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记者黎鹏 采访整理
读书早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出生在湖北东部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能接触到的图书资源非常有限,平时在家只能看到一些漫画书。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一到周末我就想办法往县城跑,为的就是逛书店。
上高中时,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给我推荐名作家的诗歌、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还鼓励我扩大阅读面,读一些散文和随笔。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总是把零花钱攒下来,一有时间就去县城买书。
有一次,我又去县城“淘”书,看到喜欢的书便毫不犹豫付钱,买到最后身上的钱不够坐车回家,幸好存折里还有10块钱。只能去银行柜台把钱取出来坐车回家。
因为经常买书,高中毕业时,我已建立一个自己的小书库。2005年9月,我背着30本书漂洋过海来到海口上大学,为了防止丢失,我在每本书上都做了记号,它们是我最珍视的宝贝。
大学期间,每名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最多只能借5本书,我的借阅额度基本上都是满的。为了多借些书来读,我就请周围的朋友帮我去图书馆借书,把他们没用完的借阅额度用完。毕业后,我留在海南发展,先后干过广告文案、项目策划等工作。2018年,我辞掉文化创意公司的工作,成为一名职业卖书人,4年后又开办了迷途书店。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又回到了书本旁边。
在漫长的阅读生涯中,我逐渐养成了发散式的读书习惯。经常是这样: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里面的一些知识点让我产生了疑问,这些疑问,促使我去阅读更多的书籍。比如,我在书中读到了楼兰,便会思考历史上的楼兰古国是怎么消亡的,于是购买了一些关于楼兰古国的书。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能够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比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更有效率和价值。
每个人的阅读习惯都不一样。我喜欢在阅读时拿着一支笔,划出自认为重要的地方,以加深印象。
读书不仅要读正文,还应看注释。有的学术著作知识密度比较高,认真看它的注释,往往能学到新的知识点,也有利于我们理解正文的内容。前一阵子我刚读完美国汉学家魏斐德的作品《洪业——清朝开国史》,这本书系统解构明朝是怎样陷入困局的同时,也展现了清朝从新生走向辉煌的过程。书中三分之一的页面都是注释。每读完一章,我都会细读这一部分的注释,用了差不多半个月才把整本书读完。
有人问我如何找到读书的快乐,我建议带着延迟满足的心态去阅读,比如,自己觉得非常好的书,可以花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去慢慢品读,而不是迫不及待地把书读完丢到一边。尤其是经典作品,长时间阅读会让人更有感悟。
(查济系海口迷途书店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