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4月22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文老师薛英子:
不要怕孩子读“闲书”
薛英子

  ■ 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 采访整理

  我上小学时,天涯社区正如日中天,出了许多“神帖”,有一篇点击量很高的《暗访记者亲身经历》被整理出版。该系列的前三本,我反复读了不下五遍。

  现在看来,里面的许多故事不免有夸大之嫌,一些社会底层的灰色地带看起来也缺乏“正能量”,但是它在我年幼的心灵留下了许多永不磨灭的印记:它让我了解了调查记者这个伟大的群体,使我始终保持一种“向下”的价值观和对社会议题的关注,让我意识到有时单纯进行道德判断并不符合复杂人性和多元社会的真实状况。这些对我后来的知识趣味和价值立场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随着成长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我们逐渐有能力辩证看待书籍中的内容,而一本好书留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些朴素却深刻的情感体验,后者有时甚至会伴随我们一生。

  在信息时代聊读书,令人担忧的诸如“碎片化阅读”“信息茧房”“低专注度”等话题已是老生常谈了。时钟可以回到原点,但我们已不可能回到纯纸媒时代,所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阅读趣味和多元媒介素养,或许才是通往未来的最好出路。

  当许多人对阅读现状感到悲观时,我却在校园里看到了不一般的风景——图书馆阅览室里总是有捧着书读得津津有味的学生;有的学生看到书本或借书卡上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学长学姐的名字,很受触动。这是知识与情感建立的超时空链接,人类需要这样的瞬间。所以我相信只要有人热爱生活、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阅读就不会消亡。我们更需要追问的是: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阅读是否能够真正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城市是否具备足够的人文关怀,为阅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及资源?

  除了大环境,个人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对青少年来说,首先是书本的选择。不能一股脑儿把“青少年必读书目”塞给孩子。有些书的确是经典,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要到达一定的人生阶段、拥有一定的阅历再去读,才能心有戚戚。读不下去的书不必强求,也不要害怕让孩子接触“闲书”,我的阅读爱好恰恰是在少年时期的“闲书”堆里培养起来的。

  其次是广泛涉猎,如果执着于“有用”,比如为了写作文、增加谈资等,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陶渊明曾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会意”往往是大量阅读后的妙心偶得,真正享受过这般快乐,才会将书籍视为自己一生的伙伴。

  对于许多成年人而言,“开始”是阅读中最难的事。如果说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手机,那不妨“化敌为友”,挖掘微信公众号的优质内容,或利用豆瓣读书、微信读书等APP发现好书,看看陌生人的读书心得或与书友交流,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最重要的是明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阅读会让我们获得一种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能力。

  我始终相信,在“内卷”的科技、经济赛道之外,会有一条属于精神空间的小路绵延并行,它通向我们的内心世界。

  海岛的夏季将至,何以消暑?一起静下心来,在阅读中寻找清凉世界吧。

  (薛英子系海南中学语文老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民生新闻
   第004版:昌江视点
   第005版:中国新闻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广告
   第008版:文旅周刊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讲谭
   第015版:艺术
   第016版:故事
   第017版:物种
   第018版:海之南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文苑
   第021版:聊吧
   第022版:随笔
   第024版:影视
我的读书生活
一本书的力量如此神奇
像登梯一样深读好书
体会慢读的美妙感受
不要怕孩子读“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