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字如其人颜真卿
忠义其人 磅礴其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像。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局部)。

  颜真卿《刘中使帖》。

  ■ 林尤葵

  在“书圣”王羲之后,中国书法史上堪与他并行的,也许只有颜真卿。如果说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道家情怀的书法家,那么颜真卿就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儒家情怀的书法家。

  儒学世家 进士出身

  唐代杰出的书法家颜真卿,公元709年出生于长安县敦化坊(今属西安市),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自称琅琊人。其实,他的这一族从十三世祖颜含随晋元帝渡江侨居建康上元(今江苏江宁)开始,早已徙居江南。至北齐颜之推入周,随驾赴长安,世代为官,累世多大儒者。如颜之推,颜真卿五世祖,博识有才辨,尤工书,精字学,著有《颜氏家训》大行于世,凡为人子弟者,人手一册,奉为明训;颜师古,颜真卿曾伯祖,字籀,官至秘书监,曾奉唐太宗命考正《五经》,一一厘正;祖父颜昭甫,也有硕儒之称,擅长篆、隶、草书;父亲颜惟贞自少失怙,寄养在舅氏殷仲容家,与其兄元孙一起授受殷氏笔法。

  家贫无纸笔,颜真卿与兄用黄土饰墙,以木石为笔,画而习之,后来俱以草、楷出名。以木石作笔,书画泥墙,必须提空作业才能挥运,其执法自以撮管或握管为宜。由此推想,颜真卿书写擘窠大书,雄健宽厚,不同凡响,或出自家法。颜氏一族的德行、书翰、文章、学识,子孙相承,形成一门好传统,至颜真卿始融汇一体,并且发扬光大。他的《劝学诗》中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曾勉励过千百年来无数学子。

  公元734年,26岁的颜真卿举进士第,同年进士有王昌龄等;736年,擢拔萃科,即授朝散郎,任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39岁自长安尉擢任监察御史;44岁自殿中侍御史调任武部员外郎;752年,任御史大夫兼京兆尹。

  安史之乱 首举义旗

  公元753年,颜真卿被权臣杨国忠排逐到平原郡担任太守,任职中,他“外宽内明”,俨如循吏,不仅废除了一些苛政,还注意收罗人才,激劝后生。平原郡属于河北道,在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兼河北采访处置使安禄山的管辖之下。此时,安禄山阴蓄谋反已经十年。颜真卿身处虎狼之地,为虞不测之祸,便托以防范霖雨,加紧修固城墙,且登记壮士能人,储备粮米柴草,积极做好反叛乱的准备。

  安禄山自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初九日在范阳起兵,铁骑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十二日渡黄河,下陈留,攻陷东京洛阳,杀戮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弈,然后西向直趋长安。平原郡因已预战事,城守具备,颜真卿乃发动平原郡兵士,招募武举生员、市井勇士至万余人,在平原城西门外设宴犒劳,进行战前动员,颜真卿登台慷慨宣言:“焉有人臣,忍容巨逆?必当竭节,龚行天讨。”一时声泪俱下,热血中肠,万余军民莫不义愤填膺,思拯国难。于是,在安禄山长驱南下,称帝洛阳之际,平原城率先举起了反叛乱的义旗。在平原义旗的感召下,附近诸郡纷纷响应,共推举颜真卿为盟主,统帅诸郡二十余万义军,遂收河北十七郡复归朝廷,李唐王朝军威随之复振于河朔。

  其后,颜真卿取堂邑,克魏郡,首挫叛军逆势,又让功于贺兰进明,质子于刘客奴,资助李光弼,声援郭子仪,且联合诸郡义士,传递朝廷消息,使各路义军相互声援,有效地牵制了安禄山西进力量,使朝廷得以重振旗鼓,共谋抵御之策。唐之不亡,赖颜真卿之力颇多,然真卿不矜功,不伐能,惟以兴复为己任,最后竟拟以败将请罪,“若朝廷必诛败军之罪,以励天下,则王纲可振,死亦何恨?”其家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另辟蹊径 磅礴雄浑

