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代名帖:
书家笔下茶米事
颜真卿雕像。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怀素《苦笋帖》。
欧阳询《平安帖》。
颜真卿《乞米帖》。

  ■ 李玉萍

  唐代书法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唐代书家们一改魏晋书法的疏朗风流之气,在书法结体、用笔上多行规范之举,形成了“唐人尚法”的新局面。当时的书法,一如盛唐气象,法度森严,堂堂正正,开辟了前古未有之境界,铸造了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古代书家书写手札时,大多是随意的,没有太多刻意的修饰,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性情。唐代书法既有理性之美,又有意趣之美,这份意趣在行草手札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3件唐代著名书法家留下的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行草手札,感受唐代书法的率真和唐代书法家们的真实生活。

  《平安帖》:

  罕见的欧体行书

  生于武勋世家的欧阳询偏偏喜文,尤对书法异常痴迷。相传,有一次出门游玩,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写的石碑,初看几眼,觉得写得一般。离开石碑几百步后,欧阳询又返回石碑旁,心想索靖既为一代书法名家,其作品必有精妙之处。于是,伫立碑前,反复观瞻、细细考究,累了或坐或卧,手上或临或摹,越看越痴迷,越看越激动,深深地被索靖的书法吸引。不知不觉中,欧阳询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

  欧阳询一生与墨为友,创造出端丽的欧体楷书,被誉为“翰墨之冠”“唐人楷书第一”,对后世书家和书法爱好者影响极大。欧阳询不仅楷书名满天下,他在隶书、行草书等方面均造诣非凡。他的行书作品传世数量很少,更显珍贵。《平安帖》亦称《五月帖》,是罕见的欧阳询行书作品,是一封信札,为墨纸拓本,被收录于《淳化阁帖》中。其原文为:“五月中得足下书,知道体平安,吾气力尚未能平复,极欲知君等信息。比忧散散不可具言,不复。”这段文字共4行、37字。短短数语,与朋友互相通报近况,简洁明了。语言平常朴素,却凝聚着朋友之间恳切的关怀之情。

  《平安帖》书体虽为行书,但用笔俏丽,不激不厉,出规入矩,未越于法度之外。笔画兼具豪放洒脱和稳重沉稳,线条虚实结合、自然流畅,质感丰富、个性鲜明。字与字之间,意连笔不连,轻松浅显地将意象之美纳入了规矩严谨的法度之中,气韵生动的信息浓缩在了方正的片纸尺幅之内,“法”与“意”得到完美融合。《平安帖》是不可多得的欧阳询行书作品,风格与其楷书一脉相通,于规矩之中打开一片天地。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书断》中这样评价欧阳询的行楷:“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奇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乞米帖》:

  尴尬时刻见高洁

  《乞米帖》是颜真卿的一幅行书手札,是他无米下锅,向友人借米时写下的借条。公元765年,关中大旱,江南水灾,农作物歉收。颜真卿一家到了“举家食粥,来以数月,今又罄竭”的地步,于是他不得不向同事李太保求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谈到困窘的原因,他在手札的开篇处直言不讳,是自己“拙于生事”造成了这一局面。由此可推测,除了俸禄,颜真卿当时没有其他的生财之道。与朋友关系再好,提到借粮也难免尴尬,所以他说“仍恕干烦也”。

  《乞米帖》正文共4行、44字,书法结体拙中见巧、厚而圆浑,如折钗股、锥画沙,圆劲周到,雄健之气溢于字间,充分展现了颜真卿书法的特点。《乞米帖》是颜真卿的一幅极为精练的小行书作品,真迹在北宋时尚传于世,范仲淹曾为它写过题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曾记载此帖,现存的为南宋《忠义堂帖》刻本。

  北宋文学家黄裳说:“予观鲁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贫贱为愧,故能守道,虽犯难不可屈。刚正之气,发于诚心,与其字体无异也。”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对颜真卿也十分推崇,评其“最为杰思,想其忠义愤发,顿挫郁屈,意不在字,天真罄露,在于此书”。《乞米帖》不仅是书法艺术领域的一件珍宝,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向人借粮的颜真卿自觉尴尬,但后人却从这件书札中读到了他的高洁。颜真卿在朝为官,能保持浩然正气,恪守清廉,安贫乐道,书品好,人品更佳。这也是这件书札超出书法范畴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苦笋帖》:

  香茶苦笋异常佳

  草书大家怀素写的《苦笋帖》是一件仅有14字的手札。原文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怀素在简洁快速、惊艳绝伦的运笔中一气呵成写完全篇,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流淌的书法旋律、非凡的书写气势,还有他知茶爱茗的雅趣,以及书伴茶香、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可谓是“香茶苦笋异常佳,帖中感惠留佳话”。

  《苦笋帖》的字体为草书,在章法上颇具特色,很有个性。全文上疏下紧、上轻下重、上放下收,形成一种两段式的视觉感受,整体字形方面有轮廓大小对比和内部空间疏密对比。作者书写时运笔快速,挥洒自如,笔意如骤雨旋风,飞动运转。点画粗细浓淡相宜,结字大小正斜相依,线条柔中带刚,字态神采飞扬。通篇字圆锋正,墨彩如新,精练流逸,虽变化无常,仍居于法度之中,书风直逼二王。此帖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佳作。清吴其贞在《书画记》中评价《苦笋帖》:“书法秀健,结构舒畅,为素师超妙入神之书。”观赏这件手札,不仅能欣赏到娴熟的笔法及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还能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精气神。

  《苦笋帖》是一件几乎没有争议的怀素传世真迹,狭小的尺牍上,大部分空白处已被历代藏家的印戳占据,历代著名书法人士的题跋,证明了这件书札的分量及其在书法界的地位。众多的收藏者中,就有清代乾隆皇帝,他用“醉僧逸翰”这4个字,给予这件书法作品盛赞。此帖属绢本墨迹,字写在绢上,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曾考证:“唐人写信用绢,是当时的习俗。”

  据传,茶圣陆羽和怀素相识,且交情不浅,怀素在《苦笋帖》中邀来吃笋喝茶的友人,便是陆羽。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本省新闻
   第005版:专题
   第006版:中国新闻
   第007版:世界新闻
   第008版:广告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故事
   第014版:往事
   第015版:人物
   第016版:讲谭
   第017版:书法
   第018版:鉴藏
   第019版:艺术
   第020版:文化
   第021版:悦读
   第022版:逝者
   第024版:影视
书家笔下茶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