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木鱼
植树造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少文人墨客还因此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名句。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爱种树,尤其爱柳。受其曾祖陶侃“尝课诸营种柳”的影响,他“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园田里“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以至“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五柳先生的勤劳深得后人称赞:藜杖芒鞋白布裘,山中甲子自春秋。呼儿点检门前柳,莫遣飞花过石头。
唐代“诗仙”李白曾亲手种下一棵桃树:“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虽然疏于管理,但诗人还是十分记挂的,豪放如李白者也曾细腻如斯。巧的是,杜甫也喜欢种桃,他在成都的杜甫草堂周围十里广栽桃树。遍寻桃苗不着的他,竟然向县令索取: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不过,杜甫要比李白有责任心: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悉心修剪换来风景如画: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其时杜甫的茅屋应尚未被秋风所破。
北宋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对种植松、竹、柳、桃情有独钟,兴之所至不惜移花接木。有诗为证:我移两松苦不早,岂望见渠身合抱。再如“移柳当门何啻五,穿松作径适成三。”移松移柳还不够,诗人还要移竹子: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修竹似延驺。而此时,诗人的桃花已蔚然开放: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
北宋文学家、诗人苏东坡少时就喜欢种植花木: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岗。任杭州刺史时筑西湖长堤,广种柳树、芙蓉:东风二月苏堤路,树树桃花间柳花,“苏堤春晓”由是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