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
  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坐标。资料图

  在景山上拍摄的北京中轴线风光。新华社发

  北京故宫。新华社发

  北京天坛公园。新华社发

  ■ 金松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那么,北京中轴线壮美在何处?其中又蕴含着哪些文化内涵?

  营建:三朝合力的建筑奇迹

  从历史脉络上看,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朝,完成于明朝,清朝及近代以后仍得以继承与延续,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元朝时期,忽必烈于至元元年(1264年)迁都于原金中都,3年后在其东北郊外开始新建元大都。根据主持者刘秉忠的规划设计,元大都以自北向南为主导方向,于今鼓楼西侧立“中心之台”,建“中心阁”并定为元大都中轴线的起点,也是全城平面的几何中心。以中心阁为分界点,元大都形成南、北两条中轴线,其中北侧中轴线由钟鼓楼向北延伸至万宁寺;南侧中轴线以宫城为核心,北起大天寿万宁宫的中心阁,向南经万宁桥,穿过宫城的后载门、崇天门和皇城的灵星门并直达丽正门,全长约3.7公里。其中,南侧中轴线是元大都最重要的中轴线,其形制为明清继承并沿用至今。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二十余万工匠、上百万民夫在元大都中轴线的基础上开始营建新京。用了近15年的时间,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中心位置的宫城紫禁城(今故宫)、御苑万岁山(今景山)、东西对称的社稷坛与太庙、皇城南门承天门(今天安门)、以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天地坛与山川坛(今天坛与先农坛)均修建完毕,明朝也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迁都北京。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廷为强化京城防御而再度兴建北京外城。外城城廓全长28里(先农坛与天坛被包括在内),由此形成“凸”字形的城市格局,南段中轴线也由内城南门正阳门向南延伸至永定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永定门修建完毕。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后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修建永定门瓮城。至此,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整体格局基本形成。

  清朝以后,北京仍为都城,中轴线的规划格局也得以继承,清廷仅对景山、天坛、永定门等建筑群进行了局部改建或增建,后者不仅丰富了北京中轴线景观序列的层次性,也让建筑群的空间韵律更加恢宏壮阔。

  秩序:居中为尊的哲学理念

  1951年,建筑学家梁思成首次提出“北京中轴线”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所谓“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轴线”的“中”,体现的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中心”概念,同时也是封建帝王在“九重宫阙、唯我独尊”的权力象征。

  从建筑格局上看,北京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有如全城的脊梁;北京城则像一个巨大的“中”字,“中”字的中心就是皇宫紫禁城,紫禁城由皇城、内城、外城层层拱卫,体现了传统皇帝“居天下之中”的基本理念。

  “居中为尊”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一大原则。按照《周礼·考工记》的都城规划范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从规划上看,元、明、清三朝的都城建筑格局都严格遵守了《周礼·考工记》所载的理想范式,北京中轴线就是其中最大的证明。

  本质上说,中轴线理念体现的是一种秩序,而后者的要义在于突出中心和主次。早在元朝规划都城建设时,其做法是先定中心点,然后布局其他重要建筑,再次才是修街道、造房子。中轴线的理念也是一样,它强调的是“择中为尊、东西对称”。具体而言,就是帝王宫室为最重要的建筑,建造于都城的中心;然后向南北延伸,依次建造殿堂、庙宇、祭坛等,这种坐北朝南、层层递进的空间格局,目的就是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择中”之外,北京中轴线也讲左右,后者强调的是对称和功能。所谓“左祖右社”,说的是祭祀皇家祖先的太庙和象征国家政权的社稷坛在建筑格局上严谨对称;而所谓“面朝后市”,位于中轴线南北端的正阳门、钟鼓楼一带是元、明、清三朝都城的市肆所在,代表的是“面朝后市”中“市”的部分。这些规划与布置,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与“和”的哲学理念。

  中正:历史文化的千年传承

  从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开始,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也无论北京城的规模与格局如何变化,北京中轴线始终作为京城的中心骨架而存在。从钟鼓楼到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主要由万宁桥、景山、故宫、正阳门等15处遗产建筑构成,由此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宏大古典建筑群。以上建筑自北向南,依次可分为四段,分别为:

  北段:钟鼓楼、万宁桥;

  中段北部:景山、故宫、太庙、社稷坛、端门;

  中段南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南段:正阳门、天坛、先农坛、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永定门。

  如果按功能划分的话,中轴线建筑群又可分为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五大类。其中,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包括故宫、景山、端门;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包括社稷坛、太庙、先农坛、天坛;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包括钟鼓楼、正阳门、永定门;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包括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万宁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则是明清两代帝王前往南郊祭天与亲耕劝农的必经之路。

  1912年清帝退位后,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及所对应的城市空间也在不断变化,原有的宫殿、苑囿、坛庙等场所陆续开放为博物馆或市民公园。其中,1914年被辟为中央公园的社稷坛是中轴线上第一处转变的皇家建筑。之后,先农坛(1915年)、天坛(1918年)、故宫(1925年)、景山(1928年)、太庙(1930年)也陆续对公众开放。

  从元朝至今,北京中轴线见证了元、明、清三朝的沧桑变化,同时也见证了各个朝代的繁荣与衰败。在被岁月剥蚀的同时,北京中轴线既镌刻了皇权思想的“居中为尊”,同时也包含了中华文明的“至中、至正与至和”。在近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北京中轴线记载了帝王的兴衰,同时承载着万千黎民百姓的共同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中轴线其实也是一部中华文明传承与赓续的历史长画卷。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本省新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
   第004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5版:专题
   第006版:文件
   第007版:中国/世界新闻
   第008版:跨越凯旋门——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009版:海南周刊
   第010版:封面
   第011版:封面
   第012版:封面
   第013版:封面
   第014版:封面
   第015版:自然
   第016版:物种
   第017版:乐活
   第018版:文化
   第019版:鉴藏
   第020版:文化
   第021版:讲谭
   第022版:悦读
   第024版:影视
千年古都的文化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