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成都,是要去看看都江堰的。溯源天府之国,拜谒都江堰。一座城,一江水,一古堰。堰因城而存,城因堰而兴。千年古堰,泽被后世。
未见古堰,在都江堰市,已先感知到了水的魔力。
老子说水“几于道”,管子说水是“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纵观人类历史,也是一部逐水、治水、与水和谐共生的历史。
这里到处都能听到水流声,水花四溅,激流澎湃,浩浩汤汤,流得欢声四起。小城因流水而诗意,流水因小城而灵动。你就听吧,四处响着回声,哪里都有欢快的乐曲,它阐释着柔软与坚韧,表达着力量与永恒。
都江堰市既是孕育都江堰伟大水利工程的沃土,又是先饮都江堰乳汁甘泉的宠儿。如果把天府之国比作一串明亮的珍珠,那么都江堰市则是链上珍珠的第一颗。都江堰建市以前叫灌县。取名“灌”字,自然是灌溉的源泉。在这座城里,水多,桥亦多,随处可见小桥流水。百步一小桥,千步一大桥,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独木桥、石板桥、拱背桥、吊桥、廊桥……各色形态的水,流经千姿百态的桥。有奔腾的水,浩瀚的水,缠绵的水,动感的水,梦幻的水,多彩的水。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被冠之“蓝色眼泪”的南桥之水,汤汤河水,被打造成夜景灯光秀,成了网红打卡地。
夜晚的南桥人潮涌动,繁华热闹。河两岸,花红草绿,酒旗招展;桥末端,街巷陌坊,纵横交错。各类小吃、美食,商品、工艺品、手艺人都在此汇集,聚拢着人间烟火,延绵着古城风韵。在南桥西街,至今还保留着茶马古道的古朴与风味,各种风格的民宿与商铺纵深交错,别具一格。从远古走来的灌县,散发着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气息。
城中之水,皆源自都江堰之汩汩清流,岷江水经分流后,形成内江和外江,二江各司其职,一路高歌欢腾,浩浩荡荡奔流而下。两千年沧海桑田,两千年奔腾汹涌,从这里,古堰开启了她沃野成都的旅途。带着使命,肩负责任,义无反顾,沃泽万千良田,孕育人间生灵,成就天府之国。在这里,水有形、有声、有色,也有味。水是一位充满力量的指挥家,是大自然的设计师,是主宰一切生命的女王。每个区域,每一个生命都和水有关联,诠释着上善若水,人水相依的亘古之道,形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画卷。
群山环绕中的岷江,清幽空旷,汇天地之灵气,融入山川大地,流进了四川儿女的血脉。那山,那水,那堰,和这片广阔的土地,和这里的人们早已融为一体,相依相存,相爱相生,共同绘就了一幅美丽富饶的平原图画。
远眺古堰,“鱼嘴”分流处,岷江水缓缓流淌,山色空蒙中,古人的智慧如同一幅神秘的画卷,从历史深处铺展开来。此时的江水,平静温柔。我想,岷江里频繁作乱的水怪,自从遇见了李冰,就像桀骜不驯的孙悟空遇见如来佛,在魔法的大掌里,只能乖乖听话,皈依正道。
看似简单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级治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包含了多少玄机,多少哲理,多少智慧,多少理念。千年古堰,你只要来过一回,看上一眼,便终生难忘。
李冰父子作为神一样存在的英雄,名垂青史,千古流芳。在二王庙可见其丰功。《华阳国志》称:李冰“能知天文地理”,是个知识丰富的自然科学家,他巧妙地利用都江堰市十分有利的地形条件,把堰址选在该市城西玉垒山下。其治河原理是对原有河道进行整治,形成自流灌溉网络。“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开科学治水之先河,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这样一座千年古堰,历经无数次洪水汹涌和疾风暴雨的严峻考验,依然坚挺,芳华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