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22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钱双轨制:
古代的兑换与找零
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币(正反面)。
银锭。
铜钱。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 金满楼

  最近二十年来,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可谓全面而深刻。譬如购物方面,现在很少有人使用现金或银行卡,取而代之的是手机扫码支付,找零的历史似乎就此终结。那么,在没有数字化的年代,那时的人是如何找零的呢?

  剪碎银子:

  银钱两制下的找零

  中国古代一向以铜为币,但铜钱是一种低值铸币,在运输、大宗支付和贮藏财富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由此,价值更高的金、银就起到了相应的补充作用。相比而言,黄金太过稀有、价值太高,它可以起到贮藏财富的作用,但不足以承担市场的流通功能,白银则相对适中。不过,由于产量有限,银子在中国古代通常用来制作饰品、器皿等,货币属性并不明显。直到宋朝以后,白银的货币属性才大为提升。尤其在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交税纳银后,银两开始成为与铜币并列的主流法定货币。

  清朝时期,货币流通模式大体以银为主、以钱为辅,或者也可以称之为“银钱混合制”。在实际生活中,这一模式往往体现为“大处用银、小处用钱”。也就是说,在大宗贸易或购买贵重物品时通常使用银两结算,而一般日常生活消费用的都是铜钱。

  由于银两没有固定形状和重量,使用时要用秤来称重量确定价值,因而非常麻烦。为了方便交易,银两被打成各种形状的小块,如鱼鳞、鸡心、莲花、银饼等。再后来,官府为了上交税款方便而将散碎银子熔化后打成银锭,这种银锭被打上重量和成色的戳记,就是银元宝(又称马蹄银)。银元宝有大小之分,大元宝一锭50两,小元宝有20两、10两的,也有5两、3两的。为了便于计算和找零,一两银子又分为10钱,一钱又分为10分,这样结算起来就方便多了。

  当然,日常购物可能用不到一整锭元宝,即便是小元宝,也难免出现找零问题。为此,不但商家常备称重的戥秤,买家很多时候也会随身携带小秤,用来称银子重量。清朝时期,有个欧洲旅行家就看到如下场景:“当地最穷的人都会随身随地带着秤和一把钢剪。前者用于称重,后者用于剪割银子。他们做的事情非常灵活巧妙,如需要二钱银子或五厘银子,一般情况下一次就能剪下差不多对等的重量,但有时为了精确操作,可能要花上两个时辰。”这种让洋人感到诧异的支付方式,其实是当时钱币交易找零的常态。而银元宝为何做成周边凸起的马蹄形,就是因为这部分比较薄,方便剪切而已。

  银铜比价:

  复杂的兑换

  中国古代多数时候使用铜钱,因而也不是所有购物都需要对银子进行剪切。在银、钱双轨制下,购物和找零时就会遇到银两和铜钱的换算问题。

  以清朝为例,当时铜钱又称“制钱”,一枚制钱就是1文钱。按官方规定,1两银子应兑换1000文。但实际上,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银、钱兑换率都有所不同,有时波动甚至达到一两倍。如清初制钱投放不足,1两银子只能兑换800枚制钱;乾隆朝后,银价上涨、铜价下跌,1两银子远不止兑换1000文;道光时期,由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1两银子甚至可兑换2000文以上;而晚清时期,1两银子的兑换率通常在1500文—1800文之间浮动。

  明朝中后期开始,一些外国银元如墨西哥鹰元等开始流入中国。由于这些银元多为机器铸造,形制规范、造型美观,因而受到国内市场的欢迎。清末新政时期,清廷开始使用机器铸造银元,这就是“光绪元宝”(又名“龙洋”)。当时,每枚龙洋重库平银七钱二分,也就是0.72两银子,这和当时的外国银元基本一致。民国初年,国内又分别铸造了大批银元,即市面上最常见的“袁大头”和“孙小头”(银元正面分别铸有袁世凯和孙中山头像)。同时期,又陆续有了5角、2角、1角等面值的银辅币,又称“小洋”。这样一来,找零也就方便多了。

  铸造银元的同时,国内也铸造了大量的机制铜元,即“铜板”。清末铜元以95%的紫铜配5%的白铅,每枚重二钱,当制钱10文。由于原料可靠、外表美观,铜元面世之初受到市场的认可,民间小额交易也乐于以铜元计价结算。1906年时,一枚银元可兑换112枚铜元,比铜钱币值稳定而且方便。在此情况下,清廷户部和各省纷纷设局赶铸,由此带来的铸币税收入对各省新政如练新军、办教育等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进入民国后,北洋政府于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确定银元为本币。1917年,曾有人提议“废两改元”,但未能推行,银两仍在市场上照常通行。直到1933年,南京政府宣布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和银两的流通,这就是“废两改元”政策。这样一来,银两开始退出流通市场或兑换为银元,不需要再称重剪切了。

  纸币年代的找零

  清末时期,由于过多地铸造铜元,物价较以往有明显上涨。民国年后,一枚银元可兑换130枚铜元,最高上升到180枚以上,期间虽然有涨有落,但总体趋涨。

  作为金属货币,铜元带来的通胀和纸币相比只能说“小巫见大巫”。近代以后,外国银行如汇丰、花旗银行等都发行过以银元或银两为单位的钞票,因为信用相对可靠,因而为上海等通商口岸所接受。清末时期,清廷设立户部银行,也开始尝试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但由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发行时间很短,规模也不大。

  北洋时期,由大清银行转制而来的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继续发行钞票,但因为时局动荡、信用不足,这种“中、交”票的价值往往低于面额,通常要打个五六折才会被人接受。直到1935年,南京政府强力推行法币,实行了三千多年的金属货币才陆续退出流通市场。之后,中国也真正进入了纯粹的纸币年代了。

  有意思的是,以前的老百姓还是更愿意相信实实在在的银两、银元,而不是银票、钞票,这大概也是金属货币的魅力所在。如上海名医陈存仁在《银元时代回忆录》中说的:上世纪30年代时,他曾在静安寺路一带买了一块三亩七分的地,价钱是五千两百银元。成交时,卖主四兄弟挑了箩筐前来,因为当地人只信银元,其他的庄票、支票等一概不要。

  理论上说,纸币在币值方面规划合理,市面上也供应充分,给交易和找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纸币的本质是一种政府背书的信用货币,一旦政府不守信或者政权面临崩溃,这些天量发行的纸币在掠夺国民财富后,最终都会成为一文不值的废纸。如在国民党统治末期,法币比发行之初最起码膨胀了几十万倍,即便之后实行金圆券改革,仍以迅速崩塌为终结。颇为讽刺的是,之前被禁止流通的银元再次出现在市场(甚至包括邮票也能暂时充当零钱),而大额交易(如房产买卖)都得使用金条才能成交。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民生新闻
   第004版:昌江视点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广告
   第008版:文旅周刊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讲谭
   第015版:艺术
   第016版:故事
   第017版:物种
   第018版:海之南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文苑
   第021版:聊吧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古代的兑换与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