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道
读《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之前,我先是对书名中的“散为百东坡”有十分的兴趣,这就像是通过一个镜面,来透视一个一直仰视的珍宝,有一种隐秘的快乐。
美国汉学家艾朗诺教授所撰《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英文初版于1994年。今年此书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赵惠俊译成中文,题作《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刊行。这个新加的前缀“散为百东坡”充分显示了汉语的魅力,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这本书的诱惑力毫无疑问会增加许多。
《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以苏轼的生平履历与各种文艺创作为经纬,在最值得关注的断面把握其人生鸿迹。某种层面上,它就是一部评传,“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本书并非苏东坡纯粹意义上的传记,其旨在尽可能多地呈现从苏轼身上散逸出的东坡百相。作者的写作非常耐心,他全面梳理了苏轼的政治履历,并逐一探讨苏轼的诗、词、奏疏、策论、书画题跋、经学注疏等各种文体的著述。使其笔下的苏轼完全突破了单纯文人的局限,而真正地以集政治家、旧党领袖、经学家、哲学家、炼丹家以及文学家、艺术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形象示人。在论述中,作者试图回到苏轼及其亲旧友朋的世界中,理解其诗文作者以外的身份与追求。思想层面重点关注反对王安石变法对苏轼本体论、认识论的影响,论述了注疏儒家经典对其自我表达的重要意义。政治层面,除在朝期间论辩新法得失存废之外,也探讨了苏轼积极推动地方善政的表现,与其行为动因。文学艺术则以诗词创作和书论画论为中心,在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传统的变动关系中,探讨苏轼表达的复杂多面性。
阅读此书的过程,就像是打开了苏轼人生的潘多拉盒,盒中景象万千,令人眼花缭乱。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是西方人,这使得他在著写苏轼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恒定的距离,因而,那些评议会显得更为客观庄重。
三十年前,英文学界对于苏轼兴趣已颇浓厚。早前傅君劢就著有《通往东坡之路:苏轼诗歌格调的形成》,着眼于东坡诗到黄州为止的发展,探寻其风格定型轨迹。但这部书只是聚焦于苏轼人生的某一面向,对于理解苏轼这样丰富的人生,总有着缺憾。而艾朗诺在写作此书时,广泛参考了中日及西方学者相关成果。难得的是,他的思路并没有因此而受限,譬如书名中的“言象行”,就有其独异处,“言”指创作,“行”指事迹,更值得去品读的,是“象”之一字,作者特别作了解答:“‘象’是苏轼在思考议论感知问题的时候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他曾在诗里写下这样的句子‘万象生我目’,以此提醒世人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们的身体条件与心理取向的影响。”由这“象”字的解读,可凸显作者对于苏轼的研究的确很深入。
某种意义上,苏轼哲思的完成,与这“象”字不无关系,禅宗有“无心而应物”之说,这与苏轼的思维模式很是契合。这一点,本书亦有充分的论述,嘉祐五年(1060年)至六年,苏轼的贤良进卷已初步透露消息,关于苏轼与王安石变法,“在全面对抗新法这个主要目标的推动下,苏轼的哲学思想在熙宁三年(1070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这三十年间逐渐发展成熟”。其核心内容,便是反对王安石追求“内向的求道之径”,而强调“知识更应是在接触外部世界的过程中被人所获得”。
在数度被贬期间,苏轼处境困厄。但他一直向外部世界敞开自己,且维持着多元、开放的姿态,艾朗诺认为,其实苏轼作品的高度丰富性就足以反映出促使苏轼提笔创作的原因有多么五花八门。而苏轼人生中这种形形色色的面相,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