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惠娇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但在画家眼里,日常用于果腹的蔬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也代表着曼妙自然和人间烟火。他们以此入画,抒发对生活的感怀,笔墨里流淌着个性与意趣。
历朝历代,画家以蔬果为题材的,不胜枚举。常入画的蔬菜有白菜、萝卜、茄子、芋头、葫芦、丝瓜、莲藕、竹笋等,水果则有桃子、梨、橘子、葡萄、石榴、柿子等。而这些画中“常客”也非等闲之辈,在传统文化里,它们承载着诸多吉祥寓意。比如,白菜寓意“百财”,葫芦寓意“福禄”,荔枝寓意“大利”,葡萄、石榴、枇杷等多籽水果寓意“多子多福”等。
笔走龙蛇的葡萄藤叶
“灌园学圃,昔人所请,而早韭晚菘,来禽青李,皆如翰林子墨之美谈,是则蔬果宜有见于丹青也。陈有顾野王,五代有唐垓辈,本朝有郭元芳、释居宁之流……”蔬果画是花鸟画的一个分支,最早成章节提出蔬果画理论的是宋代《宣和画谱》的“蔬果篇”。该书的作者认为,最早将蔬果引入画面的是南北朝时陈国的顾野王。
由隋唐至五代,一些著名画家开始创作蔬果题材的画作,部分作品流传于世。比如唐代边鸾的《蜂蝶茄菜图》《夭桃图》,五代南唐徐熙的《茄菜草虫图》《果子图》,五代南唐丁谦的《写生莲藕图》《写生葱图》等。
宋元时期,蔬果画在技法和表达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呈现出明显的文人画特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南宋许迪的《野蔬草虫图》,画面上绘有白菜、蚱蜢、蝴蝶、蜻蜓。许迪是江苏常州人,描绘草虫精妙入神,其风格源自画僧居宁。这幅《野蔬草虫图》呈现的景致十分简单,地上有一株白菜和一只蚱蜢,另有一蝴蝶、一蜻蜓飞于空中,它们分别占据了画幅的四个角落。这样的构图原本略显呆板,但因每一物都刻画得巧妙灵动、栩栩如生,整幅画仍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观感。
南宋后期的画家温日观,擅草书,又特别喜欢画水墨葡萄。他创作的《葡萄图》自成一家,人们称其为“温葡萄”。元代长谷真逸辑《农田余话》记载:“温日观夜于月下视葡萄影,有悟,出新意,似飞白书体为之,酒酣兴发,以手泼墨,然后挥墨,迅于行草,收拾散落,顷刻而就,如神,甚奇特也。”“元诗四大家”之一杨载曾作诗评价他的画:“醉中捉笔两眼花,倚檐架子欹复斜;翠藤盘屈那可辨,但见满纸生龙蛇。”由此可见,温日观将书法和绘画技巧熔于一炉,用草书笔法绘就葡萄的藤蔓和枝叶,可谓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明代画家徐渭的《水墨葡萄图》亦采用了草书笔法,但相较于温日观的《葡萄图》,更显狂放洒脱。这幅画叶、果均用淡墨加胶矾挥洒,墨气淋漓酣畅,产生了极佳的晕散效果。从细节看,葡萄叶多为浓淡相宜的墨块,果实则呈点状,已超越形似,是一种大写意的风格。
清润雅洁的蔬果写生
明清时期,以沈周、徐渭、恽寿平等为代表的画家在创作蔬果画时,更注重笔墨的运用,他们呈现的蔬果已褪去甜熟之味,多用淡色,注重以墨色区分层次。清代画家恽寿平曾专门以“果蔬”为主题,画了一套写生册,将清润雅洁的画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恽寿平,又字正叔,别号南田,江苏常州人,是清代画坛主流画家“四王吴恽”之一,以花卉见长,兼能山水。据传,他初画山水,与王翚(huī,字石谷)交谊甚厚,自以为不能超过王石谷,便说:“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舍山水而专攻花卉,其实从现存的《山水轴》等作品看,其山水画笔墨洒脱秀逸,不逊于“四王”。
恽寿平的花卉画影响之大,以至于《国朝画征录》载:“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常州画派生徒甚众,至今不绝。他笔下的花卉,设色清雅,逸气充沛,富有文人气质。
此果蔬写生册共计12开,其中6开是恽寿平写生的果蔬作品,其余6开是刘墉的题跋。恽寿平所绘的《瓯香馆写生册》有多幅,以花卉为主,果蔬较少见。而此册绘丝瓜、竹笋、葡萄、茄子、白菜、芋头,亦有花卉之雅韵,难得一见。
国画的写生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主旨,优秀的画者善于用高度概括的笔墨语言表达物象、承载诗情、记录生活。恽寿平的《果蔬写生册》,画丝瓜纯以水墨画就,浓淡染出瓜、叶的阴阳向背,瓜络的勾勒稳健含蓄,瓜的敦直与藤蔓的盘曲形成对比。画竹笋,则以竹子为配,竹子清健挺劲,笋子稚嫩,石绿与赭红相伴,画面清朗可爱。茄子的画法是没骨技法,画家以笔尖和笔肚不同的色彩绘出茄子的颜色,叶片上似乎能看到颜色的流动。白菜亦用水墨绘成,构图直上,以一片低垂的叶子打破构图之直势,以墨分五色,染出叶子的色泽层次。两个芋头并排,一大一小,看似失于板正,然以错落参差的落款相配,又恰到好处。
在创作路径方面,恽寿平的作品以小写意没骨画法为主,勾花点叶,有平淡天真之味。他在题跋里写道:“还忆山堂夜卧迟,寒灯呼友更吟诗。地炉松火同煨芋,自起推窗看雪时。”画家寒夜与友人围炉看雪、煨芋吟诗,既安顿了肚腹,又抒发了诗情。
安贫自守的岁朝清供图
谈到蔬果画,清代梅镠收藏的《岁朝图》也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此《岁朝图》为清人若泉所作,绘有藤篮,篮内有梅花、水仙、佛手,以及柿子、菱角等水果,旁边的火炉上摆着火盆、茶壶、火钳,这是较为典型的岁朝清供图。“岁朝”指的是大年初一,“清供”的意思是“清雅的贡品”。大年初一,在厅堂、书斋里摆上时令果蔬,祈福纳吉,除岁迎春,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岁朝的“贡品”一般有佛手,取神灵庇佑之意;有水仙,为时令鲜花,寄托阖家团圆之盼;有柿子,表达日子红红火火、事事如意的愿望。而梅花和茶壶,则意味着有傲霜斗雪的气节,也展现了画家品茗赏花、怡然自得的隐居之乐。
明清时期的文人,喜欢在画上题诗,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旨趣。此幅《岁朝图》上,写有一首元代诗人吕思诚的诗作《戏题》:
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躇;
瓶中有醋堪和菜,囊里无钱莫卖鱼。
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在这首诗中,吕思诚描写了自己和妻子拮据窘迫的岁朝生活,并略带轻松地自嘲自解。若泉题此诗于画上,意在表达文人安贫乐道的志趣,似孔子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此画用笔古朴浑穆,融入了金石笔意,这是清中期以后写意画发展的一大趋势。以金石笔意入画,肇始于“扬州八怪”,至以赵之谦、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派”传承发展,后又有齐白石扛起金石气味大写意画之大旗,数百年间延续不绝。
B02/B15版谜底(由上至下):菠萝蜜、荔枝、黄皮、山栏稻、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