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2月0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铜器中的生僻字
商代晚期兽面纹斝[jiǎ]。 安徽博物院藏
西周晚期伯多父盨[xǔ]。 周原博物馆藏
西周早期火纹纹罍[léi]。 湖北省博物馆藏
西周武王利簋[guǐ]。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周晚期龙耳簠[fǔ]。 山东省博物馆
春秋窃曲纹匜[yí]。 山西青铜博物馆藏
西汉“大乐富贵”铭铜镜上的蟠螭[pánchī]纹。扬州博物馆藏

  ■ 刘亭亭

  文物因其独特的时代印记,成为记录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除却其本身具有的历史和艺术属性外,不少文物的名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与见证。先秦时期的文物尤其是青铜器的不少器名,因是自铭(器物铭文中的自称)或宋人定名,时常成为博物馆展示说明牌中的生僻字。

  盛食器

  簋[guǐ]、盨[xǔ]、簠[fǔ]

  北宋至清代金石学家的研究中,已经有了以用途来对青铜器进行分类的思想。以盛食器来说,在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器名生僻字之一便是簋。簋一般是圆形,深腹,有无耳、双耳和四耳等类别,腹下有圈足,有些圈足下面还附有方座。自商代开始簋就已出现,其使用一直延续至战国时期。

  “簋”这个器物名称出于文献,其实这类铜器的自铭是“皀殳”[guǐ]。但宋代以来多将其认成另一种青铜器“敦”[duì],后来经清代学者钱坫[diàn ]等人的考证,才将“皀殳”释为簋。周代贵族们制作了大量青铜食器,鼎和簋是其中的主角,簋一般用来盛放黍稷等饭食,与盛肉食的鼎相配。

  除了实用性之外,鼎和簋还作为礼器组合,成为“列鼎列簋”制度的一部分。在宴享和祭祀时,簋以偶数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一般来说,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一些考古发现的诸侯墓中也出现了九鼎八簋的僭越配置。

  最负盛名的青铜簋当属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利簋,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南罗村的村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了这件国宝。利簋内底铸有铭文32字,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在甲子日这天的早晨,很快就占领了商都,七日之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犒赏三军,赏赐给立功的右史利很多青铜,以此来铸造纪念利先祖檀公的宝器。从铭文来看,利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其所作的这件簋成为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重要实物证据,又名“武王征商簋”。

  青铜盛食器中另一类生僻的器名是盨,盨的形制和功能与簋相近,用于盛黍稷稻梁等食物,但相较于圆形的簋,盨整体俯视更接近于椭圆形。宋代的金石学家原来就称盨为簋,称簋为敦。后来容庚先生在《殷周礼乐器考略》从形制上将盨和簋区分开,根据其自铭定名为“盨”。盨还有自铭“盨簋”者,表明盨、簋二者确实用途相似,盨可能就是从簋演变而来的。盨的使用时间短,形制变化也不大。

  《周礼·地官·舍人》云:“凡祭祀,共簠簋”。簠的功能也与簋相近,用于盛食,但器形相差较大,簠呈长方形斗状,且器、盖同形,只能从器、盖相接的扣钮方向来分辨上下的方向。不过由于扣钮很小,有些博物馆工作人员常错误地将簠倒置展示,就是因为不知道扣钮的特殊设计。

  煮食器

  鬲[lì]、甗[yǎn]

  青铜煮食器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鼎,除鼎以外,甗和鬲也是古代极为常见的炊煮器物。它们与鼎一样,以三足最为常见。《尔雅·释器》云:“鼎款足者谓之鬲”。款足就是空足,不过有些鼎也有空足的,所以鼎、鬲的区别在腹部与足部分界明显与否,鬲一般会有分裆袋状的足。从已有的考古发现来看,不少鬲的腹底部还残留有烟炱痕迹,是其用于炊煮的重要证据。鬲款足和分裆的造型,便于加热,更利于鬲的炊煮。

  比较知名的伯矩鬲,是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装饰极为精美,盖面饰以浮雕牛头纹,立耳,颈饰夔纹,袋足饰以牛头纹,角端翘起伸出。鬲身饰有立体与浮雕的牛首七个之多,配合地纹,将商末西周初的“三层花”的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伯矩鬲的盖内和器身内壁,铸有两段相同的铭文,讲述了在戊辰时,燕侯赐予贵族伯矩贝币,伯矩用这些钱铸造了这件铜鬲,以此来纪念其父。

