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余佳琪
“三洗九整十八晒,香云纱的染整工艺里,最关键的一步在于洗。”“在传统矿物颜料中,以石青为例,一块蓝铜矿所研制出的粉末,可以通过匠人的技艺,在水中沉淀出十几种青色。”翻看时下的网络文学作品,不少读者会欣喜地发现,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文物修复师、中医等传统文化的守护人,登上了网络文学这一新潮事物的“大舞台上”。
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的题材更加多元化,不少作者更是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海南省网络作家协会秘书长梨花颜在小说《恋恋匠心》中,以海南黎族织锦、矿物颜料、香云纱、錾刻、宣纸、篾编六类非遗手艺作为小说创作背景,用“小甜文”的笔法,书写了老、中、青三代非遗传承人的困境与努力:“手艺人做手艺,从来没有真正的技艺好坏之分,输在经验只是一时,更多时候是因为不够用心,不肯耗时。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只要肯用心研究,一定能做好,这就是非遗传承的真义。”
“一代匠人,鬼斧神工”。在海南省网络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柳下挥的笔下,描绘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如胡杨树一般,执着、坚韧,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以高超的技艺,让文物有了更强的生命力。据柳下挥介绍,《猎赝》是一部以古董修复为题材的都市小说。在创作之初,他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采访了各大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非遗传承人,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才写出这本小说。
凭借着古典文学的文化品格,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正向影响日益凸显,不仅国内观众被此深深吸引,其中“神秘的东方文化”也让海外读者魂牵梦萦。
由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打眼所写的文物鉴宝小说——《黄金瞳》,不仅打开了典当古玩类小说的市场,也引来大批作者竞相追随,成为古玩鉴宝类网络文学作品的开山之作。
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了电视剧远销海外,在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等各地均有发行。而打眼的另一部古玩类小说《神藏》,则作为首批16部作品之一,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
中华文明是中国网络文学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土壤,是网络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与此同时,经过网络文学的再加工、再创作,跨越了历史长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如今也有了新的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