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尤梦瑜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表彰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南临高的陈重私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6日,陈重私随其他提名奖获得者返琼,面对鲜花和掌声,23岁的腼腆大男孩言简意赅:“我做的这些事都是子女该做的分内事。这些年里,我们全家得到了不少人的帮助,感谢、感恩!”
11月7日,海南日报记者跟随陈重私,来到他和已故母亲居住的出租屋。这间屋子,记录了一个大男孩“带着妈妈上大学”的心酸与不易,更见证了一个年轻人在磨砺中的顽强成长。
父殁母病
他早早扛起当家重担
热腾腾的蒸气,从电饭煲里呼呼地“蹿”出来,出租屋里很快飘满了饭香。
“今天中午吃排骨炖萝卜。”见到记者和陈重私回屋,弟弟陈重宏便报起“菜单”。
记者环顾四周,除了洗手间和小阳台,只见到一间屋子,被两张连着摆放的木板床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虽然屋内空间狭小、杂物很多,但兄弟俩却尽可能地把房间收拾得整洁有序。
坐在床边,陈重私郑重地拿出专门存放全国道德模范奖章的木制盒子,取出奖章,轻轻抚摸,若有所思。顺着他的目光向前看去,母亲生前使用的双拐还摆放在角落。
翻开陈重私的人生扉页,“多舛”二字映入眼帘: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11岁时,本就因小儿麻痹症而双腿残疾的母亲又患上红斑狼疮。起初,亲人们会帮着他照顾母亲,但进入中学后,照顾母亲、抚养弟弟的重担就落在了陈重私肩上。
“罹患红斑狼疮,较麻烦的是需经常住院,并且长年要靠药物维持治疗。”关于如何护理红斑狼疮患者,陈重私已经成了“半个专家”。这些年来,药物如何用,护理要注意什么,他熟记于心。
为照顾家庭,陈重私在高考前,所有志愿都填报了省内大学。
“如果不考虑家庭,你最想去哪里读书?”面对记者提问,陈重私有些兴奋地说:“去北方!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看雪。”“这次去北京差点就能看到雪了,上午我们离开,下午北京就迎来了第一场雪……”
携母求学
他竭尽全力守护这个家
2018年,陈重私考上大学。去海口前,陈重私决定带着母亲去上学,并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守住这个家。
来到海口后,为了给母亲治病,医院、学校两头跑,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给老师当助手、去酒店端盘子、在超市搬货物……在校4年,为了攒医药费、生活费,陈重私做过许多兼职。每次应聘时,他只要求对方,让自己中午、晚上可以抽空回家,“要回去给妈妈做饭”。
同学们觉得陈重私每天都很忙,“一下课就不见人了”。当陈重私的母亲又一次住院治疗时,大家带着水果去探望,才知道陈重私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有多么紧凑——
上午6点起床,给妈妈做早餐,再赶去上课。中午回家做午饭,遇到下午没课的时候,争取做兼职。晚上回家做晚饭、做家务,忙到半夜,才有时间温习功课……
弟弟陈重宏此前在海口桂林洋就读中专,一到周末,就想来到这间出租屋,共同照顾妈妈。可陈重私经常拒绝弟弟,还严厉地“教训”对方:“好好待在学校,这里你不用操心……”事实上,陈重私彼时已分身乏术,只是在靠着最初定的目标“撑下去”。
为了“撑下去”,陈重私竭尽全力。多年来,他并没有因为照顾家庭而耽误学业,一直在学校保持着较好的成绩。2020年,陈重私获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并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了《人民日报》。
当陈重私将证书和5000元奖学金交到母亲手里,病榻上的母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让爱延续
他将以己之力帮助更多人
2020年9月,陈重私的母亲再次住院,最终离开了人世。对陈重私而言,疼痛过后,生活还要继续。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6月,陈重私顺利毕业,进入中建一局北京分公司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部,担任机电部机电工长。靠着床边,他给记者算了算到手的工资,笑着说,虽然数目不算很多,但已足够解决他和弟弟的吃穿用度。
对陈重私而言,手里这枚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不只是对他孝老爱亲的肯定,更是一枚沉甸甸的成长勋章。多年来感受着来自社会的关爱,陈重私深有体悟:“我工作了,也要像那些帮助过我的热心人一样,去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
如今,19岁的陈重宏考进了哥哥的母校,搬进了哥哥一直租住的房子里,而哥哥因为工作,平时都住在宿舍里,只在周末,才能在这间出租屋围着吃饭、小聚一下。
聊起对未来的计划,陈重私说,他想先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带着弟弟去一个北方城市走走,看看兄弟俩人生中的第一场雪。
妈妈走了,但小屋里依然有着家的味道。(本报海口11月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