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满楼
岁末时分,寒风渐起,又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对现代人来说,各种取暖设施如暖气、空调、地热等应有尽有,即使外面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室内也总能暖意融融,不受冰冻之苦。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也会好奇:在生活条件落后的从前,古人又是如何取暖并度过冬季的漫漫寒夜的呢?
来自火的温暖
不管是“冬天里的一把火”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红通通的火焰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丝丝暖意。对于人类发展史而言,学会使用火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火可以烤熟食物,可以驱赶野兽,更能够在冬天带来温暖,它的作用无论如何夸大都不算过分。在距今4600年前的仰韶文化姜寨遗址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古代先民使用过的火塘,这大概是最原始的取暖方式了。实际上,冬天烧火塘的习俗在南方如江西、湖南、贵州等省的农村地区都很常见,家人或亲友不但可以坐在一起取暖,还可以同时熏腊食品,十分方便。
正如那句俗语说的,“南人习床,北人尚炕”。南方人在冬天烧火塘,北方人则多为烧炕。火炕通常由炉灶、炕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早在魏晋时期,北方就有以火炕取暖的记载。而到了辽金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火炕使用也更为普遍。朱熹的叔祖朱弁出使金国被留16年,他初次看到火炕十分新奇,特作《炕寝三十韵》,其中云:“风土南北殊,习尚非一躅。出疆虽仗节,入国暂同俗。淹留岁再残,朔雪满崖谷。禦冬貂裘弊,一炕且跧伏。”就算是现在,北方农村使用火炕取暖仍旧十分普遍。
火炕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它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民间烧火炕取暖,皇宫里也不例外。明清紫禁城里的“暖阁”,就是在殿外廊下灶口处烧炭,由此产生的热气从地下火道传至室内地面,这些区域的温度得到显著提高,其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地暖,而且没有烟灰的污染。正因为如此,东、西暖阁往往成为清朝皇帝生活起居或办公行政的主要场所。
类似暖阁的设施,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学家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宫殿遗址内发现了一间浴室,而这里又发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壁炉。据描述,这一壁炉的长、宽、高均1米左右,炉身用土坯砌造,炉膛为覆瓮型,火墙是筒瓦扣成管道,砌于墙内,锅灶相通。这一设计可以让热气在炉膛内充分回旋,也便于炉烟迅速排出。为了方便使用,炉口前砌有灰坑,炉左侧为存放木炭的炭槽,以有效延长木炭燃烧时间,让室内始终温暖如春。如此一来,秦王洗澡时就再也不用怕冷了。
保暖还是靠衣被
现代人过冬,都时兴穿羽绒服、盖蚕丝被,以前常见的棉衣、棉被倒显得有些过时了。可是,在一千年前古人连棉花都不知为何物的年代,那到了冬天可就没那么好受了。
如果是达官贵人、富裕人家,那还好点,他们可以穿裘衣、盖锦衾,倒也不怕寒冷的侵袭。锦衾是锦缎、丝绵做的被子,裘衣有羊裘、狐裘之别,后者价格更加昂贵。如《晏子春秋》所载:“景公赐晏子狐之白裘,元豹之茈,其赀千金”,那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至于普通老百姓,当时只能穿用麻布、葛布制作的布衣、布衾。正如杜甫诗句中说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那御寒效果和质量是要大打折扣的。
在棉花尚未大规模种植、棉衣棉被尚不可得的唐宋时期,百姓御寒取暖也只能另辟蹊径,那就是穿纸衣、盖纸被。这里的“纸”,并非现在意义上的纸张,而是那种坚韧敦厚、耐折耐磨并经过特殊处理的楮树皮,通常里面还会加入麻絮、胡桃、乳香等,以增加其柔韧性。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制作古时的纸衣、纸被了。
由于纸衣、纸被绵软白净,当时一些文人常以穿纸衣、盖纸被为尚。如南宋时期,理学大师朱熹曾托人给好友陆游送去纸被,后者深受感动并写下了《谢朱元晦寄纸被》一诗表达谢意:“纸被围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软於绵。放翁用处君知否?绝胜蒲团夜坐禅”。其中对纸被的柔软舒适与保暖效果大为赞叹。据记载,当时官府也经常在天寒时节给流落街头的乞丐发放纸衣、纸被,以帮助度过寒冬。
宋元以后,随着棉花的大面积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不断进步,轻盈保暖、物美价廉的棉衣、棉被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正所谓,“一层棉顶十层单”,之前的麻布、葛布远不能和棉衣、棉袄相提并论,而一度风行的纸衣、纸被也很快淡出人们的生活。此后,棉制品成为冬天最为重要的御寒衣物,明清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移动热源小物件
冬天的取暖设施中,火塘、火炕虽然很好,但毕竟不可移动,不能随时随地取暖。所以有人说,如果有个移动的热源就好了。还别说,这点古人也想到了。
据《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这里提到的卧褥香炉是一种铜制容器,里面放入炭火和香料,无论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不用担心把被子烧着。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熏炉和手炉。这种炉子通常是铜质的,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制成各种形状,内置炭火,外加面罩,可以捧在手里、置于袖中,与如今的“暖宝宝”颇为接近。实际上,这种手炉在历史上的使用时间很长,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墓中就曾发现过一个,而清朝宫廷画家陈枚的作品《月曼清游图》中,即出现嫔妃们携带各式手炉的画面。
在《红楼梦》里,在某次贾宝玉出门前,袭人交代说:“手炉、脚炉的炭也都交出去了”。这也说明手炉在古时使用颇广。当时,富贵人家的手炉通常燃烧檀香木,加热效果之外,还有一种药香味,起到安神放松的作用。比手炉大一点的还有暖炉,如《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大意是友人或亲友相聚,暖炉摆在四周,然后一起吃喝玩乐,谈笑风生。
此外,古代还流行一种保暖用具谓之“足炉”,也就是俗称的“汤婆子”或“脚婆”。这种足炉比手炉稍大,但不是燃烧炭火而是往里面灌热水,睡觉时放在被窝里暖脚。北宋时,苏东坡曾送给友人一个制作精美的“暖脚铜缶”,他在信中还特别交代使用方法:“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裹之,可以达旦不冷。”这里的暖脚铜缶,跟现在用的暖水袋在原理上是相同的。同时期的黄庭坚也有一首《戏咏暖足瓶》:“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可见使用效果是很好的。
一言以蔽之,不管是什么取暖用具,只要能驱走寒冷、帮助过冬,那就是王者。古时的一些发明,时至如今仍在沿用,也可见古人的智慧非同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