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2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汉文帝的地下苑囿——
霸陵里的国宝动物
陕西西安霸陵动物殉葬坑出土的大熊猫骨骼(左上)、老虎骨骼(右下)与大熊猫、老虎对比图。 图片来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汉文帝刘恒像。
汉文帝陵墓江村大墓1号发掘点。

  ■ 金满楼

  近日,由《Archaeology》杂志评选的“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新鲜出炉,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汉文帝地下苑囿(汉文帝霸陵动物殉葬坑)入选。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发现各种贵重的殉葬品不足为奇,但像霸陵这样大规模的动物殉葬,却有些不同寻常。

  深埋千年的地下动物园

  对熟悉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灞桥折柳、霸陵伤别”是常见的文学意象。作为汉文帝刘恒的陵墓,霸陵因灞水而起,其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江村东部白鹿原西端,周边还有窦皇后陵及薄太后南陵。自1975年首次发掘清理以来,霸陵及周边陵墓群陆续出土了大量金银器、铜器、铁器及陶俑、陶器等珍贵汉代文物。

  让考古人员感到惊奇的是,最近在霸陵西南侧发现了23座动物殉葬坑,其中兽类动物头骨均在东边,并朝向汉文帝霸陵。结合骨骼形态学与古DNA分析,考古人员共鉴定出11个属种的珍稀野生动物,包括鸟类2种、兽类9种。这些动物既有现在仍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印度野牛、马来貘和绿孔雀,也包括“秦岭四宝”中的大熊猫和羚牛。在薄太后南陵最新发掘的55座动物殉葬坑中,共发现金雕、绿孔雀、褐马鸡、丹顶鹤、金丝猴、猕猴、虎、金猫、鬣羚、鹅喉羚、梅花鹿等3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其中兽类动物头骨均在南边,朝向薄太后南陵。据考古人员介绍,虎、马来貘、印度野牛等均为陕西省首次发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小型殉葬坑中,不但埋有大量的动物骨骼,还有陶棺、砖栏、木椁等葬具,以及陶俑、陶罐,部分陶罐中甚至还有粮食遗存。考古人员认为,陶俑和陶罐中的粮食分别象征着管理动物的“饲养员”和饲料,这些动物殉葬坑几乎可视为汉文帝的地下动物园。

  大体而言,此次霸陵发掘出土的动物(遗骸)在《山海经》《诗经》《上林赋》《两都赋》《西京赋》《汉书》等古文献中都能找到。这些动物殉葬坑的发现,不仅再现了西汉时期的皇家苑囿,也为诸多文献记载提供了切实的考古学证据。与此同时,这种新的遗存类型对研究秦汉帝陵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是貘还是熊猫?历史谜团解开

  197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在薄太后南陵西北处殉葬坑中发现过动物骨骼,但因为时间久远加之盗贼袭扰,多数中小型动物骨骼已经腐朽,不可分辨。考古人员对可分辨的大型动物骨骼进行鉴定,发现有犀牛和大熊猫。在本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在霸陵一小型外藏坑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动物骨架,其犬齿发达,体型较大,头朝帝陵尾向西,躺在平铺的砖栏中。通过与现有大熊猫骨骼标本对比,考古人员确认这是一具大熊猫的动物骨骼,而这也是首次在帝陵中发现陪葬的大熊猫。

  霸陵外藏坑中还有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早已在国内消失的亚洲貘的骨骼。当时,考古人员在一具出土的动物头骨中发现其两齿尖连呈山脊状,经鉴定,只有貘才有这种特征。尤为难得的是,这具貘的骨架完整、巨大,十分可贵。据《说文解字》记载,“貘似熊,黄黑色,出蜀中”。但从相关证据来看,宋代以后,貘再也没有在国内出现过,因而一度也有人认为貘是大熊猫的别称。但这次在霸陵外藏坑中同时发现貘和大熊猫的骨骼,证实了貘和大熊猫自古以来就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此外,靴脚陆龟及地犀鸟属骨骼在陕西省内考古中也属首次发现。据考古人员介绍,靴脚陆龟是亚洲最大的陆龟,体重可达20公斤。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这种龟体型很大,背甲长达53厘米,显然不是一般的河龟、陆龟。经相关专家鉴定,这是一只靴脚陆龟的骨骼遗存。有意思的是,这只陆龟被安葬在砖砌围栏中,并随葬有陶罐和陶俑,陶俑应该就是它的“饲养者”。目前,靴脚陆龟和地犀鸟都生活在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亚热带地区,它们的出现也说明,秦汉时期的关中地区应接近于温润潮湿、水草丰茂的环境,《史记》中“渭川千亩竹”的描述并非虚言。

  汉文帝的节俭与排场

  霸陵是汉文帝刘恒的皇陵,历史上刘恒又以节俭而著称。据《史记·孝文帝本纪》记载,汉文帝在位23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苑囿”指的是皇家园林和皇室成员打猎游玩的场所。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文帝在位期间,没有盖宫殿,也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狗马,也没有增添车辆仪仗。但凡对百姓不便的事,就立刻予以废止。据说,一次汉文帝想建一个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他听后说:“百金”乃“中民十家之产”,我住在先帝的宫室中,还要什么露台呢?最后罢置不问。

  汉文帝的节俭,各种历史记载比比皆是。如宋代吴炯在《五总志》中说,汉文帝登基以后,“履不藉以视朝”。“不藉”指的是平民百姓穿的草鞋,汉文帝贵为天子,却穿着草鞋上殿办公。不仅是草鞋,就连他的龙袍也被叫作“绨衣”,“绨”是当时一种粗糙、色彩暗淡的丝绸。在其影响下,后宫同样节俭朴素,帷帐无刺绣花边,嫔妃宫女衣着不得下摆拖地,以节约布料。如此一来,文武百官也不敢铺张浪费、乱搞排场了。

  汉文帝励精图治,在位时减省租赋,废除肉刑、连坐等严刑苛法,由此造就了“文景之治”,这为后来汉武帝的强势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于自己的后事,汉文帝也在遗诏中明确要求简办,“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欲为省,毋烦民”。这就是说,霸陵陪葬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贵金属作装饰,也不要修高大的墓冢,尽量节省开支,不要烦扰百姓。这或许就是后来赤眉军攻进长安后,很多帝后陵墓被挖,唯独霸陵未受打扰的缘故吧。

  当然,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霸陵虽然不如汉武帝的茂陵雄伟庞大,却也绝不是各诸侯王的小墓可以比拟的。实际上,它的规模并不小,光外葬坑就有115座,陪葬品颇为不菲。因为霸陵毕竟是帝王陵寝,应严格遵守“减礼不减制”的丧葬规格。最近这些珍禽异兽坑的发现,一方面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另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据记载,汉文帝曾下令禁止捕杀珍稀动物,并规定每年春天进行放生。他曾在长安城内建立动物园,收集各类珍禽异兽,供自己和百姓观赏。这次发现的霸陵动物殉葬坑,想必会让后人对汉文帝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吧。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本省新闻时政
   第004版:本省新闻综合
   第005版: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006版:第五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第007版:冬交会特别报道
   第008版:我的这一年回望2023
   第009版:专题
   第010版:专题
   第011版:民生新闻
   第012版:专题
   第013版:专题
   第014版:中国新闻
   第015版:中国新闻
   第016版:世界新闻
   第017版:海南周刊
   第018版:封面
   第019版:封面
   第020版:封面
   第021版:海之南
   第022版:海之南
   第023版:读图
   第024版:热点
   第026版:故事
   第027版:文化
   第028版:艺术
   第029版:悦读
   第030版:随笔
   第032版:影视
霸陵里的国宝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