  早期甗的形制是在鬲的上面加了盆形的甑[zèng],甑的底部有带孔的箅(bì)。甗下部鬲的三个中空的袋状足,可以盛水加热,蒸煮放在铜箅上面的食物,甗有些像现在的蒸锅。商代的铜箅为单独配件,所以现在遗存下来的商代甗常见遗失铜箅。到了西周时期,可能是认识到这个弊端,在甑下部常设置有钩固定铜箅,防止丢失。早期上下合体的甗后来变成了上下分体铸造,拆卸方便,下部的鬲可能还可以单独使用。

  酒器与水器

  斝[jiǎ]、罍[léi]、卣[yǒu]、盉[hé]、匜[yí]

  斝一般是敞口,三足一鋬(把手),口部多有两柱。王国维在《说觥》中写道:“曰爵、曰觚、曰觯、曰角、曰斝,古器铭辞中均无明文,宋人但以大小之差定之。然至今日,仍无以易其说。”所以斝的名字是宋人根据盛酒的多少所定,其中斝的形体最大,故而除却盛酒,形大的斝或可加热用于温酒。

  罍与斝一样,也是大型酒器,多为折肩或圆肩,器身最大径在肩腹交接处,腹壁自此向下斜收至底。《诗经·周南·卷耳》有云“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意为通过饮酒来忘却思念,“金罍”在此是为酒器的代称。

  《史记·梁孝王世家》中还记有一则与罍相关的故事: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刘武曾“有罍樽,直千金”,梁孝王爱如珍宝,曾告诫后世子孙“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后其孙子刘襄继梁王位,刘襄的妻子任王后不顾祖训和刘襄祖母的反对,将铜罍据为己有。后有人告知于朝廷,汉武帝下令削去梁国八座城池,并将祸端任王后斩首于市。此即史书中“梁王争罍”的故事。

  卣的形制有扁圆形、圆体、筒形和鸟兽形等几种类别,一般深腹带有提梁,故常被称作提梁卣。《尚书·洛诰》记有:“以秬鬯[chàng]二卣。”《诗·大雅·江汉》又云:“秬鬯一卣。”秬鬯一般是指祭祀和宴饮所用的酒,所以卣是专门盛秬鬯的祭祀酒器。日本泉屋博物馆所藏的商虎食人卣属于鸟兽形卣的范畴,这件卣的虎将人抱于胸前,人的手则放于虎身,有点类似虎母喂乳人类幼童的情景。不过,此虎大张虎嘴、獠牙外露,不得不让人想到这更像是其进食的模样。东汉王充的《论衡》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虎卣上的人周身绘有怪纹,更像是鬼魅,也有说法认为表现的是虎食鬼魅的场景。

  盉一般被认为是水器,常与盘配合使用,盘是盛水器,盉和盘配套行“沃盥之礼”,也就是用盉来倒水洗手,然后拿盘接水。不过王国维先生的《说盉》中认为盉是酒器,金文中的盉是象形文字,看起来像是手持麦秆以吸酒或水的器物。另外盉字上部的“禾”指代粮食,下部的“皿”指容器,“禾”与“皿”的结合很像是说把谷物酿造的酒放入容器之中。

  匜与作为水器盉的用途一致,《左传》有“奉匜沃盥”之语,是说执匜浇水于手用于冲洗。《仪礼·公食大夫礼》:“小臣具槃匜,在东堂下。”也说明匜是与盘搭配行“沃盥之礼”的。西周的鲁大司徒元匜器内有铭文:“鲁大司徒元乍饮盂万年眉寿用宝用”。此匜自铭为“饮盂”,自然是作为酒器使用,所以有些匜可能还兼具酒器的用途。

  常见青铜器生僻字合集

  銎(音同“穷”)

  指古代兵器或工具上安装柄把的孔

  镞(音同“族”)

  箭头,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盉(音同“和”)

  盛酒器和盛水器,大腹敛口、前有长流,后有鋬

  有盖,下多为三足。盛行于殷代及西周初期

  簋 (音同“鬼”)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

  敦(音同“对”)

  古代用来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皿

  甑(音同“赠”)

  古代炊具,多为陶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可以放在鬲上蒸煮

  箅(音同“必”)

  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片状器具

  匜(音同“仪”)

  古代盥洗时舀水用的器具,形状像瓢

  觥(音同“工”)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约定俗成之名

  觯(音同“只”)

  古时饮酒用的器皿,形似尊而小,或有盖

  轙(音同“移”)

  古代马车构件

  文字/侯赛 制图/杨千懿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3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民生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世界新闻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物种
   第014版:文化
   第015版:故事
   第016版:鉴藏
   第018版:悦读
   第020版:文化
   第021版:讲谭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青铜器中的生僻字
青铜纹饰名中的生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