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我特地叩访赤坎古村。赤坎是东方市境内的一个古村落。据正德《琼台志》、《昌化县志》等史料记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琼州封疆,设置十六个郡县,赤坎这块土地,就划入了儋耳郡至来县(后隋炀帝大业三年,改置昌化县)的疆域版图。自此,赤坎有了人间烟火,开始有了文字的记载。
立秋后的岛西,没有往日灼热张扬的火辣,大地日渐变得柔润而凉爽。从四更村到赤坎约六里的路程,道路两旁树梢上的黄叶,纷纷洒落,给路面铺上了秋天的颜色。远处的田野间,随风摇曳着一波波淡黄色的稻浪。当我还在沉迷美丽的秋景时,不知不觉,赤坎古村已突兀地出现在眼前。
走进赤坎,环顾细看,村子周边挺拔着一些遮天蔽日的古榕树、酸梅树。这些古树,树干粗犷、苍劲沉稳,看上去给人一种饱经风霜、年轮久远的感觉。村里的屋舍错落有致,既有小洋楼,也有些斑驳的古砖墙瓦的老屋,熠熠散发着岁月的痕迹。古村北面依偎着潺潺流水的昌化江。江岸边连绵的草木,长势繁茂,郁郁葱葱,空气中夹带着湿润的气息。老屋古树、江水如环的赤坎,既古朴静谧,又清新脱俗。像赤坎这般村貌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美景,实属少见。我漫步在曲径通幽的村道闾巷,如同在穿越时光隧道,体验古村沉淀的岁月。如果说沧桑的古树、古屋,是岁月留给赤坎人的记忆,那么村里的“兴贤祠”,则是世世代代的赤坎人尊师重教、心怀感念的寄托。
兴贤祠坐落在古村入口处的正面,是上世纪80年代,当地的符氏族人为纪念琼崖北宋第一进士符确办私塾、兴教育的义举而募捐重建的。仰望庄重肃穆的兴贤祠,我仿佛觉得它在注视着脚下的这块故地,默默地诉说着古村千年的往事。
据正德《琼台志》、万历《琼州府志》、《广东通志》和符确族谱所载,符确乃入琼始祖符有辰的第六世嫡孙。宋绍圣四年(1097年),符确的父亲符安会从琼州郡城(今府城)移居昌化军宜伦县高麻都(浦源村),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又迁昌化县掌赤坎铺(今东方市赤坎村)。从此,符氏昌化一脉在赤坎村一带繁衍开来。符确(1068年—1140年)少年时期随父迁居昌化赤坎,后师从苏东坡,苦读诗书经史,于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发镇州解”,大观三年(1109年)赴宋京汴梁参加会试,笔破天荒,开琼甲第,荣登己丑科进士。从此,赤坎村因符确而名,传遍十里八乡。
符确入仕后,官至承议郎,先后知韶州、化州。符确告老还乡后,反哺桑梓,捐款购置八亩盐田,用经营盐田所得在赤坎村兴建“兴贤堂”私塾,传播中原文化,实行免费上学,泽被乡里。符确开办“兴贤堂”私塾的消息传开后,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昌化大地书声琅琅。经千年岁月沉淀,送子读书、尊师重教的风气在昌化民间形成,教育深植民心。符确创办“兴贤堂”十年间,昌化的文化教育如久旱逢甘霖,昌化在宋末及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开始有了一席之地。据正德《琼台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昌化居侯(今东方居侯村)子弟赵荆,高中进士,成为继符确之后,昌化出现的第二个进士。昌化大地文化教育的底蕴,如春风化雨,育人无数。仅明清两代,昌化出现的举人、贡生就多达二百多人。民国初年,昌化十多位弟子远走广州、香港、浙江等地求学,寻找科学救国的道路。
在古榕树下,我与村民们聊天,得知赤坎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几次重大的基础教育改革之后,赤坎人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越发醇厚。这个只有两千多人口的村庄,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数高达二十人,其中,报考师范院校的学子就占了全村考生的半数以上。可见,师范教育在赤坎人心目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亲临古村,我抚今追昔,顿时产生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我仿佛隐隐约约地看到,赤坎文化教育的古老根基,仍是生机满满,不停地延伸出新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