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庆明 刘宁玥
“这妈咪果看着像地瓜,其实是‘外来户’,原产于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这种红皮的龙眼,是从越南引进的”……9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在白沙黎族自治县荣邦乡海垦大岭苗木产业园里,海垦龙江农场“80后”技术员庄晶源如数家珍地介绍这里培育的新颖热作苗木资源。
“即便是和苗木培育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的叔公,来这里怕也会像刘姥姥逛大观园。”庄晶源口中打趣的叔公叫庄建潺。在产业园的大岭苗木产业发展史介绍展板上,专门记录着庄建潺的故事。
“难忘当年啊,我可是荣邦乡的‘苗一代’。”在离产业园两三公里的大岭居七队家中,87岁高龄的庄建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1958年,他从广东揭阳县辗转来到白沙龙江农场大岭分场,成为海南农垦橡胶苗木培育的技术员,参与在海南发展橡胶的国家战略任务。
“来时吃了一个月大锅饭,后来每个月只能用粮票换到15斤米。没有路,全是泥地。开荒种植,还能碰到野猪。”庄建潺操着广东白话口音说。
庄建潺带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参观了屋子周边自家的苗木培育种植田地,有黄晶果苗、芒果苗、菠萝蜜苗等。这是他“发家”的源头。
改革开放新时期,造就了庄建潺的个人“光荣史”。在上世纪80年代,农垦允许职工发展自营产业。庄建潺利用过往苗木培育经验吃起“螃蟹”,在几亩自家田地发展起芒果苗培育产业,供应东方、三亚等地种植户,很快成为大岭农场第一个“万元户”。
“农场第一个买电视机、摩托车的,也是我。”庄建潺自豪地说。
回到家中庭院,庄建潺、庄晶源的父亲庄永参、庄晶源一起喝茶聊天。庄永参指着庄建潺住的房子,也谈起自己的“光荣史”:“这是2009年我和叔公(庄建潺)合力建的。别看它现在已经普通,但它是大岭农场第一座自建楼房。”
曾拥有海南农垦琼西育种站的荣邦乡,有苗木培育的历史基础。在庄建潺带动下,许多居民也发展起个体苗木培育产业,其中就包括“苗二代”庄永参。
“我叔父最初培育的芒果苗,叫东方芒,果小,肉少核大,味酸。到我们这一代时,就陆续引进培育了象牙、台农、贵妃等良种,品质大大改善,很受市场欢迎。”庄永参说,与老一辈相比,“苗二代”培育的多是良种,且种类更多,包括莲雾、菠萝蜜、凤梨释迦等。
如今,庄永参、庄晶源一家的苗木培育基地,还多了黄晶果、榴莲、妈咪、耀堂仙桃等果苗,市场开拓到“两广”地区。这主要归功于“苗三代”庄晶源。
2013年,年轻的庄晶源在外求学工作后回到家中开始继承父业。“最初,我们父子发生过争执。我认为父亲有点守成,已经开始摸不着市场方向,希望引进更多时新的品种,但父亲认为风险太大。”最终,庄晶源以更大的销路实践说服父亲,把“主导权”让给年轻人。
现在,除自家种植苗木外,庄晶源还加入海垦龙江公司,也成为苗木培育技术员,日常负责大岭苗木产业园“新奇特优”品种培育,世界各地热带苗木40多个大类、100多个品种在此荟萃。
“发展‘新奇特优’品种,不仅能推动海南农垦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转型升级,也会带动广大职工生产发展。”37岁的庄晶源说,大岭农场虽家家户户有这份产业,但小、散、弱的模式不可持续。为此,他向多方提议要“化零为整”,并从自家做起,带头与海垦龙江公司开展从种植到销售端的深度合作。
“近两年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保障了苗农的收益,人人对产业前景充满信心。”庄晶源说,如今,荣邦乡政府与农垦努力推进垦地融合,整合全乡2500亩苗木资源,在大岭苗木产业园打造集散、展销“苗木超市”,销路不仅覆盖我国华南地区,还拓展到东南亚。
傍晚,在家中庭院,庄建潺拿出当年为果苗拍摄的照片,介绍当年的推介方式。
庄晶源掏出手机:“叔公,现在我们的苗木销售,再也不用自己拍照寄给外地的老板了。”
“新时代,我们的苗木‘飞’到线上,也会飞得越来越远。”庄永参说。
(本报牙叉9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