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遥想妈妈
王恒扬

  妈妈离开7年了。7年来,我时常想起她,她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历历在目。

  妈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年轻时总是每天凌晨5点起床,做好全家人的饭菜,喂好猪、鸡,吃完早餐后,就拎着一壶饭菜到龙塘砖瓦综合厂干活,一干就是一整天。下午休工回来后,又脚不沾地地做家务,照顾老人。

  妈妈仁慈坚强,富有担当。我小时候常跟着妈妈到厂里玩泥巴、捏泥人。1971年暑假的一天,我陪妈妈及她的同事在一间屋顶已漏风的瓦房里干活。突然雷声轰鸣、黑云滚滚、大风呼啸,把屋顶的几片砖瓦刮下来。妈妈看到砖瓦即将砸到旁边的一位同事,立即把她推开。飞下的砖瓦刚好砸在妈妈的头部,鲜血直流。我看到这情景,一边哭,一边喊“妈妈!妈妈!你受伤了”。妈妈十分坚强,微笑着说:“阿侬,别哭,妈妈不疼、妈妈不疼。”厂领导和职工马上赶到现场,用几件雨衣把妈妈包住,送去附近的龙塘镇卫生院。

  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妈妈的勇敢赢得全厂人的敬重,我也因此被“爱屋及乌”。那时物资匮乏,平时难得“打牙祭”。但每年的国庆、元旦、春节,全体员工聚餐时,厂里的同事都特意让妈妈带上少年的我参加。砖瓦厂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后,因无法适应商品经济的潮流,1986年所有车间都停产了。

  妈妈一生勤劳,砖瓦厂关停后,便回老家务农。老家旁边,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响当当的全国先进企业龙塘糖厂。妈妈在地里种甘蔗,一年辛苦下来,除了成本所剩无几,有时候,蔗款甚至还抵不了肥料等农资。但妈妈还是坚持种甘蔗。她说,这能为政府多作贡献。她多种一亩,就多送几吨甘蔗给糖厂,厂里就多赚些利润、多交些税金。

  天气晴朗的时候,龙塘糖厂拉甘蔗的车辆要排长队;而雨天砍蔗困难,又不易搬运,糖厂就会缺少原料。每逢这种情况,妈妈总是冒雨砍甘蔗送去糖厂。有一年寒假的一天,下着毛毛雨,妈妈清晨就去了蔗园,一刀一刀地砍蔗,一捆一捆地绑。妈妈的举止感动了邻居的姑姑和阿姨,她们都陆续赶来帮忙。我心疼妈妈,也放下寒假作业跑去帮妈妈砍蔗、绑蔗。看到我全身淋湿,妈妈催促我回家换衣服,做饭,并在家等她们回来吃午饭。妈妈这种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使我参加工作后始终记得做事要吃苦耐劳。

  后来,龙塘糖厂也关停了。妈妈又在地里轮番种植地瓜、木薯、芝麻、黑豆和蔬菜等。那时候,我已经参加工作,很少有时间回老家。妈妈知晓我们太忙,便经常挑着她的劳动成果到城里来看望我和妹妹,还送她的劳动成果给七大姑八大姨和下岗困难的职工。那时候,妈妈已经七十来岁了。每次想到这些,我都潸然泪下。

  妈妈的身体一直是硬朗的,但因长期劳损,2010年初夏,她说腰和腿疼痛,我们送她到医院诊治。医生说妈妈膝盖里有积液,动了手术。出院后,她走路就不太自如了。我把她接到城里,晚上有空时就陪她去散步、观看琼剧演出等。白天她在家,就扫扫地,擦擦桌椅,看看报纸。住了一段时间后,妈妈感觉不习惯,嚷着要回老家。我和妹妹商量后,请了保姆在老家照顾她,我们一有时间就奔回老家看望。但是,妈妈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老家的保姆也难以照顾周全。后来,我们联系了环境优美的养老院,送妈妈入住,一直到她离开。

  妈妈,我很想您,今生只能和您梦中相见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民生新闻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专题
   第007版:广告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海之南
   第015版:物种
   第016版:人物
   第017版:故事
   第018版:乐活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访谈
   第021版:文苑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比萨斜塔
归田园兮
遥想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