来,丹桂飘香,蟹肥菊黄。在中国书画史上,艺术家们以“秋”为主题,创作了大量反映秋天景象和情怀的名画。对历代文人墨客而言,秋天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他们描绘美景、表达情感、体现哲学思考的重要载体。其中,“秋实图”是经久不衰的题材。

  《秋瓜图》:用笔细腻画风清雅

  一般认为,蔬果是花鸟画的细分题材之一,说到关于秋天的画,很容易让人想到那些描绘秋瓜、秋果的作品,比如南宋牧溪的《六柿图》、明代八大山人的《蔬果图卷》、明代文嘉的《莲藕净因图》等。这些“秋实图”大都画面简约,充满了禅意,颇具“一果一世界”的韵味。

  宋末元初的画家钱选是浙兴吴兴人,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中进士,和赵孟頫是同乡好友,二人与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宋代灭亡后,元朝廷招贤,钱选隐居不仕,专心作画,自称“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图画开”。

  钱选是宋元花鸟画家的代表人物,其蔬果画作颇受好评。他画蔬果擅长使用淡墨,以淡墨勾勒出物象的形体结构。其代表作《秋瓜图》设色清丽淡雅,给人一种宁静富足的观感。

  在《秋瓜图》中,钱选用淡墨线描绘物象的外轮廓,赋色后墨线与颜色几乎融为一体。此外,他重视对风物质理的观察和呈现,对叶片的处理可谓细致入微。在《秋瓜图》中,他不厌其烦地以繁复的线条表现叶脉的生长结构脉络,线条变化丰富,且细密的线条依据叶片的生长姿态起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叶片的自然舒展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钱选勾勒叶脉并不是简单概括性摹写,而是以左右各两条长的线条接着两条相对短的线条为一组。画面呈现的秋瓜。这种叶脉勾勒方式依据叶片自身的生长结构规律进行勾画,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叶脉特征。

  钱选的蔬果题材绘画继承了宋代花鸟画严谨细腻的画风以及一丝不苟的写生精神,将宋画院一派妍丽的画风转变为清淡文雅,赋予了蔬果画作符合文人审美趣味的内涵。

  《山庄秋稔图》:忙碌的农家小院

  远峰高耸,突兀奇绝,静谧的小村庄内,村民、耕牛、田地、群山,共同构成了“山田得秋稔,农家共欣欣”的世外桃源图景。这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山庄秋稔图》,描绘的是清代山水楼阁界画名家袁耀眼中的秋收景致。

  袁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8世纪中期)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他继承了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的画法,笔墨严整工细,用色艳丽浓郁,与父亲袁江同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袁耀的画作不仅是艺术珍品,也是我们研究清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袁耀活跃的年代,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当时,我国边疆渐趋稳定,农业、商业、手工业兴旺发达,社会呈现出政通人和的面貌。这极大影响了清代中期的绘画创作与表达,一批知名画家聚焦山水画、花鸟画、宫廷画等,在技法复古的同时积极接纳和运用西洋画法,勾勒出独特的时代风貌。

  描绘秋收场景的《山庄秋稔图》创作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正是这种时代气象的“知秋一叶”。这幅画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山水画布局方式,远景、中景、近景层次分明,构图丰富,细节繁复,但又不失和谐与统一;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房屋、器具,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反映出中国文人对田园生活和天人和谐之境的向往。

  细观此画,在巍峨的高山和缭绕的烟云中,河水顺着沟壑奔腾,流淌于山间。在画面中央,占据主要位置的是山村迎来收获的美好景象。一片成熟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翻滚稻浪。在奇石环绕和巨树浓荫中,村民们辛勤劳作,农家小院充满活力:大门前是一片打谷场,两个农夫身穿短衣,其中一人头戴草帽,正驱使耕牛拉着碌碡打场;一位老农坐在碌碡上,指导年轻人给稻子脱粒。小院里,一个年轻人吃力地挑着稻谷往粮仓方向走,一大一小两名儿童在喂鸡玩耍,草堂走廊里的妇女在纺织,一名儿童为她端茶……院中人物众多,人物刻画却分毫不疏、细致生动,人物之间互联互动,前后左右呼应,设计巧妙,显示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

  两百多年前的《山庄秋稔图》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山水画,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在袁耀看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反思和准备过冬的时节。画中的农民形象体现了中国人勤劳朴实的品质,而丰收的场景则寓意国家繁荣、社会安定。

  《高原秋收》:陕北“丰”景图

  完成于1983年的《高原秋收》是刘文西创作的《黄土地的主人》长卷中的一部分。在画中,秋天的陕北遍地金黄,处处是丰收的景象。家家户户,男女老幼都带着满腔热情加入秋收大军。玉米粗壮,高粱饱满,谷穗沉甸甸,忙碌的人们喜笑颜开……刘文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生动描绘了当地百姓秋收时节忙碌而欢乐的场景。‌

  以陕北高原作为描绘丰收的画布,并非刘文西的随意选择——这和他与陕北这片土地的情缘有关。刘文西的艺术生涯始于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向往,1957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学习期间,首次来到延安进行毕业创作,就喜欢上了这里。《高原秋收》是他在陕北体验生活、与农民交朋友的过程中诞生的。刘文西的创作不仅是对个体的研究,更是对陕北人民改革开放以来精神面貌变迁的记录。

  创作《高原秋收》时,正值刘文西运用大笔触画法的成熟期,50岁的他神完气足、笔酣墨畅。刘文西的绘画技法深受中国传统绘画技艺和西方素描技法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在《高原秋收》中,他巧妙地将书法艺术的线条运用到绘画中,使画面既有力量感又不失细腻。他通过动态的姿态和表情,生动展现了人物的特点和心情;对光影和色彩的活用,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律动感。

  刘文西长期扎根黄土地,创作了一批反映陕北红色文化和陕北风土人情的优秀作品。《高原秋收》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
   第004版: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
   第005版: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
   第006版:众志成城 重建家园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往事
   第014版:聊吧
   第015版:文苑
   第016版:书法
   第017版:艺术
   第018版:鉴藏
   第019版:讲谭
   第020版:访谈
   第021版:行走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画中秋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