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 实习生 陈卓瑶
刘雯的办公室,乍看像个杂物间,实则是个“百宝屋”。
这边,堆满纸箱的布料,每一件都是刘雯从古村搜集的苗绣服装;那边,一摞摞画框,装裱着一幅幅精美的蜡染作品;桌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陶锅,锅底还抹着灰,是刘雯从一户黎族人家购得的黎陶……几乎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办公室这种“无序中藏有序”的风格,和眼前这位“85后”湘妹子很搭调。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内藏乾坤。披散的长发,温柔的谈吐,刘雯散发着“文艺女青年”的随性气质,但只要和她多聊几句,便会发现她对文化、对非遗的喜爱,透着一股执着的劲头。
刘雯在湘西小城长大,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她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收藏”。“那时我经常用零花钱去换一些老奶奶的头饰、首饰。”刘雯说,她对民族文化细腻的感知仿佛与生俱来。在别人还在为期末考试烦恼时,她已暗自想好,以后要在民族文化方面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2015年,在读研二的刘雯和表姐来到海南,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接触到了骨簪。这是一种用兽骨、牛骨等材料雕刻的头饰,其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刘雯将骨簪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她走进黎村,拜访骨簪技艺传承人。在采风和记录中,她心中有了危机感,“如果再没人关注,这些古老的技艺将来有可能失传”。
一篇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开了刘雯探索海南文化的门。毕业后,她选择留在海南。一开始,刘雯开画廊、做展览,借作品和物理空间展现她对文化、对艺术的理解,邀请名家到海南举办艺术交流沙龙,扮演着策展人或活动策划者的角色。
后来,她索性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开始设计文化项目,用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方式传播非遗。
文化的根基在民间,刘雯深知田野调查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每个文化项目的策划工作启动前,她都要带着团队,去文化的发源地采风,有时前前后后会去三四十次。
在策划一次海口府城换花节的活动时,刘雯骑着电动车“钻”进府城的小巷采风。她问本地老人“换花节以前是怎么过的?”“换花节有什么传统习俗?”问游客“你希望怎么参与换花节?”……通过数十次采风,她才对换花节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心里有了底。
采风的过程中,刘雯时常被海南人的淳朴热情打动。才聊了几句就邀请她到家里吃饭的阿婆,几十年如一日守护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在路边和她聊起童年往事的陌生人……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让刘雯颇为感动。
如今,那个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的稚嫩女孩,已成长为一位文化行业的创业女性。“现在海南非遗保护的力度很大,成效也很好,越来越多人加入这个行业,这是令人欣慰的。”刘雯说,她将继续在海南文化行业耕耘,做国风、琼风、非遗风的“追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