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本书以中文打字机为视角,追溯了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历史,通过讲述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史,展示了中文使用者在近一个世纪中对汉字处理技术的早期探索。书中讲述了人们在中文打字机发明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尝试、经历种种失败或成功的故事,还原了中文寻求生存、适应且影响科技变革的历史,并由此反映了中文如何突破字母文字霸权而融入全球化信息时代,如何重新显现其独特而强大的生命力。
《泰和宜山会语》
“天下虽干戈,吾心仍礼乐”。本书是马一浮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之邀,随浙江大学辗转于江西泰和、广西宜山期间为浙江大学师生开设“国学讲座”之讲义。马一浮先生从天地溯源讲起,他虽年过半百但仍头脑清晰、目光炯炯地为同学们讲述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并希望同学们在这苦难的日子里不受环境的影响,不断磨炼自己,建立完善的人格。时光流转,数十年后,当我们再度阅读这些文字,也应当忆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有这样一群人,为了种族不灭,在奋力地传播中国文化、延续民族之魂。
《一块月球碎片的记忆》
绘本《一块月球碎片的记忆》从阿姆斯特朗的回忆切入,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天空、飞翔无比向往,夜晚透过窗子看到皎洁的月亮时,他开始想象它所经历的一切,想象月壳在冷却、破裂后诞生了“咕咕”,阿姆斯特朗通过“咕咕”的“眼睛”和自白讲述40亿年里宇宙发生的故事,从太阳系的形成,到地球海洋和大陆的出现、生命形式的演化,再到地球环境的变迁、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类第一次登月历程中阿姆斯特朗和“咕咕”相遇的过程……在中国探月工程如火如荼的今天,这本书无疑能强烈地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杨道 辑)