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蔡元培先生的传记,心里颇多感慨。
1920年12月,蔡元培以北京大学校长的身份出国考察,当他抵达英国时,伦敦大学政治学教授、社会心理学者怀拉斯热情地邀请蔡元培到家茶叙。
当时,在座的除了怀氏的夫人和女儿外,还有陪同蔡元培一起去的徐志摩。一开始,蔡元培和怀拉斯的谈话由徐当翻译。聊得正起劲时,徐志摩忽然开口道:“蔡校长在法国住了好多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怀夫人与女儿听后非常高兴,立即与蔡元培用法语谈话。
不过,当两人将法文一股脑地“倒”向蔡元培时,蔡元培却尴尬地怔在那里,半天没有开口说话。后来,得知蔡元培会说德语,怀拉斯便接过话头,说他从前到过德国,可是德语好久不说,已不大能说,最终,两人用德语磕磕绊绊地交流了几句,就此将蔡元培不会说法语的事情翻了篇。
当时为什么徐志摩要刻意说蔡元培法语说得好呢?盖因徐志摩出身北大,他的本意是想在国际社交场合捧一捧自己的老校长,不料弄巧成拙,非但没给老校长脸上添光,反而让老校长下不来台,可谓趣事一件。
不过,蔡元培到底格局宽广,他后来提起此事时,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的法语水平一般,怪不得志摩”。为此,他还专门在上海的《文化建设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的读书经验》的文章,同时在文章中作了自我检讨:“自己到了四十岁以后才开始学德文,后来又学法文,我都没有好好儿做那记生字练文法的苦工,而就是生吞活剥地看书。所以,至今不能写一篇合格的文章,作一回短时间的演说,‘更别说与他人顺利畅快地用法语交流了’,之前还曾差点闹了国际笑话。”蔡元培的这番话讲得非常诚恳,没有半点的遮遮掩掩,让众人感受到他襟怀的坦荡,以及一位教育家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