  颜真卿在吸收汉魏、继承王羲之的基础上,独自开辟了一条雄伟壮美的书法之路,磅礴雄浑,这与鲁公忠义正气昭于星月之精神息息相关。

  书法自陈隋以来,渐趋匀整,入唐则更加整饬。一代书家风格的形成,必然经历继承吸纳、熔铸众长、发展诸阶段。颜真卿楷书源于北齐的《文殊般若经碑》《泰山金刚经》,隋代的《曹植庙碑》等。近年南京新出土的东晋《颜谦妇刘氏墓志》,似后来的颜真卿笔风,由此可以推知颜氏先世已存这种书风,只是颜真卿集上诸碑雄浑气质,又吸收初唐之秀逸、中唐之宏博,熔铸而成其雄秀雍容、雄浑静穆、磅礴宇宙之宏大书风,其早、中、晚年楷书代表作如下——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作品,承二王、欧、虞之余风,整篇结构严密,点画精劲,端庄雅致;《东方朔画赞碑》亦为其早期作品,已具雄秀之意,被苏东坡奉为圭臬。

  中年时《郭家庙碑》行笔沉雄,气骨风流,茂密与宽博合于一体,此时颜真卿书风正大、重、厚、宽博之特点已经形成。

  晚年时《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颜家庙碑》等笔力日趋雄浑静穆,雍容磅礴,已臻化境,质朴无华。

  颜真卿的行书深得王羲之书法神髓,遗貌取神,又融入自家楷书雄浑之意,遂另辟蹊径,开一代新风,郁勃沉雄。其最著名的行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争座位帖》《送裴将军诗帖》等。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在安史之乱中就义的堂侄颜季明所写的祭文稿,文稿追述了颜真卿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颜季明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颜杲卿第三子,其父与颜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平原、常山之间,传递消息,联结两郡。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惨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文稿开篇书写情绪稳定、沉静,随着行文深入,抚今追昔,不禁情绪激荡,悲愤交加,节奏不断激越,奔泻而出,悲愤郁勃的书写状态油然而见。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摄人心魄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在颜真卿的行草书作品中,《送裴将军诗帖》是最独特的一件。此帖流传不广,罕为人见,但凡见到此帖的人无不为之振奋,一见倾心,爱不释手。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感叹:“余觅之十数年无可得,今忽睹之,不禁拍案叫绝!”有真迹和刻本两种流传于世。

  《送裴将军诗帖》为书法史瑰宝,作品将楷、行、草三种书体浑然融为一体,长短、大小、肥瘦、斜正变化多端,间杂隶法,此正得王羲之书法神理。作品劲健雄奇、拙朴浑厚,正大磅礴中寓有飞动之势。

  颜真卿古稀之年,李希烈起兵反叛朝廷时,皇上派他去劝降,他知此行凶险,仍以“君命也,焉避之”而慷慨赴难,最终被缢身亡,时年77岁。颜真卿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恪守儒家忠孝之道,舍生取义,成为历史上忠臣义士的典范。

  颜真卿胸怀天下,具家国情怀,其为人必中正大气,不拘小节,其为书才能做到正大宽博、气势磅礴,这也是颜真卿书法杰作形成的内在因素,是今天我们学习景仰的深层理由。(作者系琼台师范学院教授)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自贸港观察|焦点
   第006版:本省新闻关注2024三亚国际茶荟
   第007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刊 礼赞新中国 奋进自贸港·省工商联篇
   第008版:专题
   第009版:中国新闻
   第010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11版:文化周刊
   第012版:健康周刊
   第013版:海南周刊
   第014版:雨林江湖 生存术
   第015版:雨林江湖 大侠
   第016版:雨林江湖 艺术家
   第017版:雨林江湖 扫地僧
   第018版:物种
   第019版:海之南
   第020版:文化
   第022版:故事
   第023版:讲谭
   第024版:行走
   第025版:文苑
   第026版:随笔
   第028版:影视
忠义其人 磅礴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