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成为当下各地谋篇布局的热词,以“新”提速,以“新”提质,也是三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一年来,三亚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重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不断壮大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塑造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
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培育发展新动能
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971.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增速位于全省各市县第一;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9%;截至去年12月,我省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40项,三亚17项入选,在全省各市县中排名前列……这是三亚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作为海南加快打造“三极一带一区”的重要一极,三亚这名“学生”的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较为均衡,没有偏科,能够更好地发挥优势和强项。然而,横向对比国内其他先进地区,三亚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第二产业、以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在经济比重上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三亚正处在经济复苏向好发力期、自贸港开放优势转化期、主导产业潜能释放期、城市转型发展攻坚期‘四期叠加’阶段,我们要坚持不懈调优产业结构、招引重大项目、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气候温度、地理纬度、海洋深度、绿色生态有利条件,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动主导产业规模效益、集群效益提升;要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新兴产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时不我待,以抓落实为导向、以提能力为支撑、以严作风为保障、以求实效为根本的基本原则,三亚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做实营商环境优化,用好用足自贸港优惠政策,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推动创新价值链跃升。目前,三亚组建市区两级营商环境建设局,健全“1+4+N”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形成“绿色办税直通车”“涉外劳动争议裁审衔接”“三亚营商直通车”等一批营商环境领域标志性成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开办企业“一网通办、一日办结、零费用”,全年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3%;全省首推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极简审批工作指引、深化承诺制信任审批改革办法,开展推动规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大调研大服务专项行动在全省7个A类市县企业满意度评价中排名第一;创新“互联网+涉企服务”模式,启动全国首个“政企约见平台”,首创企业筹建“无费区”助力企业加快项目落地投产。
探索制度创新助力,强化产业建链强链。“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等创新成果入选全省第十六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海南三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标准化服务项目”获得国家级制度创新试点;“深化知识产权机制改革,推动种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三张“零关税”清单扩容增效,清单适用商品货值和减免税款分别同比增长13.1%和65.9%,构建农、林、海关“三合一”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种质资源引进中转业务常态化开展。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当下,鹿城正加大创新人才的引育。
“我们广泛吸引全球创新人才汇聚三亚,在全省率先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新增设立2家省级‘候鸟’人才工作站,‘院士联合会’集聚院士会员增至194名;积极探索‘博士村长’‘院士村长’‘人才小院’模式借智引力。”三亚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人才赋能加快三亚产业转型升级速率,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国际竞争力。
聚焦城市特色,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崖州湾畔,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区日渐成形,引领着鹿城走向崭新未来。
在这里,崖州湾科技城(以下简称科技城)规划部署11个全链条科研任务,各类科研项目陆续开展;汇聚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29个,三亚海洋实验室正式揭牌,汉江实验室三亚基地加快落地,合肥实验室三亚数学与物理国际研究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研机构启动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快速汇聚。
在这里,全球最大的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建成开园,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顺利完成国际会议“首秀”,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中心正式交付;南山港2023年服务科考船1023航次,再创历史新高;汇聚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机构25个,全力推动63个重点科研基础设施及创新平台项目加快建设,科创发展之基日渐夯实。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三亚把培育未来产业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从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到布局种业、深海等未来产业,向种图强、向海图强。
广西大学甘蔗杂交花穗的需求量今年陡增10倍,最后一批甘蔗育种材料刚刚寄出;1000多份热带玉米材料刚送到湛江进行试种,紧接着要去检查刚收获的燕麦代繁种子……连日来,广东省科学院海南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常海龙非常繁忙。
“我们是海南首批南繁种业CRO单位之一,去年已为全国65家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服务,营收超过500万元。”常海龙说,该院实验室技术类服务,帮助多家企业节省玉米育种成本超千万元,通过南繁种业CRO更多新质生产力从科研机构流向生产一线。
