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29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画的用彩
青小衣
  《我早已不属于自己》中的插画。 资料图

  提起海南,脑海中就会出现椰树成林、槟榔飘香等热带的风物,同时还会产生一种遥远的距离感。尤其是对于一个没有去过海南的人,那里就是天涯海角,是天边所在。后来读了王晓冰的诗画集《我早已不属于自己》,发现海南好像变得不那么遥远陌生了。再提到海南,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海南有王晓冰,她在那里写诗,作画,很好地生活着。

  在《我早已不属于自己》中,王晓冰已经从“小我”尝试着走向了“大我”,她已经不属于她自己了,而是属于她笔下的每一行文字,每一种事物,每一抹色彩。她的视野之广,角度之宽,思虑之理性深刻,表达之干净利落,都让人惊喜和叹服。她好像随身带着许多触角,随时随地去触摸,感受,琢磨,品味着面前的世界。这些诗画让人在不知不觉的审美中,以一种新奇、振奋的亲和力,愉悦地完成了视觉魅力和情感魅力的双重功效。

  在这本诗画集中,作者做到了意味性和趣味性的叠加。晓冰的这些诗画深入浅出,寄意深远,又生动有趣,吸引读者。梁启超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和作用。

  晓冰诗歌中的意象和画作中异形的主体,大都来自孩子的世界,带着童真稚趣,可以说是对孩子的世界做了深度的探究,以趣味性呈现出来。但这些看似简单的诗画,又在简单中阐释着深刻的道理和哲思,成为情感抒发的直接利器。所以说,它们既是孩子的,又是成人的。同时,诗歌的意味性也令人迷醉。晓冰对事物的感受独特而细致入微,她的诗歌从小处入手,却呈现出大意味,她的画极具画意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捧读一首小诗,欣赏每一幅画作,这些看似临时搭配在一起的物象,在思悟中常常让人从一种意味中生发出新的意味来,隐喻和象征的使用,让诗画冲破小小的纸页,把人带进更大更广的思维空间去。如《偏心》《空》等。

  此外,这本诗画集,诗与画形成了互为引导和启发。我们都知道唐朝的王维不仅诗歌写得好,他的绘画也是上乘的。苏轼评价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觉得晓冰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这些充满哲思与隐喻的诗画,具有内在的强大关联,诗与画形成了一种互为引导和启发的关系,二者相互补充和成全。诗歌引导着读者对画作进行深入思考,画作又作为隐喻呈现出来,对诗歌进行阐释和补充。这种关系就像种子和泥土,种子埋在泥土里,二者同时完成使命。这些诗画互为种子,又是彼此存在的泥土,浑然天成在一起。画作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使诗歌得到更完整的呈现。简单说,如果对其一存在茫然性就去欣赏另一方。二者互补,相得益彰,而不是简单地一个对另一个进行解读。如《易碎品》《左右》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诗画集于稳定中存在着变调和多意性。在晓冰诗歌中,还常常呈现一种突然的转化或者转身,不但使得趣味性增加,同时还埋下了隐喻,这就是晓冰的诗画在稳定中存在着变调和多意性。可能因为诗和画是互为形成的缘故,在诗歌中还经常出现两种观点同时呈现,形成互为和互否。这样就给人一种去掉围栏的感觉。但又恰恰是无遮拦的“示众”,形成了诗歌带给不同读者的多意性。这种多意性,又因为是诗和画同时呈现的,使画作的解读空间也被拉大了。如《变形记》《简史》等。

  我们都知道好诗就是深者不觉浅,浅者不觉深。我觉得,晓冰做到了这一点。她的诗与画是互为隐喻,互为象征的关系,也很好地完成了趣味性和意味性的叠加,使诗和画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诗歌的语言和画作的用彩都比较干净,让人过目不忘。所以,欣赏这些诗画,就像喝一杯水,透明的水,只有仔细品尝才知道它是味道是甜的,酸的,还是苦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4版:文明红黑榜
   第005版:本省新闻
   第006版:琼海观察
   第007版:中国新闻
   第008版:中国新闻
   第009版:世界新闻
   第010版:跨越凯旋门——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健康周刊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封面
   第016版:封面
   第017版:海之南
   第018版:新知
   第019版:自然
   第020版:面孔
   第021版:文化
   第022版:讲谭
   第023版:艺术
   第024版:行走
   第025版:悦读
   第026版:随笔
   第028版:影视
家乡的哲思
诗画的用彩
游过偏见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