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刘梦晓
泰越航线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首航、“顺德新港-洋浦港”内外贸同船班轮航线开通、首批化工货物入库洋浦国际智慧供应链中心、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成立……在洋浦这个海南自贸港“样板间”里,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
从初步形成以中转运输服务和临港产业服务为核心的港航物流产业集聚区,到打造三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再到不断开展多场景的封关压力测试,儋州洋浦正不断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样板间”的示范引领作用。儋洋一体化发展以来,儋州洋浦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全局,聚焦“更加开放”“更有深度”,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推进港产城科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发展的“大提速”:
2023年,洋浦地区生产总值581.4亿元,是2019年的2.2倍;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217.29亿元,是2019年的1.4倍;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元,是2019年的2.5倍。洋浦保税港区的数字则更加亮眼:2023年企业营业收入4307.2亿元,是2019年的199.6倍;税收27.2亿元,是2019年的226.6倍;货物进出口总额614.3亿元,是2019年的163.7倍。
成十倍、百倍的增长中,儋洋经济圈聚合效应全面提升。
强:补链强链
产业体系持续升级
近日,与渐寒的天气不同,海南炼化年产100万吨乙烯厂区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石化新材料产业是儋州洋浦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最近,该产业迎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截至今年11月底,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海南省首个千亿级制造业集群。
2023年2月,海南炼化100万吨乙烯项目龙头装置——乙烯蒸汽裂解装置投料开车成功,标志着该项目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了海南乙烯工业“零”的突破,意味着儋州洋浦着力打造的石化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成型。目前,洋浦已经形成油品、芳烃、烯烃和新材料四路并行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实现从能源型向新材料型的转型升级。
“我们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明年计划开发10个以上的高端绿色新材料。”海南炼化聚烯烃部经理刘宏伟说。
近年来,儋州洋浦积极构建“3+N+N”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绿色石化新材料、港航物流、商贸服务(国际贸易)三个千亿级业态和健康食品加工、清洁能源、生物制药、智能制造等若干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
12月19日,伴随着浪花翻涌,目前全球最大的无限航区重大件甲板运输船“盛畅777”轮吉水,成为“中国洋浦港”的新成员。目前,注册“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数量已经达到47艘,总吨位达到533.21万吨,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居全国第二。
无论何时来到洋浦港,这里总是很繁忙。近年来,洋浦充分发挥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区位优势,充分运用“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等自贸港航运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带动洋浦港航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2023年,洋浦港入选全省首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初步形成以中转运输服务和临港产业服务为核心的港航物流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建成集装箱、散杂货、原油、天然气等各类生产性泊位55个,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1.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220万标箱。水运周转量由2020年的2180亿吨公里增长到2023年的9020.3亿吨公里,今年预计将突破万亿吨公里。集装箱吞吐量由2020年的101.9万标箱提升到2023年的183.35万标箱,在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中排名第85位。在通道体系建设方面,洋浦港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49条,其中内贸航线23条,外贸航线26条。
当前,儋州洋浦正抢抓机遇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产业,在四条新赛道上“加速跑”。儋州西北海域,大唐CZ3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的一个个巨型“风车”正吊装入海。与此同时,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和大唐CZ3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的海上升压站也已完成安装。根据施工计划,两个海上风电项目今年年底将基本具备发电条件,全容量并网发电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72亿千瓦时。
扩:政策溢出
压力测试场景更丰富多元
“之前我们企业不在该政策适用范围内,‘三不限’原则发布后,海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开展政策宣讲,让我们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发展效益,提升竞争力。”今年11月,海南欧亿家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完成的22吨熟制猪肉制品顺利通关内销,在享受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后,总货值79.1万元的产品免征关税约4万元。
海南欧亿家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儋州工业园王五片区,过去并不能享受免税政策。当“三不限”(不局限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内、不局限于海关高级认证企业、不局限于加工增值政策)原则落地之后,该公司成为享受洋浦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红利外溢的首家企业。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贸港最核心的税收政策之一,2021年7月8日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落地实施,后逐步扩大至海南岛内的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13个重点园区。从点到面,洋浦政策扩区的成果正在显现:截至今年10月,我省共有30家企业开展加工增值业务,内销货值近60亿元,免征关税约4.8亿元。
更早之前,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进口的一批5.3万吨免除自动进口许可证的煤炭顺利在洋浦海关报关审核通过,标志着洋浦保税港区“精简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政策扩区试点首单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内落地。企业在进口有关货物时,不再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进口自动许可证件,即可向海关进行报关,进一步精简进口许可证件的要求,降低企业的生产和时间成本,压缩报关所需材料,提高企业通关效率。
如今,包括“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和“精简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政策在内,洋浦还落地了“简化企业申报”扩区试点政策,并在儋州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扩大试点,不断丰富压力测试样本和应用场景。
暖:宜居宜业
港产城科融合发展
“我每周要做3次透析,以前都要坐1小时车到那大接受治疗,一来一回大半天,现在,到医院只需要10分钟。”近日,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血液透析室,家住儋州海花岛的彭女士正在进行例行透析治疗。从需要长途奔波到那大甚至海口、三亚看病,到如今医院就在“家门口”,环湾新城居民就诊体验感大幅上升。而这正是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开设的初衷之一——为周边常住人群提供基础性医疗服务,确保多发病、常见病能得到及时诊治。
政策范围不断扩大,产业不断发展,儋州洋浦着力破解“洋浦有产无城、儋州有城无产”的发展困境,以新英湾为核心,将洋浦及周边“一区七镇”纳入版图,高质量推进环新英湾规划建设。通过环湾新城起步区聚合效应带动,儋州洋浦将城市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人文精神、社会治理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实施,推动洋浦经济开发区、环湾新城、儋州工业园联动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增强环湾新城城市功能,加快推动“港产城科”一体化发展,让企业家放心投资、舒心创业、安心发展。
10月,滨海新区未来社区(一期)项目14栋26个单体结构全部封顶,一个健康生态、舒适宜居的生活区正逐步成型。该项目建设1864套保障性安置房,不仅将环湾新城配套最好的区位留给搬迁群众,还引入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电控、智能物业等,让居民生活更便利。再放眼海南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洋浦疏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桥墩之间,挥汗如雨,宽阔的八车道已初见雏形。
医院学校就在“家门口”,路更宽了,城市更繁华了,生活更方便了。近年来,洋浦产城融合安居工程、环湾新区邻里中心项目、儋州新英湾黄冈高级实验中学、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等城市功能载体拔地而起,洋浦“四纵五横”的骨干路网已经形成,高品质城市生活配套设施服务企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自由贸易港区域中心城市正在飞速孕育。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实现封关运作。作为海南自贸港“样板间”,洋浦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将以“一个行动方案+五个行动计划+N个工作任务清单”为工作抓手,推动洋浦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儋州市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本报那大12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