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庆江
苏轼在诗词文章中写了大量动物,这些动物或者属于写实,成为他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或者属于写意,即通过动物来体现他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鲜明的生命观。
在苏轼看来,人的一生往往是飘忽不定,很难预测,就如同飞鸿一样。“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首诗写于嘉祐六年(1061年),彼时,苏轼刚刚踏上仕途就不得不和朝夕相处的弟弟苏辙分别,因此感受到个人际遇的不定。而“雪泥鸿爪”更是让人感受到,个人无论多么卓然超越,但是终究还是过于渺小,注定无法在浩瀚的时空中留下痕迹,真可谓是“沧海一粟”。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需要悲观,尽管生命无法在时空中留痕,惊鸿一瞥却也是足够精彩,完全不需要“计东西”。可以说,苏轼通过“飞鸿”体会到的生命观,就是在旷达、自我满足的基础上寻找自我安适。
在海南时,他最开始一直因为“环视水天无际”而心生悲凉,继而从蚂蚁身上找到生命的体悟,最终形成超越性的生命观,从而让自己真正意义上爱上海南岛,并且有了“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真情流露。
通过苏轼诗词文章中对于动物的描写,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悲天悯人的生命观。因为受到信佛的母亲的影响,苏轼从小都不喜欢杀生。尤其是经历“乌台诗案”之后,更是下定决心“不复杀一物”。您想想,苏轼在湖州任上遭遇“乌台诗案”,御史台的人快马如飞地赶往湖州,当众把他从官舍里拖拽出来,“拉一太守如驱犬鸡”,相当于示众。在狱中时,苏轼也觉得自己“不异鸡鸭之在庖厨”。这种切肤之痛,让苏轼感受到人的生命其实并不比动物更高贵。也正因为如此,苏轼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放生的行为,因为他感受到:“东坡也是可怜人……正似此鱼逃网中。”海南当地因为医疗落后,人们以牛为药,经常杀牛治病,最终导致人亡牛死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苏轼为当地百姓书写柳宗元的《牛赋》,劝说大家不要随意杀牛。
从苏轼描写的动物诗文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对动物有着先天的仁慈之情:“我哀篮中蛤,闭口护残汁。又哀网中鱼,开口吐微湿。”“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也正因为如此,苏轼在怜惜动植物生命的同时,尽量少向大自然索取,过着粗衣淡食的生活,甚至以少吃肉多吃素来养生。比如,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知密州时,日食杞菊,结果是“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这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反而有利于身体的康健,促使他返老还童。或许如此,才让苏轼具有了旺盛的创作力,给我们留下无尽的精神瑰宝。
(作者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