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皇家私藏到大众文化
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创办的我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新华社发
饶宗颐先生雕塑。资料图
杜甫草堂博物馆。资料图
袁隆平水稻博物馆。资料图

  ■ 金满楼

  近期,广东省潮州市举行饶宗颐博物馆揭牌仪式,以此纪念这位当地著名学者。在国内博物馆中,以人名命名的博物馆并不多见,冠以学者之名的更是罕有。潮州之举,既是出自对饶宗颐先生的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国内博物馆事业的深入发展。

  近代博物馆的由来

  自古以来,收藏文物珍品的做法见于历朝历代。据记载,商王室有将占卜后的甲骨加以收藏的习惯,而周王室除宗庙、府库收藏文物宝器外,还设有专门的收藏机构“守藏室”,并对相关宝物进行“簿录”登记。秦汉以后,文物收藏仍以皇室为主,而且通常与图书典籍一起保存。如汉朝的天禄、石渠、兰台,宋朝的秘阁、龙图阁、天章阁,都是赫赫有名的皇家文物图书馆。隋朝以后,艺术品收藏日益风行,如隋文帝曾建妙楷台、宝迹台分别保藏法书和名画,而作为书画家的宋徽宗更是建有保和殿、稽古阁、博古阁、尚古阁以专门收藏古玉、印玺、法书、图画和各种鼎彝礼器。

  在皇室的引领下,古代一些官僚士大夫也逐步积累了自己的收藏,可惜后者多秘不示人而专供个人赏玩。如宋代欧阳修,曾收集三代以来金石铭刻一千卷;李清照的夫君、著名金石学家赵明诚曾用20年的光阴收藏了各种钟鼎彝器、石刻拓本、书法名画、图书典籍等,其藏品多到要用十余间房屋才能安放。清朝时期,私人收藏更是比比皆是,诸如阮元、毕沅、吴大澂、端方、潘祖荫、缪荃孙、叶昌炽等都是知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

  作为近代舶来品,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在晚清时期开始出现,不过最初多由洋人创办,而且通常为自然博物馆。如1868年法国耶稣会士韩伯禄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院,藏品主要为长江中下游的动植物标本;再如1874年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在上海创建的亚洲文会博物院(又名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藏品主要为鸟类、兽类、爬虫类等自然标本,另有部分古文物与美术品。1904年,英国伦敦教会在天津创建华北博物院,主要藏品为地质及矿物标本。

  至于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则以19世纪70年代京师同文馆(1876年)和上海格致书院(1877年)为最先,当时主要陈列各种科学仪器、生物标本等,主要供学生观摩,同时也对外开放。不过,因规模较小而更接近于陈列室。清末新政期间,清廷于1905年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后者回国后请求举办“图书馆、博物馆、万牲园、公园”,清廷随后责成学部与各省依次兴办,中国的博物馆事业由此真正开始。在此政策引导下,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于当年在江苏创建南通博物苑,藏品分天产(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分,这也是国人创办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正规化

  1912年清帝退位后,首个国立历史博物馆在原国子监旧址上成立,之后陆续接收了太学、故宫、热河行宫等处的文物。1914年,古物陈列所在故宫武英殿、文华殿等处成立,这也是国内首个展示帝王宫苑和皇室收藏的博物馆,皇宫由此不再神秘。1918年7月,国立历史博物馆迁至故宫前部端门至午门一带。1924年10月,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并成立“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宫内物品。次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北洋时期,博物馆数量显著增加,类型也趋向多样化,其中又以科学、教育博物馆最为突出。1916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创办了地质陈列馆,类似的还有湖南地质矿产陈列馆、两广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陈列馆等。1920年,教育部成立教育博物馆,类似的还有保定教育博物院、江西省立教育博物馆等。此外,一些大学如交通大学、岭南大学也纷纷建立本校的博物馆。

  南京政府时期,各地陆续建立省、市级博物馆,其中包括河南省博物馆(192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1934年)、上海博物馆(1937年)等,市级如南京市历史博物馆(1928年)、兰州市立博物馆(1928年)、广州市立博物馆(1929年)等也纷纷成立。此外,专业博物馆如安阳殷墟陈列室(1927年)、静生生物调查所通俗博物馆(1931年)、厦门人类博物馆(1934年)等也同样令人耳目一新。

  1949年后,从国家级、省市级到县级的综合博物馆普遍成立,基本实现了每个县市都有自己博物馆的目标。在此时期,全国各地普设革命博物馆,其中包括延安革命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此外,一些分类详尽的特色博物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诸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南通纺织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自贡市恐龙博物馆等,各行业如煤炭、纺织、邮电、地质等部门也都建立了相应的专门性博物馆。

  名人博物馆

  一般来说,博物馆可分为综合类博物馆和专门类博物馆,前者兼具双重性质或多重性质,后者又可细分为社会历史类博物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文化艺术类博物馆等。随着科技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现在又开始出现虚拟技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曾创设了一批人物纪念博物馆,其中包括上海鲁迅纪念馆(1950年)、杜甫草堂纪念馆(1955年)、徐悲鸿纪念馆(1954年)等。这些博物馆、纪念馆主要用于展示了主体人物的生平和成就。

  近年来,各地又出现了一些以人物命名的博物馆,包括前文提到的饶宗颐博物馆。类似的博物馆还有1979年湖北秭归县成立的屈原纪念馆。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2018年)以国人最为熟知的孔子命名,其展厅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对孔子生平和思想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其馆藏更是来自历史上孔府积累的各类旧藏,其中包括各类文物70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30万件、宋代以来善本古书4万多册、明清衣冠服饰8千多件。此外还有大量与祭祀有关的礼乐器等,可谓馆藏充沛,洋洋大观矣。

  此外,还有一些以国内科学家命名的博物馆。2021年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去世后,位于湖南长沙的袁隆平水稻博物馆于次年开馆。该馆不仅以袁隆平名字命名,同时也是全球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充分展示了袁隆平的奋斗功绩和中华民族悠久的稻作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文明红黑榜
   第006版:本省新闻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海之南
   第013版:海之南
   第014版:文化
   第015版:故事
   第016版:面孔
   第017版:人物
   第018版:讲谭
   第019版:讲谭
   第020版:艺术
   第021版:文化
   第022版:悦读
   第024版:影视
博物馆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