以科研创新推动产业合作,种业CRO率先发力。三亚市副市长张长丰透露,该市相继出台种业CRO模式发展实施方案和奖补政策,建设南繁服务站,打造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南繁服务信息资源集聚化、平台化、统一化,已在全国率先形成覆盖育制种全环节技术服务的种业CRO业态,崖州湾现代种业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百亿级重点创建产业集群,助力全省首个百亿级未来产业——南繁种业的发展。
“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着“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近日返回三亚,圆满完成首次中国—印度尼西亚爪哇海沟联合深潜科考航次任务,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爪哇海沟开展大范围、系统性的载人深潜科考,在我国深海科创史上再次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瞄准深海产业的未来,三亚依托科技城进行前瞻性布局,赋能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科技城搭建“深海技术装备海试共享航次平台”和“深海关键技术和设备检测试验公共平台”,完成各类检测服务107次,提升深海产业检测试验公共服务能力;首次完成南海水深超过2000米的深海考古,开拓载人潜水器新应用场景和水下油气工程安全保障等新技术方向;在水下机器人、深海惯性导航等方向形成本地化产业能力。
“2023年科技城新增授权专利数同比增长49%,有效发明专利总数同比增长96%,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258%和300%;有效吸引国投种业落户、中化集团等5家央企和大北农、明阳智能等5家‘三类500强’企业在园区新设子公司;推动科大讯飞等16个社会投资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开工;生命科学和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布局,妍诗美社取得三亚首张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实现生物技术成果在医美领域的产业化应用。”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认为,园区科技创新“溢出效应”明显,已成为海南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主体资源、推动海南加快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塑造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主力军,是促进“陆海”高水平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现代化产业新格局的重要引擎,进一步坚定了三亚打造科创高地的底气。
现代服务业靶向发力,壮大新兴产业
三亚国际免税城三期、超级万象城、宽窄巷子海棠故事等文旅综合体项目加快建设,申亚迪斐世DFS亚龙湾项目签约,将吸引1000个品牌打造集购物、世界级酒店、高档餐饮和娱乐为一体的零售休闲娱乐胜地;cdf三亚国际免税城C区、海旅超体、HiPlace三亚天悦城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先后开业……连月来,三亚的旅游商业市场格外热闹。
吸引优质企业,落地产业项目,支持传统旅游业提档升级,让旅游城市的“家底”变得更殷实,是三亚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进一步锻造新优势,迸发新活力的必由之路。
聚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链式转型”城市样本,三亚做足“首”字文章。
2023年国际奢侈品牌巨头路易威登(LV)海南首店率先入局,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美国高端服装品牌alexanderwang、迪奥海南首家精品店紧随其后,来自法国的CELINE(思琳)、FRED(斐登)等高奢品牌也纷纷以有税形式“赶场入局”,20余家国际高端消费品牌首店落地三亚;2023首届中国三亚国际婚纱时尚周期间,来自12个国家20个品牌1000件新品首发,理想汽车、奥迪等企业在三亚举办新品发布会,国际知名游艇设计公司荷兰Vripack与土耳其超级游艇制造公司Evadne船厂联合打造的ROCK 85亚洲首秀放在鹿城。
“三亚持续用好‘离岛免税+离境退税+跨境电商’政策叠加优势,大力发展首发首秀首店经济,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进驻,开展新品发布活动,进一步激活城市的旅游消费活力与商业潜能,促进城市消费提质升级。”三亚市商务局局长郑聪辉透露,该市还在大力培育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网络购物、数字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稳步推进中国(三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
三亚持续开发新业态、新模式,让好资源的吸引力、好场景的诱惑力、好玩法的渗透力、好服务的黏着力、好机制的持续力、好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始终把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摆在首要位置,以水上游乐为例,三亚加快建设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发布国内首个二手游艇交易体系团体标准,开展租赁游艇夜航试点,进入全国‘千艇’城市俱乐部,吸引80余家游艇产业链企业入驻,特色的游艇业态成为游客在琼亲海、玩海的首选;马来西亚云顶集团‘名胜世界壹号’邮轮开通中国香港到三亚航线,尾波冲浪、电动冲浪等潮流玩法不断推陈出新,让中外游客的‘海时光’精彩纷呈。”三亚旅文局局长陈震旻说。
把握数字化和绿色化的产业变革趋势,三亚以旅游业为牵引的现代服务业,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金融领域,三亚跨境资金便利流动政策成效初显,新型离岸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去年业务收支同比增长278.4%;稳步扩大“双Q”基金规模,QFLP试点规模突破60亿美元,QDLP试点企业海外投资业务顺利开展,2023年跨境资金流动额超600亿元;中央商务区现代金融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海南首支S基金落地,完成全省首单SPAC上市及并购业务,金融业发展亮点纷呈。
在文化艺术领域,三亚推动中国海南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和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等建筑开工,吸引佳士得、苏富比、信德集团、嘉德、保利等拍卖界顶尖机构参与建设,获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三亚);获批成立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积极开展版权确权、维权、价值评估、版权交易、版权国际交流等服务,因地制宜创新产业发展。
在数字经济领域,鹿城统筹建设三亚数字经济产业园,出台产业扶持政策;科技城入驻企业成功取得我省首张也是目前唯一一张大模型备案牌照;引入神州泰岳、壳木软件,在跨境增值电信、数据服务、技术服务 ODI 业务领域实现突破;数字服务产业集群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谋定而动,靶向施策,聚力产业,把握生产力质的跃迁,三亚正瞄准目标冲在前、走在先。(本版撰文/肖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